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驱播火种 英烈精神代代传
摘要:革命先驱播火种 英烈精神代代传——记中共河南早期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祁修文 本报讯(通讯员 户向阳)泌水河畔,多出俊杰。中共河南早期领导人之一、革命烈
革命先驱播火种 英烈精神代代传
——记中共河南早期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祁修文
本报讯(通讯员 户向阳)泌水河畔,多出俊杰。中共河南早期领导人之一、革命烈士祁修文便是泌阳县这片红色土地上走出来的杰出代表。记者很早就想去采访这位著名英烈的生前身后事,又怕由于他是早期的共产党员,牺牲较早,寻找他的后人难度大。在
烈士追认一波三折
祁建中热情地招呼记者一行坐下,匆匆吃了几口饭,就聊起了爷爷祁修文。“爷爷1921年入党,是中国共产党首批57名党员之一,也是河南地下党早期的领导人。”谈起爷爷,今年65岁的祁建中掩饰不住自豪。
“由于爷爷入党较早,牺牲也较早,为爷爷申请追认烈士之路非常曲折。” 祁建中告诉记者,爷爷1925年最后一次从家里走后,除曾祖母去监狱看过一次,就再也没有消息了。直到解放后,家人才知道爷爷牺牲了。
祁建中说,解放后党和国家首办第一件就是追烈。父亲眼见为党捐躯的革命者都追认了烈士,爷爷却因找不到证明人而无法追烈。
“申请追认烈士需要证人,由于爷爷入党较早,当时地下党又多是单线联系,在泌阳找不到爷爷革命历史的证人。”祁建中告诉记者:父亲曾给当时的副省长王国华、开封市委书记王学舟、开封解放时出狱的漯河市委的董书记分别写信了解父亲革命情况,他们均回信说:我可以个人名义证明祁修文是坚强的共产党员,为党捐躯了、但对他的革命经历,党内的真实身份无法证明。漯河市委董书记回信说:你父亲参加革命较早,他同期的革命者以及发展的下线亦均已寥若晨星、在河南省内很难找到真正知情人,况且追认烈士必须是革命功臣证明后报党组织申核批准后方可存档。父亲还曾到湖北找到泌阳籍革命人士,后来担任过湖北省副省长的张旺午。张旺午说,他刚入团时,就听说开封市委的领导人是泌阳人,但并没有见过祁修文同志,也无法证明。由于找不到证人,一直到全国追烈结束,爷爷也没得到追认。
祁建中说,1953年春,家里意想不到地收到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的函件,署名祁竹林收,内容是你父亲祁修文为革命牺牲了,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我父扔下锄头家都没回直接跑到县民政局,把内务部的信交给民政局领导。民政局领导说:这信上只说追认为烈士,但没有参加革命和入党时间以及在党的真实政治面貌,无法存档。民政局领导让我父亲别着急,等民政局发函向中央内务部询问落实后再通知你。一个月后,县民政局通知我父亲到民政局去领烈士证,并让我父看了中央回信,证明我祖父的详细内容正是烈士英名录上的证明,民政局保存的烈土身份从1953年至今一直如是。
祁建中向记者展示了泌阳县人民政府1981年编制的《河南省泌阳县烈士英名录》和1983年5月民政部颁发的革命烈士证明书的复印件。
革命烈士证明书显示:祁修文出生时间为1898年,参加革命时间为1920年,入党时间为1921年。证明方式为:1953年国务院来信证明。
《河南省泌阳县烈士英名录》显示, 祁修文1901年出生,1920年参加革命,1921年入党,1931年牺牲,牺牲时为中共开封市委书记。
“董必武一句话为爷爷平了反”
对爷爷的具体年龄,祁建中说,奶奶没有说过,他也不知道哪个更准确,而对爷爷的革命故事,祁建中听奶奶和村里的老人讲过很多。
“爷爷小时候就非常聪明。”祁建中向记者讲述了他爷爷小时候的一个故事:“爷爷5岁那年春节,曾祖父在写对联时,铺开一张纸后去了厕所。正在旁边玩的爷爷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了‘祁大人’三个字。曾祖父回来看到纸上写了三个字,非常奇怪,就问是谁写的,爷爷说是他写的。曾祖父看到爷爷写的大字有模有样,非常高兴。”
祁建中告诉记者,爷爷大约是1918年因学习成绩特别优秀,被县立中学保送到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信阳师院前身)就读,当时学校的校长是董必武。爷爷在学校被推选为全校学生会主席。1919年,爷爷组织领导了信阳五四运动。后因当局驱赶进步学生,爷爷被董必武保荐到上海交通大学美专就读。
