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户西平棠溪源的上海女知青
摘要:□晚报记者 姚会峰 通讯员 吴原启在西平县出山镇的棠溪源风景区,有个只有17户人家的小村庄,名叫茅叶沟。这里群山绵延、山峰险峻、峡谷幽深,因为住着一位曾经支援过
□晚报记者 姚会峰 通讯员 吴原启
在西平县出山镇的棠溪源风景区,有个只有17户人家的小村庄,名叫茅叶沟。这里群山绵延、山峰险峻、峡谷幽深,因为住着一位曾经支援过新疆建设的上海女知青而一度名声在外。
她姓甚名谁?她因何身居此处?她为何矢志不移?记者近日对她进行了采访。
她叫江雅琴,虽然年过古稀,头发花白,但身体硬朗,谈吐纯朴,乐观向上,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一些。
江雅琴(右)在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资料图片)。
响应国家号召 积极报名支边
江雅琴,1944年出生于上海普陀区潘家湾九弄172号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兄妹三人,她排行老大,7岁时父亲不幸去世。当时她年幼,至今也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她的弟弟和妹妹被寄养在姨家,她从小跟着无锡江阴市申港镇的奶奶和小叔生活。除读书学习外,她还打猪草、撒粪、踩水车浇地,练就了吃苦耐劳的本领。直到15岁,她才回到在上海的母亲身边,在上海普陀区读中学。
在上世纪60年代,有句“好儿女志在四方”的口号,激励着上海10万名知青前往支援新疆的建设。1963年6月,初中毕业的江雅琴观看了动员青年学生支援边疆的纪录片《军垦战歌》之后,也受到了影响,并作出了改变她一生命运的举动。
母亲舍不得她去,江雅琴却悄悄到里弄报了名。等母亲知道时,江雅琴已经顺利通过了审批。
当时,很多知青并不清楚手中揣着的户口迁出证明意味着什么,也意识不到今后的前程如何。与其他知青相比,江雅琴当年的理想似乎更清晰。在当年支援新疆建设的申请表上,她一笔一画地写道:“青年人要有志在四方的正确态度。听党的话,党要我到哪里,我就去哪里……”
同年7月18日,在嘹亮的“告别黄浦江,高歌进新疆……”的送行曲中,佩戴鲜花的江雅琴满怀激情,带着一个小木箱、一套粗布衣,带着表哥送的一个铁壳暖水瓶、一个笔记本和一支钢笔等心仪的物品,告别了亲人和朋友。与她同行的那帮学生不但没有一个人哭,还兴高采烈地唱着苏联的歌曲《再见吧,亲爱的妈妈》,同数千名上海青年学生一道乘上了从上海北郊火车站西去的知青专列,辗转来到了地处阿克苏的新疆建设兵团农一师三团七场,成为首批支援新疆的上海知青。
尽管当时新疆的生活条件很差,知青们住的是土坯房,睡的是大通铺,吃的是馍蘸盐水,但由于江雅琴怀着“广阔天地炼红心,扎根边疆志不移”的信念,凭着一腔热血,硬是坚持了下来。
江雅琴特别能干,学东西很快,无论是脱土坯,还是掰玉米、摘棉花、打沙枣,学啥都像模像样,干啥都有板有眼,不久就当了班长。此后,她身先士卒,带领全班30多人努力完成厂里下达的各项任务,班里多次获得先进荣誉,她个人还多次获得摘花能手和脱坯标兵。
跟师傅学开车 心生爱慕之情
由于江雅琴心灵手巧,任劳任怨,两年后被分到农一师沙井子水土改良综合试验站机耕六连学习拖拉机驾驶技术,由此有缘遇到了当年的师傅、现在的老伴张四。
张四时任机耕六连排长,为人厚道,作风优良,技术过硬,踏实能干,多次被评为“五好工人”。
张四手把手地教,江雅琴用心地学,很快成为普陀区十几个知青中最早的农机手。
在生产劳动中,张四清晨给同事打水洗脸,傍晚帮同事烧炉取暖,江雅琴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渐渐对师傅张四产生了爱慕之情,并认定师傅张四是可以终身相托的人。为此,她不顾年龄的悬殊、家境的迥异、文化的差别和家人的再三反对,于1966年5月同师傅张四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后,她被调到地处沙井子的一团十二连,不再开拖拉机,改干摘棉花、打沙枣等农活,并多次被评为“五好姑娘”“摘棉花能手”等。
江雅琴说,那时候领导对她关心,同事对她照顾,虽然吃的是大锅饭,比不上老家上海,但心里充实,也挺快活。
