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民俗 民间文学

激情燃烧的垦荒岁月

2016-06-17 07:19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ldm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纪实文学 激情燃烧的垦荒岁月□ 刘清珍 王淑和 袁子亮 编者按 1955年12月,继新中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北京青年垦荒队和新中国第二支

 

纪实文学

 

激情燃烧的垦荒岁月

         刘清珍 王淑和 袁子亮

       编者按

       195512月,继新中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北京青年垦荒队和新中国第二支青年志愿垦荒队——上海青年垦荒队成立之后,新中国第三支青年志愿垦荒队——河南信阳青年垦荒队成立。这支由来自信阳市和驻马店市(两市当时均为信阳专区辖区市)的124名知青组成的垦荒队,扛起河南省第一面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旗帜,开往正阳县熊寨镇农庄村,组建了河南省第一个青年集体农庄。1958年,依据上级指示,青年垦荒队陆续搬迁到正阳县城北傅寨乡境内的曹庄农场(原河南省五三农场某中队)。3年的农庄生活,使垦荒队员经受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他们经过艰苦奋斗最终把荒地变成了良田,把荒村建成了乐园。他们用青春的热血书写了动人的故事,以超人的力量铸造了“勇于为国担当”的垦荒精神!如今,60年已过去,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垦荒队员,现在已白发苍苍,年龄最大的已86岁,最小的也年愈七旬,仅驻马店市的63名垦荒队员就有38人离世。当年的青年集体农庄已不复存在,但那里仍保留着青年农庄的文化元素。那里还叫农庄村,“青年塘”仍起着蓄水灌溉作用……

20151218,共青团驻马店市委召开纪念河南省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暨第一个青年集体农庄成立60周年座谈会。座谈会后,我市作家刘清珍、王淑和、袁子亮通过走访大量当年垦荒队当事人,写出了长篇纪实文学《激情燃烧的垦荒岁月》。该文以文学的笔法再现了6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垦荒岁月。今日,本报刊发这篇长篇纪实文学,以飨读者。

      

告别了母亲,背起了行装,

踏上征程,远离故乡,

穿过那无边的原野,

越过那重重山岗,

高举起垦荒的旗帜,

奔向那遥远的边疆……

  ——《中国青年垦荒队歌》

 

20151218,共青团驻马店市委召开纪念河南省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暨第一个青年集体农庄成立60周年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垦荒队员们,用历经沧桑、早已沙哑的嗓子重唱了这首豪情满怀的《中国青年垦荒队歌》。这歌声带着他们再一次穿越那段光荣而又艰辛的历史隧道!

 

        

 

1955年,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执行三年,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令世界瞩目。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的签订,彰显了我国国威、军威,中国人民赢得了尊严,真正站起来了。但是,中国人的饭碗里严重缺粮的基本状况并未根本改观。粮!粮!这种仅能让老百姓填饱肚子的农作物,却不知难倒了中国历朝历代多少明君贤相、英雄豪杰,成了历史长河中数不清的农民起义、改朝换代的根源!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们的人民、朋友和敌人都在看着。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此时,党中央一声召唤:城市青年到边疆去,垦荒种地,增加粮食产量,填满中国人的饭碗。于是,团中央积极响应,全中国闻风而动:

新中国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北京青年垦荒队出发了,在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同志的亲自组织下,开往北大荒。这支最先由几十人组成的垦荒队伍,后来发展到几十万人;

新中国第二支青年志愿垦荒队——上海青年垦荒队出发了,在时任上海市市长陈毅同志的过问下,毛主席亲自指点:开往江西。这支垦荒队所在之处,现在已成为中外闻名的江西共青城;

新中国第三支青年志愿垦荒队——河南信阳青年垦荒队随后也出发了,在省、地两级党、团组织的领导下,经过精心策划和准备,组织起来,开往今天的正阳县熊寨镇农庄村所在地。

这支来自信阳市、驻马店市(时为信阳专区所辖)的垦荒队员们,60年后再聚首,那曾经的艰辛、坎坷、荣辱,全忘怀了;只有那难言的激动,无比的欢欣,万千的感概!他们干枯的双手紧紧拉着,不忍放开;用昏花的老眼相互打量,极力回忆当年模样。激情过后,大家的思绪便回到了60年前那段激情燃烧的垦荒岁月。

