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红旗》杂志的村级实验站
摘要:登上《红旗》杂志的村级实验站——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创办始末□晚报记者 刘荣亚 户向阳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
登上《红旗》杂志的村级实验站
——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创办始末
□晚报记者 刘荣亚 户向阳
2016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又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技盛会,被舆论称为科技创新的又一个春天。上一次“三会合一”是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扫清了十年动乱后科学技术发展的政治障碍,为中国制定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奠定了基础,被誉为“科学的春天”。
两次“三会合一”的全国科技盛会时隔38年召开,在共和国历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巧合的是,这两次盛会,驻马店都只有一名代表参加,且是一对父女。1978年3月,上蔡县东岸乡东岸村农民王泮明作为驻马店地区唯一的代表,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科学大会。38年后,王泮明的女儿,驻马店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王爱莲作为驻马店市唯一的代表参加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作为一名农民,王泮明为何能受邀参加全国科学大会?这与他创办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有关。
上蔡县东岸公社东岸大队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创办于1967年2月,解体于1984年秋天。在近18年的时间里,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叫响全国,登上《红旗》杂志,成为全国基层农业科学实验站的一面旗帜,全国17个省市数万名干部、农民及科技工作者前去参观。
一个村级农业科学实验站的荣耀与兴衰,一段历史的缩影。日前,记者采访了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的主要创办人——今年80岁的王泮明老人,听他讲述了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创办始末,钩沉那个渐行渐远的历史故事。
1978年3月,王泮明参加全国科学大会留影。
“样板田”崭露头角
王泮明,1936年出生,上蔡县东岸乡东岸村人。他当过兵,曾守卫在朝鲜战场的前沿阵地“三八”线附近,从部队转业后,到新乡柴油机厂当工人,后被提拔为干部。1962年4月,怀着对家乡故土的深厚感情,带着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雄心壮志,他毅然辞去新乡柴油机厂的工作,回到家乡当农民。不吃“皇粮”吃“农粮”,这在当时被众多人,包括他的父母、妻子和朋友看作是不可思议之事。
回乡不久,王泮明便当上了生产队会计。当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刚刚过去,农村百业待举,百废待兴。王泮明和生产队的其他干部一起,发动全队群众,想尽办法把生产搞上去。“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他们首先通过大搞积肥和拆旧房盖新房,利用旧房土等办法挖掘肥源,解决了肥料不足的问题,当年便取得了好收成。在生产实践中,王泮明发现农民因循守旧思想比较严重,耕作粗放,不愿学习新的农业生产科学知识,根本不知道化学肥料的增产作用。
“这时我想起了焦裕禄同志说的一句话:‘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联系到我在新乡柴油机厂工作期间,每生产一批新零件前,首先要搞出‘样板’,然后按照‘样板’生产,就能够减少废品,提高生产效率。于是,我决心先种‘样板田’,用事实说服群众。”王泮明说,他把生产队准备分给社员过年的粉条,到供销社兑换了200多公斤化肥——硝酸铵,按每亩5公斤的施肥量为40多亩小麦追施了化肥。这块土地远离村庄,是多年不见肥料的“斋公”地,往年亩产小麦不足50公斤,当年亩产达到150公斤,增产两倍多。在事实面前,社员科学种田的劲头空前高涨。接着他又提出淘汰种植多年的小麦老品种,全部种上了“内乡五号”新品种,棉花也种上了“岱字十五号”原种。粮棉产量当年就上了一个新台阶。不到三年的时间,生产队便由“饥饿型”迈向了“温饱型”,41户群众的80多间险房、危房全部进行了翻新,初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在全公社树立了一面旗帜。
王泮明根据搞“样板田”的经验,多次向大队“两委”班子提出建议:由大队抽出土地,抽调人员,尽快成立一个农业科学实验站,种好大队的“样板田”,以带动全大队农业生产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对此,多数大队干部表示赞同,但是一直没有坐下来研究具体办法。1966年春天,王泮明主动要求到中国棉花研究所进修一年,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学习结束后,他便趁热打铁,旧话重提,希望大队“两委”班子坐下来研究办站事宜。通过反复商量,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于1967年2月正式成立。
实验站登上《红旗》杂志
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选在一片高低不平的乱坟岗,共32亩,是块荒凉的不毛之地。办站之初,大队抽出11个青壮年,由王泮明任站长,带领大家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当时,既无牲畜又无农具,更谈不上仪器设备了,真可谓“一穷二白”,白手起家。
办站伊始,文化大革命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王泮明谢绝各种组织的拉拢,在那片高低不平的乱坟岗埋头平整土地、搞研究。通过深入调查,反复论证,他制订了“着眼大田,服务生产”的办站方向,坚持“大田出题目,小田做文章;小田出经验,大田去推广”。
