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教育 少儿教育

育儿心经:孩子打架,父母怎样聪明护犊?

2016-04-27 09:48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在孩子的各个成长阶段中,学好如何与人打交道是最需要掌握的“生存法则”之一,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之间难免发生争吵等情况,冲突和矛盾简直说来就来。按照

  在孩子的各个成长阶段中,学好如何与人打交道是最需要掌握的“生存法则”之一,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之间难免发生争吵等情况,冲突和矛盾简直说来就来。按照现在的主流育儿观,孩子吵架大人不要介入。但视孩子如珠如宝的家长真能做得到吗?

  现实情况是,不仅孩子打闹引发家长互殴的新闻时有耳闻,记者最近在小区里,也目睹了好几个孩子普通打闹,家长却奋勇向前亲自干仗的例子。那么如何把握好护犊子的“分寸”,让孩子在打闹中成长?

  案例:女儿被“打”妈妈怒斥对方“没教养”

  某天傍晚,玩到兴起,一个幼儿园学龄的小男孩拿着手中的玩具枪,对着扮演“敌人”的同龄小女孩身上敲打了几下,于是女孩哇哇大哭。

  接下来,如果按照“大人不要介入”原则,等双方孩子情绪冷静并进行正确的行为引导后,再让并无恶意的小男孩道个歉,孩子就可以继续玩角色游戏。

  然而,女孩的妈妈认为孩子“被欺负”了,于是大声骂小男孩“没教养”,把男孩吓得哇哇大哭,再怒斥男孩的奶奶教出的孩子“没家教”。

  见状,小女孩也被妈妈的情绪同化伸出小手指着男孩,时不时附和一句“你不对”、“没教养”。显然,小女孩已经将对方挑逗式的打闹行为,认定为对方在“欺负”自己,并模仿妈妈以愤怒和对立的情绪,来对待打闹或者行为挑逗引起的冲突。

  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家长不过度介入不偏袒

  西尔斯亲密育儿一书中提到的“丛林法则”曾让小记印象深刻:把孩子扔在一堆孩子当中,让他自己学会抗争。抢得最起劲的孩子就能拿到玩具,性格比较温和的宝宝可能会从这场弱肉强食的游戏中退出,也可能会应付自如予以回击。

  换句话说,是有攻击性的孩子意识到了进攻就要付出代价,而性格温和的孩子则学到了太温和怯懦就会吃亏。

  所以说,孩子是在每一次“尝试错误”中学习和成长,争吵打闹也是一门功课。比如在几次打闹的过程中,孩子发现这种行为不被接受与认可后,会逐渐学会用其他方式表达和交流。

  尤其是3岁前的孩子,大多数玩笑性质的“打人”,虽然看起来不正确,却是孩子正常的交流方式,少有真正的攻击性质。

  家长要做的,是评估事情的性质后,帮助孩子调整情绪,从不愉快的心情中解脱出来,进行正确的行为指引并且不偏袒。

  既不要主动跳出来为孩子“讨公道”,甚至当着孩子面指责别人;不要怂恿孩子对其他人拳脚相向,坚决制止攻击性行为,否则会引导孩子误入歧途;更不要仅仅为了面子,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责骂孩子,让孩子感到委屈。(文/广州日报记者阮元元)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广州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