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教育 综合新闻

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多样化 心态渐趋理性

2016-04-08 10: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距离2016届大学生毕业不足三个月,即将走出“象牙塔”的中国高校毕业生正在各大招聘会穿梭。中新社记者6日走访多场高校专场招聘会发现,如今的大学生择业并未

    距离2016届大学生毕业不足三个月,即将走出“象牙塔”的中国高校毕业生正在各大招聘会穿梭。中新社记者6日走访多场高校专场招聘会发现,如今的大学生择业并未盲目追逐互联网、金融等热门行业,择业呈现多样化,心态亦渐趋务实、理性。

  梳着马尾辫的湖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赵晶凭借高颜值吸引了不少招聘者主动上前询问求职意向。与一家仅开出月薪2000元人民币招聘行政岗位的企业交流后,赵晶仍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简历。“公司规模大小无所谓,钱少点没关系,也不一定专业对口,只要能积累经验。”

  湖南大学舞蹈专业的周婷也不在乎初次就业的职位和薪水,看好的是未来的成长空间。只要看到有关销售的岗位,她就“广撒网”投简历。

  赵晶说,舍友还专门对照自身优势、缺点和兴趣针对性求职,不再好高骛远,“从底层做起大家都能接受”。

  记者在招聘会了解到,前来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热衷管理、主持、销售、文案、设计等岗位,择业条件也从过去优先考虑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转变成看重晋升空间、培训机会和稳定性。

  中国大学生择业渐趋务实、理性这一现象并非是湖南的个案。一项《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调查问卷》抽样调查显示,持“先就业,再择业”心态的大学生占比63.1%,愿赴城区及农村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占27%和13.2%。

  今年3月,在清华大学的就业洽谈会上,“国家级贫困县”河南兰考县急需人才岗位招聘会就挤满了前来投简历、咨询相关政策的大学生。据媒体报道,在江苏、云南等省份,大部分高校毕业生也降低了就业期望值,计划先通过工作积累经验,再寻求上升空间或其他求职机会。

  大学生转变就业心态的同时,招聘企业的揽人“门槛”也在降低,逐步改变强调学历、年龄、户籍等“中国式”就业歧视。“情商高,情绪稳定,足够努力,就是我们需要的人。”湖南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经理江鸿发出“招人令”。

  在湖南某新型互联网企业任企管中心总监的徐玉香更看重求职者人品。她收到的简历大部分是求职文案、活动策划和设计,月薪高一些的网络营销专员却无人问津。“‘90后’年轻人还是不愿意接受一些热门行业,反而特别注重用兴趣来择业,呈现多元化、个性化特点。”

  据官方数据,2016年中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765万,较去年增长16万。徐玉香认为,大学生就业日趋理性、科学与多元化的现象,或因逐年持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人数倒逼其日益重视发展空间。

  徐玉香建议,高校教师可与人才市场、企业加强对接,让大学生参与项目实践,使这一备受社会关注的群体实现高质量就业。(记者 唐小晴)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中国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