祁建中告诉记者,文化大革命中,以郑州大学的红卫兵为首,掀起批斗河南省“头号大叛徒”祁修文的高潮,后来,专案组成立由省、地、县三级组成的联合调查组,强烈要求撤消祁修文烈士称号的材料一直报到党中央,不知为何惊动了董必武。“董必武一句话为爷爷平了反。”祁建中说,当时,董必武就说了一句话:“祁修文同志是党的好儿子。河南省不撤消祁修文烈士称号决不罢休的闹剧很快烟消云散、销声匿迹了。
祁建中告诉记者,爷爷祁修文自从到上信阳上学起,生前只回家三次:第一次是1920年假期,祖父带回登有祁新吾文章的进步刊物《新青年》召集同学演讲,通宵达旦地宣传马烈主义进步思想,鼓励同学们要做一个救国救民、挽救民族存亡的新型青年。第二次是1924年,曾祖父派专人去上海严令爷爷回来完婚,逢过车站码头,他都要下来登高一呼、涉险演讲。婚期里召集同学们宣传共产党宣言,告诉同学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爷爷被同学们送了个共产疯子的代号。第三次回家是到河南工作。1925年国民党遵循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宗旨达成了国共两党首次合作,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作为共产党代表结合到国民党中央党部。1925年初秋,中共中央从上海调派我爷爷回河南任中共河南党代表,并委派在中央机关工作的肖楚女带着中共中央的公函陪同爷爷祁修文回河南国民党省党部报到。协助爷爷祁修文建立地下开封市委(即当时的省委),爷爷祁修文是首任市委书记。开封市委成立后不久,肖楚女即回中央汇报河南地下省委机构的建立情况。
祁建中告诉记者,奶奶曾告诉他,爷爷出去闹革命后,《新青年》、宣传标语、马克思画像等一直在家中的墙上贴着,被国民党反动派发现后,把他们家都烧了,留下一片废墟,爷爷的相片也被烧掉。直到如今,他也不知道爷爷长什么样。
祁建中说,爷爷在革命中与很多著名的革命人士结为挚友,早期共产党人肖楚女和著名抗日英雄杨靖宇(马尚德)都去过他们家。1924年,肖楚女来到他家,在他家住了数日,与爷爷一起宣讲《新青年》。1925年,爷爷又与肖楚女一起前往开封,开展革命宣传和地下党工作。
“马尚德曾接送曾祖母到狱中看望爷爷。”祁建中告诉记者,据奶奶讲,爷爷在开封革命期间,积极培养马尚德入党,两人成为亲密战友。
“1931年,祖父在狱中组织越狱暴动,并与狱外地下党取得联系,狱外地下党为最后确定配合越狱的具体细节,地下党派马尚德(即杨靖宇)来我家叫我曾祖母以探监为名为地下党传递消息,临分手时因目睹儿子惨状,锥心失态,被特务打伤,马尚德把曾祖母送回家后,曾祖母卧床七天悲愤去世!” 祁建中介绍说。
寻找英烈革命的足迹
1921年,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只有50多名党员,祁修文真是50多名党员之一吗?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查阅了有关资料。
网上搜集的资料对1921年一大时,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有几种说法,有一种说法是50多人,没有具体的数字,也没有具体的人员名单。还有两种说法分别是58人和57人,党员名单也不一致。
网上输入祁修文的名字,人民网、党史网、驻马店新闻网、大南阳网等多家网站都有关于祁修文革命故事的记载。《中共鄂豫边党史大事年表》等都记载了1924年9月,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祁修文,和早期共产党人肖楚女一同回到泌阳家中,宣讲《新青年》,传播马克思主义。
很多资料都与《泌阳县志》、《驻马店党史人物》记载一致。祁修文(1902年~1931年),字炳堂,号新吾,泌阳县泌水镇祁庄人。幼年时代就读于私塾,后就读于县立高等小学堂、信阳师范。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河南省工委委员、开封市委委员、桐柏县委书记等职。