遥想当年,以宋全林、姚恒恩等人为代表的124名知青组成的垦荒队,听从党的召唤,“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艰苦哪安家”。他们继北京、上海之后,扛起河南第一面青年志愿垦荒队的旗帜,组建了第一个青年集体农庄。他们以“坚韧、尚学、团结、战斗”的建队(庄)理念,经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最终用双手把荒地变成了良田,把荒村建成了乐园,用青春的热血书写了动人的中国故事,以超人的力量铸造了“勇于为国担当”的垦荒精神!

“年逾八旬忆当年,垦荒之路苦也甜,几经坎坷志不减,夕阳有霞映满天。”这是年已逾八旬的宋全林在病床上写的一首诗。这首诗高度概括了他们艰苦奋斗的垦荒经历,充分表达了一名老垦荒队员崇高的思想境界。

 

  第一章       为国担当

 

19557月的一天,骄阳似火。

中午12时,一位身材高挑、穿着白色衬衫的男青年,从当时的驻马店市机关大楼出来,手里拿张报纸边走边看。一个十六七岁的小青年从他的身后拍拍这位青年:“宋全林,看啥呢!”这位叫宋全林的青年人脸往后一扭:“啊,杨克印!这是新出版的《中国青年报》。你看看。”

这位叫杨克印的青年接过报纸,飞快地浏览着,只见上面登载着团中央关于组织青年参加边疆建设的通知,还有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接见北京青年志愿垦荒队奔赴北大荒的新闻。

“克印,看了报纸,有啥想法?”

杨克印说:“原以为新中国成立了,就要过上好日子了,没想到粮食还这样紧缺,国家还有这么多困难。”      

宋全林接过话茬:“团中央号召城市青年参加边疆建设和垦荒活动,真是太好啦!”

“全林哥,咱咋办?”

宋全林说:“咱是新中国青年,眼下国家有困难,我们应该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杨克印激动地说:“太好啦!”

与宋全林、杨克印同时看到这张报纸的还有姚恒恩。姚恒恩刚从医不久,看了这条消息,决定要为国分忧、赴边垦荒,把青春献给祖国的建设事业。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宋全林、杨克印、姚恒恩等人来到驻马店市团委,递交了他们参加青年垦荒队的申请书。自打那天起,大家就天天盼着团组织的批准通知。

 这一天终于来了。

19551215,姚恒恩接到了团组织发来的垦荒队员批准通知书,上面写道:“姚恒恩同志:根据国家需要和你本人的志愿,经研究决定,批准你参加驻马店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希望你接到通知后,务于本月18日以前迅速将本人所需的日常生活用品及各种办理的手续准备妥当,听候通知,待令出发,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接到通知后,姚恒恩的心激动得就要跳出来。但想着马上就要离开父母,离开这熟悉的城市,去遥远的边疆垦荒种地,那将来的结局如何……这天夜里,他失眠了。

信阳市,信阳地委大礼堂。数百名团员、青年,在聆听团地委领导作青年志愿垦荒动员报告。

主席台下,穿着花格衬衣、扎着两根乌黑发亮大辫子的姑娘王庆兰,边听边记。那认真劲儿,好像生怕漏掉一个字。

散会后,王庆兰立即去街道团委报了名。母亲听说女儿报名参加青年垦荒队的事,夜里来到王庆兰房间,拉着女儿的手说:“兰儿,你真的去报名了吗?”

“嗯”王庆兰朝娘点了点头。

“不去行吗?”

“俺是青年团员,应该响应党的号召。”

“娘理解你,可是你刚刚17岁啊,再说你是你兄妹几个最大的孩子,家里也离不开你呀!”

“娘,你不是常给我讲刘胡兰、董存瑞的英雄故事吗?怎么到了节骨眼儿上就忘了那些烈士了,比比他们,咱还有啥舍不得的?”

