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溺爱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摘要:□张龙本报讯“我们从来不溺爱孩子。”采访中,很多家长嘴上这样说,却没感觉到自己早已步入溺爱的大军。“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平时上班忙,很少
□张龙
本报讯“我们从来不溺爱孩子。”采访中,很多家长嘴上这样说,却没感觉到自己早已步入溺爱的大军。“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平时上班忙,很少有时间关心孩子,总怕亏了孩子,所以儿子有什么要求就尽量满足他。”在事业单位上班的范女士说。
今年上高二的儿子近来令路女士愈发感到无奈。“开学才为他换的手机、电脑,这次又以手机丢了为由,向我要钱购买手机。当时虽有犹豫,但还是给了孩子。老师电话告诉我,儿子上课总是爱玩手机。”路女士说。
“有些家长对孩子有求必应。”市第九中学的韩老师说,过分溺爱孩子,过量满足孩子的需要,容易忽视孩子健全人格的养成,无异于“温水煮青蛙”,只能扼杀孩子的健康。
临近放学,市各小学校门外的家长“接送团”如期出现。“孩子的爸妈,平时工作太忙,开家长会、检查作业、接送孩子什么的都是我在做。”今年60多岁的李阿姨,几乎成了“代理家长”。李阿姨表示,从日常生活照顾到功课学习辅导,几乎都是她一手包办。
“你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下次妈妈给你点儿钱,试着自己和同学坐车回家。”王先生叮嘱上四年级的儿子。“要适当放手,否则他总也长不大。”王先生说,“替孩子洗衣服、检查作业、收拾书包,表面上是在为孩子考虑,但过度的关心只能弱化孩子独立自理的生活能力,太过溺爱对他们的成长只能起反作用。”王先生说。
“不少家长对孩子关心过度,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品德养成。”韩老师说,“平衡对孩子的爱及宽严相济的教育方式,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很重要。家长要狠下心来,拒绝几次孩子的过分要求,并对其不当行为进行责罚。”
韩老师说:“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父母应以身作则,给孩子良好的示范,家庭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孩子才不会因过度的溺爱步入歧途。”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