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教育 综合新闻

教育思考:提高学生体质有没有比考试更好的办法

2016-04-07 09: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孩子升入全市最好的一所高中,但体育教学远远无法与学校的声望匹配。每周虽然有两节体育课,但上课方法令人称奇,学生在操场上跑两圈后就自由活动了,老师的责任就是使

  孩子升入全市最好的一所高中,但体育教学远远无法与学校的声望匹配。每周虽然有两节体育课,但上课方法令人称奇,学生在操场上跑两圈后就自由活动了,老师的责任就是使学生不出操场。

  近年来,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屡屡被人提及。如何解决,见仁见智。有人提出升学考试加试体育,许多地方在中考增加了体育测试,但结果并不如设想的那样乐观。

  我儿子中考前也参加了体育测试,测试共3项:立定跳远、跳绳必测,掷实心球、50米跑选测,共30分,加上平时体育成绩10分,共40分计入中考总分。体育老师明确告诉学生,如果真考,一个班只有几个学生能够达到满分。因为涉及升学,平时冷清的操场热闹了起来,活动课不做试卷了,部分学生甚至参加了校外体育补习。

  测试那天,我去送考,在人群中,我听到一些家长议论动用了什么关系,花了多少钱。我熟识的一位家长直言不讳:她花钱找关系了,孩子测试时戴着蓝牌子,考官会通融。测试结束后,孩子班里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满分,只有极少数学生表现实在太差,才被象征性地扣一两分。我很诧异,细问究竟,结果让我大开眼界。测试居然是这样操作的:跳远与实心球的满分线往后挪了一些,一分钟跳绳150次变成跳够150次就行,50米跑则集体减去0.5秒。

  作为大学教师,我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回忆,各地或多或少都存在这些问题。在这种由教育部门、家长、学生参与的作弊中,体育测试成了作秀,促进锻炼,增强体质的初衷被遗忘。也许任何一方都不是受益者,不负责任的考官使人们失去对体育教育的尊重,部分家长在孩子面前丧失诚信,学生也不会因此养成锻炼的兴趣,并给以后的学习、生活与工作带来隐患。

  孩子升入全市最好的一所高中,但体育教学远远无法与学校的声望匹配。每周虽然有两节体育课,但上课方法令人称奇,学生在操场上跑两圈后就自由活动了,老师的责任就是使学生不出操场。一些学生甚至把作业带到操场上做。高一第一学期,学校举行田径运动会,我去观摩,发现沿运动场跑道摆满了课桌,不参加比赛的学生都在埋头答题。

  最近,我去南方一所高中考察,该校每周三节体育课,两节体育活动课。体育课主要练习田径,体育活动课由学生自主选择练习足球、篮球、羽毛球等。除此之外,学校还要求学生每天跑步两次,上午9点跑800米,下午3点跑400米。我去考察时,学生正在跑步,校长就在旁边督促。该校重视学生体育锻炼并不影响升学率,近年高考屡创佳绩。我很欣赏校长的眼光,但全国极少中小学校长有如此见识。

  侄女在日本读初中,她告诉我,日本学校极为重视体育教育,学生身体素质普遍好。初中每周三节体育课(日本称保健体育),此外还有活动课。体育课男女分上,内容丰富多彩,强度比国内高很多。每一学年初,学校还要组织体能测试。日本人认为教育是最好的国防,当然有体育教育的功劳。

  钟南山院士告诫人们,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许多人对医保意见颇多,其实体育锻炼才是最好的医保,它可能保证不了所有学生升入心仪的大学,却能保证他们的身体素质。重视体育,保证学生锻炼时数与强度,培养锻炼身体的习惯,使体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才是最好的体育教育。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中国青年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