跟随丈夫回乡 毅然扎根山区
1971年底,对江雅琴来说是一个大的转折,丈夫张四独自于春节前夕回西平老家探亲,后写信让她也请假回西平住一段时间。她搭汽车、乘火车,中途转好几次车,用了大约一周的时间才到张四家。
当时,出山公社和月林大队因缺少驾驶员,为数不多的东方红拖拉机经常躺在那里睡大觉。在公社和大队干部的一再恳请下,江雅琴盛情难却,开着拖拉机犁了好多天地。假期到了,村里地还没有犁完,乡亲们就上门苦苦挽留她。她说,孩子小,收入少,不好熬。村民们说,只要有俺们吃的,就不会让您一家饿着。有人送来几个鸡蛋,有人端来一碗白面,有人帮她缝衣砍柴,有人帮她看孩做饭。她被乡亲们的真情所感动,毅然决定留下来不走了。
起初,也有不少村民认为她这个大上海出生的女知青是图一时的新鲜,吃不了穷山沟的苦,待不了多久就会像银环一样跑回城里去。
的确,那时的茅叶沟一穷二白,有打油诗为证:“吃水靠肩挑,吃面驴拉套,出门羊肠道,全凭两只脚。”“打过不打过,就看庙岗坡,上去穿新鞋,下来赤着脚。”
在这里,她啥苦都吃过,啥累都受过,住的是牛屋,点的是油灯,烧的是山柴,吃的是窝头。脱坯、挑水、挑粪、挑粮,她都能干,一般的农村妇女都比不过她。农具坏了,她会修。好不容易整好的梯田被山洪冲坏了,她就一筐一筐担土将沟壑填平。
1975年,公家的两间牛屋被洪水冲塌了,她家只好搬到不远处的一间牛屋里。她靠在农一师学的手艺,在生产队亲戚邻居的帮助下,就地取材,挖土脱坯,烧砖,不到一年的时间盖起了三间瓦房。
1983年,县委书记欧阳忠宽翻山越岭到浅山丘陵调研时,发现茅叶沟有一位上海女知青,就安排县里划拨给她一台柴油机和一台磨面机,希望她磨面赚点钱,改善一下生活。
村民穷,有的连吃盐的钱也没有。磨完面,有钱的就给点钱,没钱的就算了。这样,江雅琴浪费了时间不说,还要倒贴柴油钱。村民都说她傻,她却以能为村民做些事为乐。后来实在支撑不下去了,她到县城找县委书记欧阳忠宽反映情况。欧阳书记被她乐善好施的行为感动,当即无偿划拨给她两桶柴油。
很多村民都说沾了江雅琴不少的光。以前,村里不通电,她就到县里找领导要求架电线;村里没有公路,群众出行十分困难,她多次到县里奔走呼吁。村里电通了,路通了,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
知情人都说,为改变山村落后的面貌,江雅琴没少流汗出力,也获得了不少荣誉,“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等市里、县里、公社发的奖状贴满了她家堂屋的墙壁,她受到村民的尊重。
无怨无悔 自得其乐
前些年,听说同她一起支边的知青先后回城,上海专门为新疆返城知青出台了三四万元一套经济适用房的新规,上海的知青好友唐根法和郭关女夫妇先后得到了三套房的补偿,现在一套就值一百多万元钱。江雅琴也动过心思,但她最终没有离开茅叶沟。
她和老伴张四生育了三个儿子,由于当时生活特别困难,她被迫将大儿子送给人家养活。10年前,棠溪源被开发成了旅游景点,她家里承包的山坡被占用,二儿子在棠溪源风景区门口开了一家餐馆,儿子、儿媳在餐馆里忙生意,她和老伴张四及三儿子从此成了棠溪源景区的守护者。
“转眼间已经离开上海53年,离开新疆也有45个年头了。对当初的选择,我无怨无悔。这里有我喜欢的山水,这里有我牵肠的老伴,这里有我挂肚的儿孙,这里才是我温馨的家!”江雅琴发自内心地说。
江雅琴的老伴张四1932年出生于西平县出山乡月林村,1946年参加新四军,1956年到新疆支边。
他真正树立了建场如建家的思想,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修理农具手到擒来,劳动竞赛一马当先,打田埂完成定额的124.4%。在4134号地,他对班里同志提出“四快”,即“快装、快走、快倒、快回”的担挑赛跑要求。他本人争先恐后,一天挑1350担,获得了“劳动能手”称号。
他能吃苦,干劲大。在浇灌80亩春麦时,他一个人一天一夜就干完了。她脚受伤了也不休息,还坚持积肥增产节约,并平整了两亩增产田。
临别时,江雅琴动情地说,以前连想都没有想过,现在的生活会有这么好,衣食无忧。平时,她和老伴一起打扫景区卫生,修修树木花草,闲暇时间用手机和老家上海一起支边的知青聊聊天。她告诉他们,这里的蝉鸣谷和棠溪源令人留恋,这里的天然氧吧和清澈山泉令人陶醉。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