“咆哮妈妈”不少见 “咆哮式”教育有效吗?
摘要: 漫画:张建辉 “咆哮妈妈”在平时生活中并不少见,大吼大叫成为这些妈妈处理问题的首要方式。那么,这种“咆哮式”教育有效吗?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
漫画:张建辉
“咆哮妈妈”在平时生活中并不少见,大吼大叫成为这些妈妈处理问题的首要方式。那么,这种“咆哮式”教育有效吗?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妈妈们“咆哮式”教育对61.3%的受访者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中14.4%的受访者觉得影响非常大。29.9%的受访者表示一般,表示不太大和几乎没有影响的分别仅占5.4%和3.4%。
“妈妈冲我吼时,心里可委屈了,有时听着听着,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下来,觉得她不理解我。”在北京读研究生一年级的张丹坦言,她小时候特别希望妈妈能听听她的想法,“比如写作业,我不是不写,只是安排的时间跟妈妈想的不同,妈妈一看到我玩的时间长一点就吼我,让我很不开心”。
“小学二年级时,我写作文只会用逗号这一种标点符号,我妈经常因为这事吼我,可她吼得越厉害我就越不想写,越讨厌作文。”上海某大学一年级学生孙雨说,时间长了,妈妈的咆哮基本没什么效力,“最初还有些害怕,身体会发抖,后来妈妈咆哮的次数多了,我就免疫了,心想着‘听她唠叨完就好了’,有几次我还跟她顶嘴”。
“能理解妈妈为孩子着想的心情,而且小孩调皮,说一遍两遍可能也不长记性,咆哮在所难免。”孙雨还是希望妈妈能多与她交流,“有时甚至觉得妈妈太专制了,一切都替我做主,不管我喜欢还是不喜欢”。
中华教育改进社理事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咆哮式的教育效果并不好,孩子会因为害怕或者恐惧而不去做某些事情,是不健康的教育方式。“我们应该营造一种平等、温和的家庭氛围,让孩子自己真真切切地认识到问题,才能更好地解决”。
“我朝我儿子咆哮时,他的脸色会变得苍白,有时还一边哭一边朝我小声嘟囔着什么。”3岁孩子的妈妈张蕾认为,咆哮是家长与孩子之间一种失败的沟通方式,“咆哮不是教育方式,只是个人情绪的一种发泄。总对小孩子大声斥责的话,会导致孩子不自信,做事情畏手畏脚,这样性格的小孩长大之后也不敢展现自己”。
“咆哮妈妈”对孩子的性格塑造产生了哪些影响?情绪容易激动(65.9%)、不自信怕被责备(43.8%)、没有安全感(38.6%)是主要影响。其他依次为:幸福感缺失(36.1%)、容易消极悲观(32.9%)、工作生活不积极(30.1%)、对家庭没有期待(22.3%)、没有责任感(21.0%)。也有10.0%的受访者认为可以使孩子内心强大。
储朝晖表示,妈妈们之所以咆哮,是因为她们认为平静、理性解决不了问题,情感的发泄才能解决问题,“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培养出了一样咆哮、不理智的孩子。还有一些经常被妈妈咆哮的孩子,会对妈妈产生害怕和恐惧的心理,导致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的过程中胆怯懦弱,不容易取得成功”。
参与本次调查的受访者中,男性占48.6%,女性占51.4%。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中国青年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