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教育 少儿教育

你是孩子的“社交好友”吗?

2016-03-21 10:03 来源:新京报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亲子社交最尴尬的境地,就是父母自以为了解孩子的朋友圈,却已默默被孩子屏蔽。  ■ 调查  近日,新京报教育周刊公众号学习公社(xjbxuejie)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第四

  亲子社交最尴尬的境地,就是父母自以为了解孩子的朋友圈,却已默默被孩子屏蔽。

  ■ 调查

  近日,新京报教育周刊公众号学习公社(xjbxuejie)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等学校发起相关调查,了解家长对孩子互联网社交的态度。五天中共有近五百名家长参与本次调查。调查显示:

  80%的家长加入了孩子的社交好友名单。

  83%的家长认为,只要适度管理或陪同引导孩子,仍然支持孩子使用社交媒体。

  家长通过什么方式获取孩子的社交信息?

  62%的家长会直接询问孩子;

  21%的家长会查看孩子手机、电脑;

  4%的家长会用监控设备。

  【记者手记】

  网上有一条流传甚广的搞笑段子,描述了当老妈加为儿子微信好友后,儿子的朋友圈就变了样儿:儿子开始在朋友圈发布自己早睡早起、放假在图书馆看书、没课约同学自习、考试获得100分、经常跑步锻炼、注意膳食营养均衡、学习资料存满电脑……而这类努力拼搏、积极向上的奋斗图景,在儿子朋友圈的评论中却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差异:一面是老妈热情鼓励、积极点赞;另一面则是其他好友不遗余力揭露儿子“装腔作势”的真相,对这种行为表示“不忍直视”,“真是够了!”结论是:当男人突然一本正经起来,只有两种情况:有喜欢的女生了;被老妈加了微信。

  那么,现实世界果如这条微信所说的吗?近日,新京报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发起调查,了解家长与孩子的互联网社交关系。

  调查结果显示,尽管50%的学生对于家长涉足自己的互联网社交媒体圈表示反感,但还是会听从家长管理。在发QQ空间、微信朋友圈时,故意避讳父母,或假装展示“正能量”的情况并不多,但有部分学生会选择对部分消息屏蔽父母发布,最常见的是一些情感信息。

  调查同时显示,对于孩子使用社交媒体的态度,65%的家长支持适度管理。

  可见,加入孩子的社交好友名单,与成为孩子的社交好友,仍然存在着“段位”上的区别。作为家长的你,目前在哪个“段位”?(新京报记者 杜丁)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新京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