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教育 综合新闻

北京2020年高考N变化:不再分科 成绩“3+3”

2016-04-08 10:22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昨日正式落定,根据市教委昨日公布的“北京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改革将于明年起逐步启动,涉及高中教学、高考科目、高招录取的全链条

  北京市高考改革方案昨日正式落定,根据市教委昨日公布的“北京考试招生改革实施方案”,改革将于明年起逐步启动,涉及高中教学、高考科目、高招录取的全链条改革。

  其中,明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将在2020年迎来改革后的首次新高考,成绩会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不再以文理科分解,但总分仍为750分。高校招生时会按照专业需求,划定要求的选考课范围。

  另外,2017年北京市高考英语会采用计算机化考试,英语听力一年两考。

  变化1

  高考科目改“必考3+选考3”

  根据北京市教委昨日公布的高考改革方案,明年起,北京市高中生将迎来教学、考试、录取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

  直到2020年,北京市统一高考科目将调整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不分文理科,每门科目满分150分,总分450分。也就是说,2017年的高一新生将成为首批新高考生。

  届时,参加本科院校招生录取的考生,高考成绩构成改革为“3+3”,总分仍为750分。必选的是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自选科目则是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选择3门参加相应的等级性考试,考试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每门科目满分100分。

  据介绍,等级性考试将由全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以确保考试安全有序、成绩真实可信,成绩将成为高校招生依据。

  变化2

  明年起“新会考”科目达13门

  同时,从2017年秋季起,北京将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从普通高中起始年级,也就是新入学的高一生开始实施。

  以往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俗称“会考”,实质是高中的毕业考试;今后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则不仅仅是毕业考试,也会关系到学生高考成绩和录取。

  据介绍,2017年起,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将达13门,分别是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

  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仅设合格性考试,参加统一高考的学生可免考,以统一高考的成绩作为相应科目合格性认定的依据。

  体育与健康、艺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4门科目,也只设合格性考试,各区根据课程标准、教学要求和学生平时表现,综合测评并确定其合格性成绩。

  而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设置合格性和等级性考试。高中学生在完成必修学习的基础上,可根据自身特长和兴趣,选择其中3门科目参加等级性考试。

  另外,改革后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不仅高中在校生必须参加,高中阶段其他学校在校生(含中专、中职和职高学生)和社会人员也可报名参加,成绩合格者可申请普通高中同等学历资格认定。

  变化3

  英语听力明年起“一年两考”

  在本次高考改革中,英语的变化较大。

  明年起,英语将把听力从统考中分离出来,总分值30分。同时采用计算机化考试,一年考两次,最后取考生的听力最高成绩与笔试成绩,一同组成英语科目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到了2021年之后,英语还会增加口语考试,口语加听力考试共计50分,英语科目总分值不变。

  此前,北京教育考试院曾表示,将从今年起做好各项相关准备,其中包括建设英语听力标准化机考考场、制定机考考务规定和考试流程等。

  变化4

  2020年高校自定选考科目

  高考科目的调整,意味着高校录取规则也将改变。

  据了解,2020年高考科目实行“3+3”后,高校可根据办学特色、定位和不同学科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自选科目范围中,分专业(类)自主提出选考科目范围,但最多不超过3门,提前向社会公布。

  考生只要满足选考科目其中任何1门,即符合报考条件。对于没有提出选考科目要求的高等院校,考生在报考该校时无科目限制。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考生填报志愿时,可选择的院校和专业范围更宽了。

  另外,高考志愿填报将延续考后知分填报,各批次志愿设置也会调整为大平行方式,并按照“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投档。

  变化5

  综合素质评价将纳入高校录取参考

  高校招生录取模式也将发生变化。2020年起,高校招生的标准不仅是数学、语文、外语三门必考和三门选考科目的成绩,还将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要记录学生各方面发展状况,主要包括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心健康、审美素养、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个性发展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要求客观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整体反映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

  该负责人表示,北京将进一步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完善以电子平台为载体的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档案”,他说,将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观察、收集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主要表现的相关事实材料,注重学生志愿服务的记录。

  同时,要求高中学校以描述性语言方式对学生的突出表现进行评价,“注重写实性”。他说,相关信息将以电子平台为载体及时记录和储存,每学期结束时进行材料的遴选、公示、审核、监督。

  如此到了学生毕业时,就能提取经过审核、公示的相关资料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为高等学校选拔学生提供参考。

  变化6

  明年起本三将与本二合并

  据悉,2017年起,北京高招的本科三批将与本科二批合并,条件成熟时还会将本科二批和本科一批合并为本科普通批。

  “分数不能成为给学校分类的依据”,市教委相关负责人称,本三与本二合并后会涉及录取批次控制线的调整,但原本就有院校在本二、本三批次招生,因此影响不会太大。

  至于相关院校在外省市的招生批次,则要依据当地高招政策制定。

  变化7

  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更严

  2017年起,少数民族考生加分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高中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的少数民族考生”,加分分值为5分,仅适用于北京市属高校招生录取。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是延续了2015年北京市高招改革政策,在去年取消了市三好、市优干的基础上,继续实施了关于少数民族加分项目的规定。

  根据市考试院此前公布的2016年高考加分方案,今年北京有7类学生可以加5分,少数民族考生被列入其中,但未就生源地等进行明确限定。

  另外还有2类考生可加20分,包括烈士子女,以及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3类考生可加10分,分别为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

  不过如果一名考生同时符合多项高考加分条件,只取最高一项分值作为考生附加分投档,不作累计加分。(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颖 实习生 郭锰)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新京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