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纪实
摘要: 乘势而上演绎精彩 蓄势待发再铸辉煌——西平县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纪实 市委书记余学友(左二)等市领导在西平县委书记聂晓光(中)等县领导的陪同下,深入西平县
乘势而上演绎精彩 蓄势待发再铸辉煌
——西平县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纪实
市委书记余学友(左二)等市领导在西平县委书记聂晓光(中)等县领导的陪同下,深入西平县产业集聚区调研。
郑州领秀服饰、上海歌锦服饰、郑州鑫源制衣、郑州正大服饰等20余家知名服装企业入驻嫘祖服装新城?智尚工园。
金凤牧业等40多家畜牧机械加工类企业抱团入驻国际畜牧机械产业园,产品销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鼎力杆塔、凯威钢构、电锋杆塔、华鼎电气、博川电气等一大批机械装备制造企业,正隆起一个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2016年的西平,显得有些热闹。
从3月20日河南嫘祖服装新城智尚工园在西平县产业集聚区开工奠基,再到智尚2016·河南服装论坛的成功举办;从7月15日在郑州召开西平县服装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暨嫘祖服装新城·智尚工园项目政策说明会,再到8月1日领秀服饰物联网产业园暨西平·嫘祖服装新城品牌服装企业在西平县产业集聚区集中开工……一桩桩、一件件大事、喜事振奋着每一位西平人民。
这虽是一个工作记录片断,却真实而清晰地印下了西平县产业集聚区广大干群攻坚克难、奋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的那一串串坚实脚印。
做大引强 打造“鲜明的主导产业”
近年来,西平县产业集聚区发挥优势,突出以机械装备电子制造(畜牧机械、光电、杆塔)、纺织服装、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努力把光电产业园、畜牧机械产业园、嫘祖服装新城打造成为“产业集聚、人口集中、土地集约”的示范区,力争通过努力,重点培育超百亿元特色产业集群。
光电产业园规划面积15万平方米,主要以绿色照明及消费电子全产业链为核心,是一个产业链合理布局、资源合理配置、上中下游产业有效联动、共同发展的新兴高端科技产业园。
目前,立至电控、宝腾半导体、泗恩喜电子、嘉音美电子、梦时代电子、红黄蓝电子等一大批光电信息企业已相继入驻光电产业园并投产。
以鼎力杆塔和金凤畜牧设备两个大企业为引领,集聚区大力发展电力、通信、铁路用铁塔及构件和自动化畜禽养殖设备制造。
目前,畜牧机械产业园区内有杆塔制造企业10家,形成了以鼎力杆塔、凯威钢构、通盛重工、华鼎电气为代表的杆塔制造产业集群,主要面向中电建、中铁建、中人防、铁塔公司提供优质产品。畜牧养殖机械行业依托西平传统行业制造优势,规划建设了占地500亩的金凤国际畜牧机械产业园和占地400亩的河南畜牧机械生产基地,形成了金凤、金牧人、宏盛、鸿发、瑞航等为代表的畜牧机械制造产业集群。其中,金凤畜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于2015年9月在新三板上市,是畜牧机械企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同时,产业集聚区以鼎力杆塔、凯威钢构、电锋杆塔、华鼎电气等一批机械装备制造企业为龙头,抓住国家智能电网建设的机遇,采取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等手段,利用3年时间,努力把机械装备制造业培育成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产业集群。
此外,产业集聚区还紧紧抓住“一带一路”新机遇,弘扬蚕神嫘祖服饰文化,重绘五年发展蓝图,决定对服装产业实施百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工程,以龙头带动、集群配套为主导壮大服装产业,计划用3年时间,培育出一个年产值100亿元的服装产业集群。
对服装产业的发展,产业集聚区提前谋划,主动作为,可谓倾尽了心血、下足了功夫、铆足了力气,并接连不断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的拼搏精神——
2014年底,产业集聚区与中国纺织业联合会、河南服装协会分别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合作共建规划了面积4平方公里的嫘祖服装新城。嫘祖服装新城占地393亩,项目建成后可入驻企业100家,用工1万人,年创产值20亿元。
为扩大西平服装产业的影响力,2015年,西平马不停蹄,先后成功承办了2015西平·中国服装产业转移论坛、河南服装大会暨互联网+中国服装智造论坛;与广东、山东、江苏等5省6市服装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签约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今年3月22日,嫘祖服装新城一期工程智尚工园奠基开工,短短几个月的时间,17栋厂房拔地而起,9月中旬交付使用,刷新了西平招商引资项目从签约到交工的最快纪录。
7月15日,在郑州召开的西平县服装产业专题招商推介会暨嫘祖服装新城·智尚工园项目政策说明会上,有20余家知名服装企业签订了入驻智尚工园项目协议。目前,上海歌锦、深圳汉莎伊秀、郑州鑫源、大东正大等服装企业已入驻园区。
8月1日,领秀服饰物联网产业园暨西平·嫘祖服装新城品牌服装企业在西平县产业集聚区密集开工,再次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未来,西平要建设成为承接中国纺织工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典型示范地,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的现代化时尚新城,建设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样板区、实验区,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引领力和竞争力的产业高地!”这是市领导的殷殷重托,更是西平87万人民的热切盼望!