记者查阅史料发现,1924年,祁修文从上海美专毕业时,担任中共豫区执行委员会秘书。1927年,河南省党的活动由明转暗,祁修文任中共河南省工委委员。9月,工委书记张景增为组长,祁修文为副组长,一行5人赴安阳贯彻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开展土地革命,组织武装暴动。后来,祁修文回到开封担任市委领导。再后来他到西平、桐柏从事革命地下工作。
1931年被捕后,被转押到开封监狱。他在监狱中受尽酷刑,始终坚贞不屈,秘密串联,宣传革命思想。当年9月,他组织难友越狱时,不慎走漏风声。敌恐有变,于一天半夜,秘密将他等20余人活埋于开封北门外。
记者在查阅《开封市志》时,虽然没有找到关于祁修文的记载,但对1925年肖楚女在开封创办宣传刊物,宣传革命有记载,与祁建中所说的祁修文1925年和肖楚女一起到开封从事地下党工作的时间吻合。
祁修文与杨靖宇的故事,史料中虽然没有记载,但据史料记载,1928年杨靖宇在开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而当时,祁修文担任开封市委领导。
“爷爷入党较早,对爷爷的革命历史认证,上级认证才更确切,否则内务部也不会来信证明。”对于爷爷的参加革命时间、入党时间,祁建中认为还是1953年追烈时的证明有根据,因为那时从创党到解放各个时期的革命功臣都在,而且解放后追烈是组织甄别形式,非个人行为。
祁修文入党时间是1921年还是1924年,记者无法考证,但他是中共在河南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是一名坚贞不屈的共产党员,都已记入了党史。
烈士孙子是有名的“香菇大王”
“爷爷自小立下报国宏志,早期投入革命,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祁建中说,由于一直忙于革命,爷爷根本没有想过结婚的事儿。1924年,曾祖父派人把他从上海带回来结婚。回家后,他一直在家乡宣传革命。结婚后,爷爷怕家人阻挡,从家中逃离,到外面开展革命工作。
“1925年肖楚女陪同爷爷到我家小住几天,在起身去开封出门走时,奶奶抱着不满百天的父亲送行时,肖楚女爷爷停转身把我父亲抱在怀里,深情地说:等党的事业胜利了,把竹林接到大城市里也住住洋楼。”祁建中说,从肖爷爷话里也体会出他们坚信共产党一要能胜利。爷爷这次离开了家乡后,从此杳无音信,他叔叔出生,爷爷也不知道。
祁建中说,父亲也曾到开封寻找过爷爷的墓,但没有找到。爷爷留在家中的照片和衣物也被国民党反动派一把火烧光。如今,每年的清明节、春节,他们只好按照当地的习俗,在十字路口祭奠爷爷。
“曾祖母看到爷爷在狱中受刑,回来5天后吐血而亡,时年55岁。”祁建中告诉记者,马尚德把曾祖母从开封送回来后,曾祖母因伤心过度去世,家庭的重担就落在曾祖父身上。长期超负荷的劳动,加上对爷爷的牵挂,60岁那年,曾祖父也不幸去世。奶奶一人拉扯父亲和叔叔长大。
“奶奶虽然不识字,但经常教育孩子,要老实本分,勤勤恳恳。”祁建中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和叔叔都当了一辈子的农民,靠种地卖菜为生,奶奶的这些品德也被父亲、叔叔传给他们。当时父亲给他起名叫“建中”,就是希望他建设新中国,给两名弟弟分别起名建勋、建力,希望他们在建设新中国中建立功勋。祁建中兄弟和叔叔的几个孩子没有让奶奶失望。1986年,祁建勋从福建引进小型菌筒栽培香菇技术,经过兄弟三人反复试验,创造出新的“大袋立体小棚”种植模式,使南菇北移在泌阳首次取得成功,被国家食用菌专家誉为“泌阳模式”和“中国香菇史上的第三次革命”。
“1990年,第一棚花菇就是在这个院内种出来的,当时,地区领导,县委书记、县长和很多人都来参观。”祁建中的妻子告诉记者。
在泌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祁建中兄弟三人又制作菌种,在全县推广香菇和花菇种植技术。如今,泌阳花菇已成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国家也把泌阳县定为花菇原产地,泌阳花菇已在全国、甚至世界推广种植。
被誉为“香菇大王”的祁建勋被加拿大政府作为特殊人才引进,现在异国他乡发展香菇事业。如今,祁建中的几个孩子都相继成家立业,但他仍在从事香菇菌种制作。他说,自己对香菇有特殊的感情,也希望为发展香菇事业多做一些贡献。
责任编辑:ly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