娘一时无语。接着用衣角擦擦眼泪:“既然你已经决定了,俺还说啥哩!”见娘想通了,王庆兰起身依偎在娘怀里。娘用指头点下王庆兰的小脸蛋,娘儿俩咯咯笑了起来……

秋去冬来。团中央终于来了信息:原本去北大荒的信阳、驻马店两市的青年垦荒队因大雪封山、无法通行,现决定留在当地,去淮河北岸的正阳县熊寨区(今熊寨镇),在那里组建河南省第一个青年集体农庄。

19551220,经过严格筛选的124名青年垦荒队员,一大早便分乘火车从信阳、驻马店赶到明港镇大戏园。上午10时许,信阳团地委在这里隆重举行的欢送仪式开始了。中国新民主义青年团河南省委书记张学清专程从省会郑州赶来祝贺。他为青年志愿垦荒队赠送一面团旗、一面队旗。队旗上写着:“用劳动的双手把荒地变成富饶的农庄。”当张学清宣布河南省第一支青年志愿垦荒队、第一个青年集体农庄正式成立时,会场上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会上,宋全林代表全体青年垦荒队员发言。只见他举起右手,攥紧拳头,用洪亮的声音庄严宣誓:“我们是新中国的有志青年,志在祖国每一个需要的地方,哪里需要,就在哪里拼搏,在哪里战斗,在哪里发展,在哪里成长。我们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把奔赴正阳开荒、种地,当作磨练意志的战场。我们不怕苦、不怕累,决心用劳动的双手把荒地变成富饶的农庄!”

这天,信阳地委派人送来了机关干部职工捐献的11万册图书和胡琴、口琴、笛子等乐器。最可爱的人——中国人民志愿军也发来了慰问电。《河南日报》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了河南省第一支青年垦荒队和第一个青年集体农庄成立的消息。这帮城市青年为国分忧、为民解难、自愿献身的精神,感动了不少外地青年投身这支垦荒队伍中来。

这,可能就是后来城市知青上山下乡的前奏曲吧。

 

  第二章   青春赞歌

 

明港欢送会的当天下午,青年垦荒队就来到了正阳县熊寨区所在地。区委在熊寨街北小树林举行了简短的欢迎仪式。接着,队员们便在信阳团地委宣传部长张斌同志的带领下,步行10余公里,来到当时熊寨区建楼乡王大塘村小王庄——青年集体农庄所在地,开始了他们的垦荒路。

当时的正阳县,虽然解放五六年了,但“荒地多、兔子多、鳏汉多”的“三多”现象并无多少改善。全县20多万人,200多万亩土地。小王庄也大致如此,仅有4户人家,却有1300多亩土地,四周大多是荒坡草场。每年只能种一季小麦。初来时,垦荒队员们住的是土坯房,睡的是麦草铺,吃的是高粱面稀饭、窝窝头,伴随他们度过漫漫长夜的是微弱煤油灯。

垦荒队员到小王庄时,已过了小麦播种期70多天。第二天,全体队员就投入了开荒整地、抢种小麦的战斗。此时,他们面对的是荆棘丛生、野草茫茫的荒地,不时还能看到杂草丛中出没的野鸡和兔子。白天,女队员铲草打坷垃、平整土地,男队员拉犁子拉耙、摇耧撒种。每天,天刚亮就出发,中午饭送地头,太阳落才收工。艰苦的生活条件,繁重的体力劳动,对这些在城里长大的小青年来说,仅仅是他们人生的第一个严峻考验!

队员们刚开始劲头儿很足。逐渐,逐渐!有人手磨出了血,有人脚磕破了皮,有人肩压肿了,个个身体都像散了架似的。每到晚上,十几个人紧紧地挤在麦草铺上,虽然有人打呼噜、说梦话,但睡得都像死人一样,打都打不起来。

一时间,想家、思亲、茫然、后悔,许多情绪都出现了。

女宿舍里,有位女队员晚上用被子蒙着头偷偷哭起来。听见哭声,团支部书记王秀兰轻轻地拍拍这位女队员:“后悔了不是?”

这位女队员掀开被子坐了起来,小声说道:“秀兰姐,才开头就这样累、这样苦,今后咋办哪!”

