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法并举惩治电信诈骗
摘要:□ 胡殿文 这年头,没接过诈骗电话或没收过诈骗短信的,可能只剩下外星人和那些从来不用手机的人了。电信诈骗可谓与时俱进,并带有季节性特点,开学季他们骗新生,毕
□ 胡殿文
这年头,没接过诈骗电话或没收过诈骗短信的,可能只剩下外星人和那些从来不用手机的人了。电信诈骗可谓与时俱进,并带有季节性特点,开学季他们骗新生,毕业季他们骗老生,征兵季他们骗军人,在平常的日子里他们就冒充公检法给守法却胆小的人送个“传票”,更可怕的是他们的行骗对象也越来越“精准”,他们甚至知道你刚卖了一套房子,手头有笔巨款,然后用漏缴税款的经典片段,让你一步步走进他们挖好的陷阱,乖乖地把钱转到他们的账户上。
今年初以来,电信诈骗频发,成为高烧不退的“热点的热点”——沸点。为什么高烧不退呢?套用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就是今年骗子骗死人了!人命关天!一般来说,一个舆论热点,经过一段时间,热度会慢慢降下来;一个个骗子在人人喊打的大环境下,往往会有所收敛。但电信诈骗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没完没了了。
从最近一段的报道中可以得知,骗子们每天都在骗,善良的人们每天都有被骗的。《电信诈骗猖獗!多名大学生付出生命代价》、《悲剧再现!广东女大学生被电信诈骗光学费后跳海自杀》、《假冒“警方来电”要求配合调查 四川一老人被骗18万余元》。
网络时代,公民个人信息泄露带来的恶果令人瞠目。资料显示,近一年的时间,国内6.88亿网民因垃圾短信、诈骗信息、个人信息泄露等造成的经济损失约915亿元。自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高度发达,有关方面发提醒——类似的电信诈骗时时在身边上演。学生家长、金融用户、新手妈妈、买房卖房者等各种隐私,不断变成诈骗的“导航仪”。电信诈骗犯罪呈现“虚拟化、智能化、集团化、国际化”特点。专家指出,“问题号段”频出,运营商疏于监管难辞其咎。
既然问题暴露得越来越充分,揭露得越来越透彻,办法自然也越来越多。看看下面的招数:
《斩断电信诈骗的“精准链条”》——刷卡消费信息、汽车退税、订单退款……这些司空见惯的诈骗伎俩,无不依托于个人信息的泄露,这正是“精准诈骗”的源头。
《打击电信诈骗,重拳对准体制内毒瘤》——犯罪分子骗得越来越精准,主要原因是量刑过轻以及个人信息的大量泄露。
《嫌疑人落网,不能再以个体生命为电信诈骗买单》——避免类似徐玉玉悲剧重演,不仅需要加强公众的防范意识,监管机构也责无旁贷。
《决不让群众救命钱、上学钱被骗悲剧屡屡发生》——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提升打击能力,着力打好数据战、整体战、合成战;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倒逼多部门有效协作机制建立。
大家都知道,惩治电信诈骗要重拳出击,环环相扣。不过,有这样一个逻辑关系令人困惑。电信诈骗之所以屡禁不绝,与法律的打击不力有关。那么就应重拳打击,如果重拳打击,那么问题又来了,一方面对犯罪分子进行惩罚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另一方面对他人也会有“以儆效尤”的教育功能。在电信诈骗分子身上,我们根本读不出他们的耻辱感。在闻名全国的诈骗之乡福建安溪,很多人以此为业,当地的百姓对诈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沦陷的是道德。在安溪,一些人认为,骗不着人才是可耻的,或者是行骗被抓着才是可耻的。只有骗到大钱才算“有本事”,即便法律再严苛,对他们也不足以产生震慑作用,良心和耻辱感不在考虑之列。
在这样一个只认钱的群体,重建道德才是关键。为此,专家提出,在技术和制度上堵塞漏洞,加强监管;从“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弟 次谨信”做起,在道德上进行培育和重建,做到德法并举,或许能对破解这一难题有所助益。笔者信然。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