不遗余力 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
“你投资、我服务”、“你有难题、我帮助解决。”在招商引资中,西平县坚持了由县委书记和县长牵头的工业项目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每月召开一次,从项目洽谈、签约、建设到生产,对企业提出的诉求都会想办法满足,体现服务“至高无上”。
为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产业集聚区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实施“两个零接触”和“保姆式”服务,对引资项目实行服务分包制度,每个项目指定一名分包领导和1至2名工作人员,为企业提供从考察、签约、立项、注册、建设、投产到经营全程服务,最大限度地缩短手续办理时限。
为优化发展环境,产业集聚区对乱执法、乱检查、干扰企业生产经营等行为,硬起手腕,从严打击;对损害投资环境的案件持“零容忍”态度,真正打造了一个宽松优惠、诚实守信、优质高效、安全和谐的投资环境。
为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产业集聚区还加强银企合作,重点对有市场、有潜力的中小企业进行信贷支持。去年,产业集聚区投融资中心注册资本金1.18亿元,资产规模1.27亿元,全年为集聚区融资6000多万元。西平县财信投资担保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目前已为集聚区内中小企业担保融资3200多万元。
好环境引来“金凤凰”。西平县创新招商方式和理念,大招商、招大商,几年来已累计引进各类资金60多亿元,新建固定资产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190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87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3个。光电产业园、智尚工园、朗玛数控、泗恩喜电子、今三麦食品等一批产业园和工业项目相继在建或竣工投产。金凤牧业、新益面粉、卫平门业、华业陶瓷实现股市挂牌。
产城融合 强化“完善的配套保障”
林立的厂房、纵横交错的大道,走进西平县产业集聚区,让人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产业集聚区的大气派。
近些年,西平县产业集聚区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把五规合一落到实处,使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与主城区完美无缝对接,实现四集一转。
目前,产业集聚区已累计投资12.2亿元,完善了区内道路、通信、水、电、气、消防、生态环保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备,形成了“六横八纵”的环型路网格局,达到了“七通一平”,实现了“五网覆盖”,有效地提升了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为更好地为企业搞好服务,产业集聚区投资2600万元规划建设了2万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搭起了投融资平台、人力资源平台和物流平台,目前已投入使用;建成了3家省级技术工程研发中心、5家市级技术工程研发中心。同时,产业集聚区综合服务楼和农产品检测检验技术培训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投入使用。产业集聚中学(县四中)、华夏实验小学建成并开学。
如今,西平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4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9.2平方公里。随着承载能力不断增强,目前,集聚区已入驻规模以上企业135家,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50.9亿元,是2010年的2.5倍,成功晋升为全省“一星级产业集聚区”。
乘势而上演绎精彩,蓄势待发再铸辉煌。在“团结奋进、再创辉煌”的嘹亮号角声中,西平产业集聚区正以崭新的雄姿,扶摇直上,展翅翱翔……
快速崛起的西平县产业集聚区。
打造“产城融合”新坐标。
区内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备完善。
完善的配套保障,提升了园区的吸引力和承载力。
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运输网络。
泗恩喜电子、嘉音美电子、梦时代电子、红黄蓝电子、永纳模具、立至电控、川田照明、宝腾电子、朗玛数控等一大批光电信息企业,相继入驻光电产业园。
今三麦食品、北农大、新益面粉等一大批龙头企业,促进了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的强势崛起。
正在加紧建设的智尚工园项目,目前已有30多家企业签订入驻协议。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