王秀兰告诉她:“说实话,谁都累得受不了。但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咱们曾向组织上咋说的,能忘记、能食言吗?再苦再累也要坚持下去啊!”

“姐,我听你的,坚决在这里干到底,决不当逃兵!”

男宿舍里,姚恒恩和宋全林半夜醒来,靠在墙头小声聊了起来。

姚恒恩说:“原来以为这里条件比北大荒好一些,没曾想天天吃高粱面,吃的屎都拉不出来了,俺真有点后悔。”

宋全林说:“恐怕后悔的不仅你一个人。但我们曾向党组织表过决心,发过誓言,一遇苦和累,就要开小差当逃兵吗?开弓没有回头箭,啥也别说了,只有在这里干到底。”姚恒恩赞同地点了点头。

要知道,这支青年志愿垦荒队成员,有一些人当时已参加了工作,像宋全林、姚恒恩等,大部分是来自信阳、驻马店两市的城市知青。年龄最大的才28岁,最小的只有十六七岁。他们或放下机关干部身份,或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离开繁华的城市生活,来到这荒凉陌生、前途未卜的地方,艰苦的生活,繁重的劳动,不知道啥时是个头的垦荒日子,没有犹豫,没有迷茫,那是官腔套话,违背人之常理。但他们在新国家、新社会中成长,受过党的教育,他们的思想已脱胎换骨,有了质的飞跃。因此,他们最终顶着压力,咬紧牙关,坚持下来了!

1956年夏季,从小满到芒种,大雨哗哗地下个不停。洼地积水一尺多深,麦子在水里只露点头儿。县里派去的农庄主席梁继民看着大片大片成熟的麦子泡在水里心急如焚。雨一停,他和副主席杨树华便带领垦荒队员,每人挎个篮子,或提个草筐,穿着短裤,打着赤脚,在火辣辣的太阳下,泡在一尺多深水的麦田里,争先恐后地用手掐着麦头。麦头一筐筐运回,麦籽一粒粒摔掉。没成想磨成面粉做的馒头,却蒸不熟。因为麦子长时间在水里浸泡,大都已霉变发芽,不少人吃了拉肚子。后来,只好用石灰水泡泡喂了牲口。辛苦了一个冬春,垦荒队员的口粮却成了问题。梁继民立即向县委汇报,寻求支持,很快每人每天得到了一斤半的国家供应粮,才勉强度过了第一个大灾之年。

1956年麦季这场水灾,让梁继民不停地思考着一个问题:如何把这些洼地变成旱涝保收的良田?为寻求答案,他带着邵得海、杨克印两位副主席和宋全林、姚恒恩等几个垦荒队员,扛着铁锹查看小王庄每块土地。他发现这里地下水位很浅,往下挖3锹就能见到水,心里有谱了。“你们看这水位多浅,要是在这里挖塘、打井,把洼地改成水田那该多好啊!”

从地里回来,梁继民马上召开领导班子会,还让垦荒队部分团员、青年列席会议。会上,梁继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同志们,要想把这里变成富饶的农庄,咱不靠天、不靠地,要用我们的双手挖塘、打井,让洼地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保收田!”梁继民的话刚一落音,有人点头,有人鼓掌,有人当场表态说,只要能把这荒地变成良田,别说是打井、挖塘,就是上山打虎咱也干!

说干就干。三秋一过,他们分兵两路,挖塘、打井同时开战。

1956年冬季,大雪来得特别早。进入农历10月,这里的雪花已纷纷扬扬飘个不停。农庄四周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但工地上却是热火朝天,一片繁忙。

打井现场,七八个强壮青年分成两组,一组在井下挖土,一组在井上提土。只因水泉得快,没法停止工作,他们就“三班倒”。尽管是数九寒冬,但他们人人汗流浃背,个个甩掉棉衣。就这样,白天黑夜连轴转,一鼓作气打了16眼深井。

