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教育 少儿教育

与孩子沟通时 要避开这些“隐形炸弹”

2016-06-17 15:29 来源:搜狐健康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有些爸爸妈妈总是觉得和孩子聊天是一件很累的事,甚至不知该说些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分析如何能和孩子更好的进行沟通,及时避开和孩子沟通的雷区。  雷区一:提问

  

  有些爸爸妈妈总是觉得和孩子聊天是一件很累的事,甚至不知该说些什么。现在我们就来分析如何能和孩子更好的进行沟通,及时避开和孩子沟通的雷区。

  雷区一:提问式沟通。

  很多想要了解孩子的爸爸妈妈在和孩子沟通时总是采用提问的方式:“你在幼儿园怎么样啊?”“你们幼儿园今天都在玩什么?”“老师今天教了什么?”由于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有限,不能很好的理解父母话中的含义,甚至不能很好的组织自己的语言,对于爸爸妈妈这样的提问回答不上来,也不愿意回答类似的问题。

  在和孩子沟通中要尽量避免提问式沟通,而应采用类似“我猜你今天在幼儿园玩滑梯了?”这样互动交流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能够让孩子身临其境的表达。

  

  雷区二:不自然沟通。

  有些爸爸妈妈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喜欢捏着嗓子或者装作某个动漫人物的声音,有时也会模仿孩子的某些表达方式与孩子沟通,例如:“喝水水,洗脚脚”。

  爸爸妈妈本来是想用这样的沟通方式来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孩子达到“平等”沟通,但这样的沟通方式,在孩子言语发展期,没有为孩子建立起一个标准的语言环境,会影响孩子的言语发展。

  雷区三:多讲少听。

  爸爸妈妈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经常听到的都是爸爸妈妈的声音“宝宝你看……,是这样……那个不可以……,却很少能够听到孩子讲话。很多时候爸爸妈妈们和孩子的沟通更像爸爸妈妈自己的单口相声,孩子对这件事的感觉是怎样的?有怎样的表达?

  往往在父母的各种情绪中被忽略了,从而导致孩子做事拖拉等很多失去自我的坏习惯。我们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有时需要静下来听听孩子想要表达些什么,不要急着给孩子否定,先听一听孩子的表达,了解孩子的需求。

  

  雷区四:逗孩子。

  在我刚结束的家乡之旅中,我在很多场合看到一群成人把一个孩子围在中间“逗”。“今天和我回家吧,你爸爸妈妈把你送给我了!”“你的鼻子呢?刚才我把你的鼻子偷走了!这下你没有鼻子啦!”

  一群成人乐不可支,被围在中间的孩子总是手足无措的站着,有的直接扁扁嘴大哭起来,还不忘向叔叔阿姨讨回自己的鼻子。爸爸妈妈在旁边有时配合着“叔叔阿姨,在和你开玩笑呢,不要哭”,还要对周围的朋友说“这孩子怕生”或者“今天午觉没睡醒,有点闹人”。

  孩子的言语理解能力有限,不似成人能够了解“言外之意”,当成人有这种逗弄的言语,孩子会直接按照字面意思理解,“爸爸妈妈不要我了!”“我没鼻子了!”,孩子在这样的理解下,会害怕、会哭就不奇怪了。有时父母也会吓唬自己的孩子“你不听话,我不要你了!”这些逗弄和吓唬的话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影响安全感和亲子关系。

  希望所有的爸爸妈妈都能避开和孩子沟通的雷区,每个家庭都和睦幸福,每个孩子都能快乐的成长!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搜狐健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