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批录取为高校“去等级”探路
摘要:■每日一评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易艳刚 最本质的教育平等,应该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教育政策的不偏不倚,以及为各类高校平等发展、个性化发展创造更宽松的环境
■每日一评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 易艳刚
最本质的教育平等,应该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教育政策的不偏不倚,以及为各类高校平等发展、个性化发展创造更宽松的环境
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份出台高考改革方案,文理不分科、外语“一年两考”合并录取批次成为大趋势。比如,北京、河北、江西、辽宁、贵州等省份明确,本科第二批次与第三批次将合并录取;有些地方将只分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比如上海、海南分别将于2016年和2017年实行本科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合并录取。
将本科第二、第三批次合并录取,甚至直接将录取分为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既是民心所向,也是大势所趋。一方面,已持续多年的分批次录取制度的弊端日益显现,社会上关于“录取批次划分不合理”的批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国务院2014年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去年有一些省份已启动合并录取试点。
很多人并不知道,在国家正式文件中,其实从来没有“一本院校”“二本院校”“三本院校”之类的表述,但这些带有等级色彩的标签却为一些院校带来了严重困扰。人们想当然地认为,录取批次越靠前的高校就意味着其教学质量越高,但实际上这些批次划分并没有严格的科学标准。有些“三本”院校,部分专业的录取分数、专业实力远超“二本”,但因为“出身不好”,毕业生在现实中处处遭遇歧视。
应该承认,分批录取制度在特殊时期曾起到积极作用,但它在新形势下的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首先,它强化了不同高校的等级差异,加剧了高校之间的非理性竞争,比如盲目并校、扩建、改名、数据造假等;其次,它强化了社会大众的名校情结,显著加剧了高考焦虑;此外,它让大量民办高校得不到应有的社会评价,陷入恶性循环,发展空间日渐逼仄,明显违背教育公平、多元的价值追求。
人为地将学校划分为不同等级,实质上就是把人划分为不同等级。事实上,不同地域的教育传统、优势专业等各不相同,简单粗暴地用一套标准对不同高校进行量化、评级,并不科学。取消录取批次,让高校和考生都有更大的双向选择空间,有助于让考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校,也能让教育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
随着适龄人口减少和招生规模扩大,2015年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到40%,2020年将达到50%,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只有通过高考改革去掉各种人为制造的教育歧视和教育焦虑,让不同类型、层次的高校平等参与竞争,才有可能优化教育格局,从总体上提升教育水平和教育公平。
当然,取消录取批次只是高校“去等级”改革的第一步。最本质的教育平等,应该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平等、教育政策的不偏不倚,以及为各类高校平等发展、个性化发展创造更宽松的环境。更深层次的改革,必然涉及更复杂的利益博弈,但彻底“去等级”也将给社会带来更多的进步。教育部门接下来的改革,应该对社会大众关注已久的“985工程”“211工程”存废之争,进行研究,做出回应。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新华每日电讯)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