挖塘工地上,结着厚厚的一层冰,一锹下去一道道白印,半天挖不了两方土。他们就用镐刨、铲子剜,硬是将冰层撬开,把冻土打碎,一锹锹挖出来装进筐内,运到岸上。手冻裂了,肩压肿了,腰累疼了,脚被冰渣扎破了,没人打“退堂鼓”。到了1957年春,10余亩的水塘终于挖成,他们将其命名为“青年塘”。这口塘如今还在,见证着那段艰苦奋斗的岁月。

为了改善居住条件,梁继民还带着垦荒队员学会了托坯、烧砖、盖房子。当地民谚有云:“乡下农活儿三大累,出粪、挖塘、托砖坯。”但这些活儿在激情燃烧的年代,在当时的青年垦荒队员面前已不在话下。宋全林、姚恒恩曾创下日托砖坯超千块的记录。

1958年,青年集体农庄终于迎来了第一个丰收年:夏季他们收获10多万斤小麦。姚恒恩带队,打着红旗,赶着3辆大马车,兴高采烈地到了正阳西关粮所,第一次向国家交售了公粮。

这一年,他们共挖大塘两个,打井30多眼,旱地改水田110亩,种蔬菜10亩,改建林果园800亩,种植了10亩玉米试验田,开启了正阳种植玉米的先河。

这一年,还办起了养殖场和牲畜配种站,养猪60头,养羊110只,养鸭600只。他们缝纫组和马车队也经营得红红火火。

这一年,盖简易房20多间,住宿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3年来的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农、林、牧、副、渔的全面丰收!

这成果怎么来的,只有亲身参与的人才能体会其中原因——苦干实干干来的。3年间,垦荒队员们经常是白天干,晚上也干;晴天干,雨天也干;把小孩子锁在屋里照样干。有一次,王庆兰两口子半夜下班回来,被锁在房里的儿子饿得哇哇直哭,屎尿拉了一床。用什么安抚饥饿中的孩子?只有黑籽面、棉籽馍。看着瘦巴巴的孩子,铁石心肠也会暗自流泪啊!

但是,请你千万不要以为3年来全是苦和累,乐观主义的生活态度让队员们虽苦却快乐着。在宿舍里,在院子里,在劳动场所,经常能听到女队员优美的歌声。队员陈汝池原是部队文艺骨干,每天收工后,他便操起二胡,或吹着笛子,或拉起手风琴。那徐徐乐声时而悠扬、时而高亢,常常令人如痴如醉、荡气回肠。每逢年节假日,他们还要举办文艺晚会。大家争相登台献艺演自编的节目,也演《姊妹开荒》《南泥湾》《王贵与李香香》等名剧。附近村庄的群众前呼后拥前来观看,一时间,农庄成了“欢乐的家园”。

垦荒队还组织了篮球队,王治国、梁秋农是篮球队的主力。除自己打球娱乐外,也经常穿着印有“农垦”两字的运动服,参加县里各种篮球比赛,并多次获得冠军。

青年垦荒队员们不仅有物资上的丰收、精神上的愉悦,更有政治上的进步。从1955年到1958年,青年垦荒队共有8人入党,20人入团,30多人升学、参军,或调到县、乡部门工作。宋全林、梁继民等人后来还担任了公社和县直单位的党政主要领导;王秀兰曾代表垦荒队员光荣出席了共青团全国第三次代表大会;邵得海出席了全国民兵代表大会,获得了毛主席颁发的一支步枪。还有不少队员被评为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或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这些人原本都是“白面书生”、“娇小姐”,但两三年来,历经过风风雨雨,尝尽了酸甜苦辣,大都变了模样。一天,姚恒恩找队员小周理发,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又黑又瘦,自言自语说:“这是我吗?”小周也说:“刚来时,你还是个漂亮的小伙子,现在咋就变成了小老头!”尽管如此,60年后,姚恒恩回忆那段经历时说:“那时候的日子虽然很苦、很累,但每个人的思想都很坚定,没一个中途当逃兵的。”

至此,他们终于可以自豪地说,当初的报国之心,已用具体实践证明了。当初对党和人民的承诺,已用事实开始兑现了。他们的青春赞歌,已无愧于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第三章  情满农庄

 

