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金融 保险之窗 行业要闻

保险业:提升防灾能力 分担灾害风险

2016-08-03 15:59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wq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开通绿色通道 确保快速理赔 提升风险意识  保险业:提升防灾能力 分担灾害风险  本报记者 姚 进 李晨阳  面对天灾人祸,保险不能缺席。但是,从当前的投保情况和

  开通绿色通道 确保快速理赔 提升风险意识

  保险业:提升防灾能力 分担灾害风险

  本报记者 姚 进 李晨阳

  面对天灾人祸,保险不能缺席。但是,从当前的投保情况和保险产品销售情况看,民众的保险意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亟需在产品开发和风险意识提升等方面继续努力,让保险成为民众的邻居和朋友

  今年第4号台风“妮妲”8月2日凌晨在深圳市大鹏半岛登陆,广东、福建局部地区出现大暴雨。太平洋保险密切关注台风路线和动向,针对此次“妮妲”台风灾害,启动“三快”(快速定损、快速维修、快速理赔)、“三免”(免现场、免交警证明、免气象证明)极速理赔服务。

  近期,我国多个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威胁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灾害发生时,保险行业能够迅速提供保障服务,帮助投保客户降低损失,有助于国家减轻救助压力,共担风险。

  灾害救助保险作用大

  在其他受灾地区,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旗下太平人寿、太平财险等子公司实施24小时应急值守,要求相关分支机构投入汛期灾害查勘救援工作,确保客户因暴雨、洪水等灾害造成的损失及时得到理赔。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也在第一时间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协助客户排查风险隐患,多渠道提示客户灾害天气的安全事项。同时,开通绿色通道,简化流程,确保实现快速理赔,分担客户风险损失。

  向广大客户发送风险提示,查勘员随时待命,公众微信号受理报案、查勘、定损、赔付、理赔咨询……面对近期我国多地区遭遇的暴雨灾害天气,保险业积极救灾,多家保险公司启动应急预案,努力让客户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保险理赔,尽可能减少损失。

  公开信息显示,7月19日,辽宁海外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组织的大陆旅行团,在台湾桃园发生严重车祸和火灾,事故造成24名大陆游客死亡。事故发生后,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大连监管局对外披露,经确认,24名大陆罹难乘客全部承保个人人身保险,分散在大连多家保险公司,涉及保险金额总计2192.37万元。

  其中,24名大陆罹难者均投保阳光保险的普通寿险及团体旅游保险。记者了解到,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已将首笔保险赔付至罹难客户的受益人手中,并主动协助家属处理善后工作。与此同时,事故涉及的人保财险、太保财险、平安财险、国寿财险等保险公司,也迅速简化流程,做好理赔服务。

  创新升级保险产品

  “目前来看,民众对保险保障的认可很大程度上有所提升。但是,防范风险,用保险来分担损失的概念仍然没有完全深入到每一位民众的内心。”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教授张俊岩说。

  据了解,去年的天津港爆炸事故,有304幢建筑物、12428辆商品汽车、7533个集装箱受损,其中涉及车险、企财险、家财险、意外健康险、责任险、货运险等,赔付金额预计在50亿元至100亿元人民币左右,由原保险公司承担,再保险公司补充。值得注意的是,出现在预付赔款项目的保险种类占比明显不同,其中具有保障居民房屋、家居等相关物品的家庭财产保险,只占到保险公司的预付赔款项目的一成以下,这与爆炸波及的居民区住户数量完全不成比例。

  前段时间遭受暴雨天气引发财产损失的受灾民众,很多都来自农村地区,大多数没有投保,他们的房屋设施承受灾害天气的能力又极为有限。根据相关规定,在面临灾害天气造成的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时,没有投保相关产品的民众,无法获得保险公司理赔保障。

  “保险公司要加强宣传力度,运用灾后推广、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加民众风险管理意识;在产品设计上,更加贴合民众需求,创新升级保险产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说。

  “国内民众的保险意识,仍然处在如何能够把保费赔偿回来的初级阶段;而成熟的保险市场,民众是在考虑怎样用保险分担风险。保险业今后还需在产品开发和提升民众风险意识等方面继续努力。”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副教授何林说。

  阳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费一飞表示,保险产品可以继续精耕细作,注重产品场景化、碎片化特征,搭载不同平台进行交叉销售;推进保险社区化、保姆式服务,让保险成为民众的邻居和朋友。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中国经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