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民俗 乡土风俗

西平婚俗

2016-03-21 08:4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中国从历史上就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国家,且各民族均有各自的婚礼风俗和特点。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民间传统婚俗甚为繁杂。它是由封建婚嫁礼仪的“六礼”演变而来的。

中国从历史上就是一个民族融合的国家,且各民族均有各自的婚礼风俗和特点。以河南为代表的中原民间传统婚俗甚为繁杂。它是由封建婚嫁礼仪的“六礼”演变而来的。“六礼”起源于周朝,《礼记》记述当时应循的婚姻程序为:“纳采”(请人提亲)、“问名”、“纳吉”(男方卜吉,女方认婚)、“纳征”(下礼落定)、“请期”(商定婚期)、“迎亲”(迎接新娘),此为“六礼”,也是最早的婚姻礼仪。其后两千余年,“六礼”虽有变异,但万变不离其宗,现今各地的婚仪中都依然可见其影子。西平县古为西陵国,是先蚕嫘祖的故里。千百年来,形成一整套的仪式——西平婚俗。

说媒。由媒人(红娘)牵线,双方同意后,选一合适地方,由媒人领着年轻男女双方相互交换礼物(手帕或其他),男方手帕内包有钱(多少不止),称“见面礼”。

彩礼。双方同意后,男方要给女方送些彩礼,也有女方给男方送的,作为结亲礼物。

送好。男方结婚前由长辈提礼物到女家商量,把事先选定的吉利之日告诉对方父老,双亲同意即可。

娶亲。娶亲即结婚。旧时穷富操办不一,穷有徒步走,不请客送礼。富有骑马坐轿、大操大办。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至1966年,村民办喜事婚事有坐车的、也有徒步者。1966年至1970年,大部分娶亲都是步行。1970年至1985年,有用四轮拖拉机、汽车、马车娶亲的。娶前,要先到女家“过礼”,男方二至三人挑着馃子、猪肉、烟酒。婚车上有公鸡、母鸡一对,坐有押车儿童、贴帖人,车上放有花被子。贴帖人逢“十”字街放炮,并带一红纸条,写“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的“太公贴”。娶回后,入洞房拜天地。

出嫁。女方出嫁,娘家要做嫁妆,穷富不同。1950年至1965年,本乡姑娘出嫁送旧式柜子、椅子、盆架。1966年至1970年,有陪送拾粪篮子和铁锨的。1970年至1985年,有陪送大立柜、自行车、缝纫机、三斗桌、沙发、茶几等几大件。

报喜。男女婚后生了孩子,男方要携带礼品和鸡子到女方娘家报喜。生男孩“大喜”,抱只公鸡;生女孩“小喜”,抱只母鸡。按“八天罗汉,九天仙女”的俗言设宴待客。

送祝米。女方娘家得到“报喜”信息后,集结本门亲属、老妇乘车(马车或拖车),挑着鸡蛋、油条、谷米、白面、花布等去“送祝米”。男方本村村民及亲戚也来贺喜“送祝米”。女方娘家来人看婴儿,要给“见面礼”35元。新娘在月子内,忌吃生食、冷硬杂粮和煳饭、剩馍,忌洗发、洗澡。不得走亲串门,不能在他人院落上随便走动,若犯忌,即“扑”了人家。

20117月,西平婚礼被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徐佳瑞  辑自市政协文史委《天中记忆·文化卷》)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