这支青年垦荒队的队员们,历经风雨,吃尽了苦头,但收获了劳动果实,收获了思想进步,也收获了人生爱情。火红年代的火辣爱情,同样充满着温馨和浪漫。姚恒恩和王庆兰就是其中的代表。

1956年,阳春三月,麦地里杂草一个劲儿疯长。这天,梁继民带着队员到麦地铲草,傍晚快收工时,他发现有些麦苗被锄掉了,就吩咐姚恒恩:“小姚,你去检查一下锄地质量。”

 “好的。”

姚恒恩扛着锄头来到王庆兰背后,只见她正左一锄头右一锄头向前刨着,草没铲净,麦苗却锄掉不少。便对王庆兰做个暂停的手势。

“咋啦?”

姚恒恩指着地上被锄掉的麦苗说:“你看这儿?”王庆兰脸一下子红了,汗珠儿直往下滴,姚恒恩忙把自己肩上的毛巾递过去。王庆兰擦把脸说:“恒恩,原以为庄稼活儿很简单,没想到干起来这样难。”

“别灰心,我教你。”说罢,便手把手教王庆兰锄地时如何弯腰、弓腿、换势、用劲儿。王庆兰在后面认真学着,但锄不到3下,又有一株麦苗被判了“死刑”。她便把锄头一扔,坐在了地上。

“别泄气。听老农说庄稼活儿不用学,人家咋做咱咋做。”

王庆兰说:“说着容易,做着难哪!”

这时太阳已经落山了,王庆兰见地里人走完了,说:“小姚,咱们也回去吧。”“好。”

于是,俩人扛起锄头离开麦地,走在路上时,姚恒恩偷偷看着王庆兰。只见晚霞中的她,面如桃花、楚楚动人,不由得与她并肩走着。“庆兰,刚才那事千万别在意。”

“没啥,往后俺还要拜你为师哩!”姚恒恩听了点了点头。

此时,王庆兰用眼瞥下姚恒恩,发现他穿的“解放鞋”已露出脚趾。

一个月后。天刚破晓,垦荒队员就拿起镰刀到地里割草。刚割半个钟头,忽听王庆兰“哎哟”一声,左手被镰刀割了个大口子,鲜血顺着手指往下滴。当过医生的姚恒恩忙跑过来,掏出手帕给她边包扎边小声说:“今后干活儿小心点。”

王庆兰红着脸连说:“谢谢,俺记住了。”

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队员们都去村小学操场看电影了,王庆兰见姚恒恩一人在卫生室看书,便轻轻敲下窗子。姚恒恩伸头见是王庆兰:“有事吗?”

“一会儿俺在小河边大柳树下等你。”

一根烟时间,姚恒恩如约而至。一见王庆兰,姚恒恩急不可待地问:“找俺有啥事吗?”

“没事就不能来这里坐坐吗?”

“那是。”

这时,只见王庆兰从怀里掏出个手巾包,朝姚恒恩面前一晃:“你猜这是啥?”

“猜不着。”

“给。”姚恒恩打开包一看,原是一双崭新的黑灯芯绒布鞋。但他不好意思又将鞋推给王庆兰。

“怕啥?这是俺专门给你做的。”

“俺不需要。”

王庆兰指指姚恒恩露着脚趾的“解放鞋”,“别客气了,来试试吧。”姚恒恩这才半推半就地穿上了新鞋,并在王庆兰面前来回走了几步。“不大不小,穿着正好!”

王庆兰笑了。

“庆兰,你为啥对俺这样好?”

“不是想跟你学医嘛,这是我交的学费。”王庆兰说着慢慢低下了头。月光下的王庆兰,此时在姚恒恩眼中犹如嫦娥下凡,心口便咚咚跳个不停,情不自禁地拉着王庆兰的手说:“庆兰,我爱你!”“俺也爱你。”天上的明月见证了他们纯洁的爱情表白。

半月后,姚恒恩来到梁继民办公室。

梁继民问:“有事吗?”

“俺想结婚。”姚恒恩说罢,便把结婚申请书递上去。

梁继民又问:“有啥困难吗?”

