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小背包客” 背后的教育焦虑
摘要:没上过幼儿园,一年中有六七个月都在吃野菜、睡帐篷,每天步行十多公里……最近,一个4岁的小女孩在网络上“火”了。这个小女孩名叫雯雯,被称为&ld
没上过幼儿园,一年中有六七个月都在吃野菜、睡帐篷,每天步行十多公里……最近,一个4岁的小女孩在网络上“火”了。这个小女孩名叫雯雯,被称为“中国最小背包客”。她从1岁零3个月开始,便跟着父母徒步旅行。
如今,各种育儿自媒体公众号铺天盖地,文章的阅读量动辄10万+。可是,正像电影《后会无期》里的那句台词:“我们听过无数的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身为家长,读的育儿经越多,越感觉无所适从。
家长们越来越焦虑,最好的教育方式究竟是怎样的?有的家长信奉中国传统教育理念,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永不过时,并进化出了“虎妈猫爸”式教育。这些家长对待孩子苛刻严格,有的孩子日常作息表仿照美国西点军校,时间安排精确到分钟。有的孩子数九寒天里赤身裸体,只因家长想让孩子接受严寒的考验。而“最小背包客”日行十几公里,也是因为孩子的爸爸认为“现在城市里的小孩生活太安逸了,得让他们吃吃苦,才会懂得珍惜,学会独立”。
另一边,有的家长则羡慕西方的教育理念,认为我们这一代人从小被束缚、被限制,教育下一代时放任自流、毫不干涉,孩子的无理要求也全部得到满足,由此有了破坏力极强的“熊孩子”,成为让人头痛的教育雷区。日前,南京某小学家长就联名致信学校,强烈要求班上一名“熊孩子”退学,或给自己的孩子转班。之所以发生这样的情况,恐怕也和教育缺失有关。
世界上没有哪位家长、哪个育儿专家敢声称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完美无瑕、普适天下的。纾解家长的教育焦虑,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还得从实践中一点点摸索。有两个基本点,我认为可供家长们参考,其一是尊重孩子的人格,其二是尊重自身的人格。有时候,要拿孩子当孩子。别以孩子小当借口,凡事都由大人做主,应该多听听他们的意见。比如,“最小背包客”雯雯,非常向往幼儿园的生活,她的父母不妨让她体验一下集体生活。有时候,别拿孩子当孩子。应当树立起基本的规矩意识,从小就要教会孩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尊重和敬畏。(文 澜)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辽宁日报 )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