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县区 西平县

西平县:精准发力 脱贫攻坚

2016-10-15 08:37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精准发力 脱贫攻坚——西平县扎实推进扶贫工作纪实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胡军华 鲁明晨西平县二郎乡小王庄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年收入在贫困线以下。

精准发力 脱贫攻坚

——西平县扎实推进扶贫工作纪实

记者 通讯员 胡军华 鲁明晨

西平县二郎乡小王庄村是省级贫困村,全村三分之一的农户年收入在贫困线以下。近两年来,县、乡加大了对该村的扶贫力度,先后修通村里主干道水泥路3.8公里,建起了可以安置24户农民的搬迁示范区,通过招商、流转土地建起了农业公司,安置400多名贫困人口就业。

这只是西平县提振精气神,综合施策,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个缩影。

今年初以来,西平县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按照“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综合施策、创新机制,落实责任、扎实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迈出了坚实步伐,取得了初步成效。经过精准识别,目前,该县共录入贫困户10864户、25664人。其中,2016年完成20个贫困村、2872户、8373人的脱贫任务。

上下协同作战 凝聚攻坚合力

该县坚持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一协调、调度、运作,并成立了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产业扶持脱贫、易地搬迁脱贫、转移就业脱贫、社会保障脱贫、特殊救助脱贫六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专项负责、专项推进。

同时,该县成立扶贫开发信息调查中心,加强统计监测。该县先后召开4次全县脱贫攻坚专题动员部署会、3次专题培训会、6次联席会,每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必听脱贫攻坚汇报,研究解决问题。此外,乡、村也迅速成立相应组织,上下协同作战。

脱贫攻坚,建立长效机制是关键。该县明确县委、县政府和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及村“两委”班子的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的第一责任,各乡镇(街道)与县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构建了“党政齐抓、分级负责、乡村主战、三级协同”推进机制,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传压力、层层抓落实。强化县四个班子成员的分包责任,要求每周至少要到所包贫困村调研指导1次,做到贫困村不脱贫、包村责任不脱钩。强化县直部门的帮扶责任,把县派驻村第一书记所在县直单位作为帮扶贫困村脱贫的责任单位,认真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县四个班子成员、乡镇(街道)干部、村干部每人分别与2个贫困户进行结对帮扶,直至脱贫,做到每个贫困户有一个帮扶责任人、有一套帮扶方案、有一致富项目、有脱贫工作目标和时限。做到实施“五结对”,每名县处级领导与一个乡镇(街道)结对帮扶,每个单位与一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干部与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每个企业与一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制定《西平县2016年脱贫攻坚督导检查办法》,成立了6个督导组,采取集中督察和专项督察相结合的方式,对乡镇(街道)、贫困村、驻村单位、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帮扶企业做出定性评价,一月一督察一通报,好的表扬、差的批评。

抓住精准关键 谋划脱贫路径

摸清“家底”就要对症下药。毕竟,贫困村、贫困户条件不尽相同,根除不同的“穷根”,只能分类施策。

西平全县常年外出务工人员30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500多人。该县把转移就业扶贫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治本之策,搭建劳务培训输出平台,整合人社、教育、农业、民政、扶贫、残联培训资源,开展农村贫困家庭子女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就业能力。

该县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出山镇八张村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流转土地3500亩,吸纳本村富裕劳动力60余人。二郎乡小王庄村引进的新蔡未来再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再生能源项目,已为该村138户贫困家庭提供就业岗位257个。

该县实施创业带动,强力推进“回归工程”,真正达到“引进一人,带动一群”的脱贫效果。针对出不了门的贫困群体,该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人不出村、就近就业”。

该县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脱贫,通过贷款贴息政策扶持,引导益民面粉、新益面粉、双成生物科技、绿科茂牧业等粮食深加工企业,吸纳扶贫户进厂务工。同时,该县扶持种植、养殖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海蓝牧业有限公司、森亚牧业有限公司带动周边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增收脱贫。柏苑双孢菇种植基地、专探木耳种植基地,带动周边群众发展食用菌,带动脱贫户脱贫。

同时,该县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主推精准脱贫。专探乡水泉汪村立足区位优势,抓住“互联网+”机遇,构建农村电子商务体系,在互联网销售渔具产品,年销售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6家,全村共有鱼具销售户160户,年销售额1.5亿元,带动周边的贫困户120户。

该县还发展美丽乡村旅游,借助棠溪源周边的村和生态园周边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美丽乡村旅游,让贫困群众在自己家门口就能挣到钱。如棠溪源周边的出山镇月林村发展餐饮服务业,带动20多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不断改革创新 持续深入推进

在扶贫这场攻坚战中,该县加大投入力度,不断改革创新,注重“改”、“保”、“救”。

“改”:将农村危房改造资金向贫困户倾斜,230户贫困户危房改造正在有序推进,年底以前可全部完成。“保”:对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行政策兜底;加强农村养老院建设,强化五保户供养管理;扩建县福利院,确保孤儿残儿集中供养;初步建立了“一乡一卫生院,一村一卫生室”的医疗保障体系。“救”:对因学致贫的贫困户,落实教育保障政策,实施教育社会救助,支持其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为今后脱贫打下基础;加大医疗救助力度,逐步免除贫困医保费,开展大病保险,减少因病致贫,初步实现了贫困群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作难”。

该县坚持把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和脱贫产业培育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点,统筹资金、加大投入,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将2016年上级分配专项扶贫资金1200万元,965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230万元用于支持产业发展,5万元用于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县财政预算1000万元,用于脱贫攻坚;列支国债扶贫资金1783万元,支持贫困村公共服务建设;列支专项产业发展风险担保基金500万元,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贫困户新农合参合费和大病保险人均每年170元,意外保险每人每年20元,合计490万元,全部由县财政代缴;列支65万元,用于65个贫困村建档立卡。

重渠乡武海村、二郎乡万庄村先行试点,县财政按照户均5000元拨付专项资金54万元,对贫困家庭实施改院、改厨、改厕、改门窗、改墙地面、改照明灯和增添或更新家具的六改一增工程。

该县整合发改、国土、水利、教育、卫生、交通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5000多万元,用于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公益事业等生产生活条件。

该县还利用工商联组织的“百企帮百村”活动,积极引导企业向贫困村捐款、投资,扶持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扶贫事业,鼓励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脱贫攻坚,形成了推进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此外,该县坚持贫困村脱贫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有机结合,把全县2016年脱贫的20个贫困村全部按照改善人居环境达标村标准进行建设,围绕脱贫攻坚十项工程(道路畅通、饮水安全、小学校舍提升、标准化卫生室完善、文化活动中心建设、人居环境改善、电力保障、信息化、职能广播全覆盖、六改一增),对照贫困村退出标准,本着缺啥补啥的原则,在交通、安全饮水、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目前,该县已建成一批改善人居环境示范村,如重渠乡丁寨村、盆尧镇陈老庄村、专探乡陈茨园村、焦庄乡高庙村等。其他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也同步有序推进。去年以来,全县共投入扶贫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金6000多万元。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