“当时全大队农业生产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农作物种子混杂退化,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发展。”王泮明说,实验站首先从繁育良种入手,建立小麦、棉花三圃田,由实验站繁育株行圃、株系圃,生产队建立种子田和原种圃,全大队小麦、棉花很快实现了原种化,同时每年还为兄弟社、队提供了大批一、二代优良品种。其次是作物品种布局单一化,每年都是“麦茬豆”“豆茬麦”,产量在150公斤左右。而玉米这种高产作物,在本地没有得到推广,因为许多农民认为本地不适宜种玉米,种了玉米不结籽。针对这一情况,实验站从新乡农科所引进了“新单一号”玉米杂交种,在实验站种了两亩“样板田”。通过精心管理,平均亩产400多公斤。玉米这一高产作物,很快便在全大队得到了大面积推广。
实验站种玉米的高产典型,引起了县和公社两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县里多次组织各公社和大队干部群众到实验站参观、考察,实验站的经验很快在东岸公社和全县推广。农作物的良种化和玉米大面积种植,使全大队的农业产量大幅度提高,东岸大队也成为驻马店地区的先进大队。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引起了上级的关注。1969年,党中央主办的《红旗》杂志第三、四期合刊发表了调查报告——《一个由贫下中农亲手创办的农业科学实验站》,肯定了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的办站方向。此文随后被全国各大报刊转载,顿时为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迎来了政治支持,并在全国产生巨大反响。全国先后有17个省市数万名干部、农民及科技工作者前往东岸大队参观、学习,不少地区推广东岸的经验公社办站、大队办站,全国掀起一股办农业科学实验站的热潮。
开办农业技术学校
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也迎来了发展机遇,建立了化验室,承担省、地、县的科研项目。为了提高农民素质,提升科学种田水平,在上级科研、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实验站又办起了“东方红农业技术学校”,面向全县招生,为全县各公社、大队培养农民技术员。
为了解决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实验站采取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措施。如和河南农业大学挂钩,请专家教授上课,该校著名学者贺中勤、韩锦锋、崔金美、刘克启等先后到学校授课。邀请全省著名劳模刘应祥、戚久旺、龚文生等到东岸传经送宝,邀请县科委、农业局的技术人员长期住到学校担任专职教师等。学校还派出人员去高等农业院校进修。学校先后为全县培养了1000多名能够“说得出、做得到、用得上、留得住”的农民技术员。这些农民技术员为普及、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推动全县农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做出了突出贡献。
东岸大队办实验站的作用也日益凸显。王泮明老人介绍,东岸大队通过办实验站,解决了技术棚架问题,科研成果能够迅速推广。如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韩锦锋研究的“小麦种子电处理”成果,通过在实验站实验,小麦可提前两天出苗,增产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上蔡县科委在实验站举办了学习班,使这一技术很快在全县得到了推广。
实验站是最基层的农业科研组织,能够直接参与科学实验活动,每一项成果都看得见、学得会、做得出。比如利用“大屋窖”储藏红薯,可以有效地防治红薯黑斑病的蔓延。为了推广这一技术,实验站从武陟县请来了技术员,第一年在东岸第四生产队搞示范,第二年东岸大队16个生产队,每个生产队都建起了一到两个“大屋窖”,解决了红薯储藏的老大难问题,使“年年烂”变成了“六月鲜”。在小麦“高(产)、稳(产)、优(质)、低(成本)研究中,小麦生产成本由每公斤0.28元降低到0.16元,获得省科研成果二等奖。
王泮明老人说,实验站带动了农民科学种田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粮棉产量的大幅度提高,东岸大队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大队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大队,集体积累大大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对国家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东岸大队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夏粮征购任务。
受邀参加全国科学大会
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先后获得40多项科技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省小麦“高、稳、优、低”二等奖、省“线虫利用”三等奖、地区“夏播棉试验推广”二等奖等奖项。培养的近千名农民技术员中,近百名获得技术职称,3名同志凭科研成果被招聘为国家公务员。
1969年10月,来自偏僻小乡村的王泮明,作为河南省贫下中农代表,应邀参加新中国成立二十周年国庆观礼,受到了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78年3月,42岁的王泮明作为驻马店地区的唯一代表,参加了全国科学大会,聆听了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受到了华国锋、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同他们合影留念。1979年12月,王泮明又参加了第二次全国农民教育工作会议,并在大会上发言,受到了胡耀邦、李先念、余秋里、方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王泮明老人说,1984年秋天,伴随着全国形势的发展变化,东方红农业科学实验站最终解体。
实验站解体后,王泮明并没有放弃对科技知识的学习和推广工作。在科学精神的鼓舞下,在科技知识的指导下,他扎根农村孜孜不倦地从事科技推广工作,服务家乡的农业生产。他重视知识,坚持学习,与时俱进。70岁时他开始学习电脑,建立了自己的博客,注册了QQ号和微信号,写文章、出书,通过新媒体等方式和手段传播科技知识,73岁时被授予“驻马店市科技适用拔尖人才”。如今已80岁的王泮明老人,仍在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默默奉献着,同时也享受着绚丽多彩的晚年生活。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