“房子还没着落。”

梁继民说:“这事你别管,交给我来办吧。”

几天后,农庄腾出一间房子,用秫秸隔开,分别垒了土坯床,铺上秫秸箔,还为他们准备了花生和糖果。

当然,收获爱情的绝不仅仅是姚恒恩、王庆兰两个人。1956年五四青年节这一天,包括姚恒恩、王庆兰在内的5对情投意合的男女青年在农庄举行了简朴的集体婚礼。正阳团县委领导赶来祝贺。没有酒席,没放鞭炮,新郎新娘只向来贺喜的人每人发了一把花生和糖果……

垦荒队的青年们收获的不仅仅是纯洁的爱情,还有来自各级领导、队员和四面八方的真情、友情、关爱之情。

正阳县委书记王墨林经常到农庄调研,帮助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他通过协调,调来了拖拉机,派来了农业技术员、畜牧养殖和蔬菜种植能手,支持、指导种植和养殖业的发展。最困难的时候,正阳县供销社还特地为他们购买了8头黄牛、8匹骡马、10部双铧犁和锅碗瓢勺等一些生产、生活用品。农庄还建立了卫生室。到1958年,卫生室人员已达9人。不仅为队员服务,还为附近群众看病。

有一件事让姚恒恩、王庆兰夫妇至今难忘。那是1957315,姚恒恩的妻子王庆兰生第一个孩子时发生大出血。月子里,县委宣传部张部长和农庄正、副主席3位领导前来看望。他们每人从工资中拿出10元钱,帮王庆兰母子熬过了最艰难的日子。

爱情、亲情、友情,当年的垦荒队员们永远记在心里!

 

          

 

1958年,依据上级指示,青年垦荒队陆续搬迁到正阳县城北傅寨乡境内的曹庄农场(原河南省五三农场某中队)。3年的农庄生活,他们阅读了许多无字之书,经受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重塑了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了伟大的理想信仰。这一年年底,他们终于离开了奋斗3年的小王庄。人离开了,但他们的心永远在这里。其中,有不少人在正阳县娶妻生子、安家落户,像宋全林、侯文彬、韩富常、韩武、李宝善、付秀荣等,这里成了他们真正的故乡。

60年如白驹过隙。当年,风华正茂的青年垦荒队员,现在已白发苍苍,年龄最大的已86岁,最小的也年愈七旬,仅驻马店市的63名垦荒队员已有38人离世。当年的青年集体农庄虽然不复存在,但仍保留着青年农庄的文化元素:这里还叫农庄村,村小学叫农庄小学,公交站点依然叫农庄站,“青年塘”仍起着蓄水灌溉的作用,开垦的荒地早已变成良田。他们为国担当、艰苦奋斗的垦荒精神,成了当今时代的最强音!

回首北大荒的历史变迁,

就是一部壮丽的史诗,

每寸土地上都刻着闪光的诗句,

这部史诗的主人公,

正是中国青年垦荒队。

这是作家平青在北大荒垦荒时写下的诗句。

往事如烟。重读平青的诗,当年那激情而又艰难的岁月往事,一幕幕浮现在垦荒队员的脑海里。多年来,姚恒恩和他的战友们有一个共同心愿:在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农庄建一座青年志愿垦荒纪念亭,以教育后人。几年来,他们为此而奔走呼吁,成立筹备小组,请人设计图纸,向市、县两级党委和政府呈送报告,多次前往农庄考察,希望在有生之年早日实现这一愿望。

正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青年垦荒纪念亭建设。县委书记刘艳丽说:“建设垦荒纪念亭对正阳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教育下一代青年发扬艰苦奋斗的垦荒精神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并对此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指定专人负责落实。

前不久,姚恒恩一行在正阳县熊寨镇党委书记陈俊章的陪同下来到农庄,为纪念亭精心选址。姚恒恩当场激动地对大家说:“等纪念亭建好后,只要我们还爬得动,每年都要带着儿孙们到这里走走看看,讲好我们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故事,把当年的垦荒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年逾古稀的垦荒队员在期待着,正阳县人民在期待着,所有关心正阳发展的人们也在期待着!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