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创业创新保驾护航?大学生创业,梦想在路上
摘要: 浙江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专业大三学生杨瑜最近印好了新名片——“杭州语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她的创业计划源于几次自身经历:2014年她在翻
浙江外国语学院意大利语专业大三学生杨瑜最近印好了新名片——“杭州语酷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她的创业计划源于几次自身经历:2014年她在翻译公司兼职,上门的客户络绎不绝,还接到了一笔翻译意大利语的大单。
“我也可以办家翻译公司!”杨瑜曾是首届互联网大会的志愿者,对于小语种培训在杭州的广阔市场有十足的信心。在这个95后眼里,创业,说干就干。
从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到各级政府配套出台相关政策,创业正变得更加“简单”。浙江是创业创新的热土,马云、丁磊式的传奇让许多年轻人尤其是大学生热血沸腾,大学生群体也成为一支创业力量,受到极大的鼓励和关注。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7月,全国大学生创业及参与创业的有42.3万人,比2014年增加6.8%,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我省大学生创业情况如何?我们的创业教育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创业导师,要对年轻的创客说什么?对于大学生创客,在哪些方面还有可提升的空间?
我省大学毕业生
创业率超过5%
一年前,温州大学师范专业的丁明月,“跳”到了“3+1”创业学院,开启了她的创业之旅——在学校创业园开设了婚纱礼服设计工作室。
在温州大学里,还有54支像丁明月一样的创业团队,参与创业的学生人数近600人。他们分散在各院系,但都有着相同的想法——创业。经过集中选拔,如今他们正在创业学院接受针对性培养。今年6月毕业时将交出一份答卷——这一年的商业计划书和创业成果。
背靠义务小商品市场的平台,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2009年就成立了创业学院,积极倡导大学生创业。学校还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在校老板专业”,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目前,该学院在校生8000名左右,其中1000名申请转入了创业学院。创业学院实行课程学分替代,有专门的创业导师为学生授课培训。
浙江大学有创业“预备役”。在浙大2015届毕业生中,有83人选择创业,其中本科生46人、硕士生25人、博士生12人。已成立公司并向院系申报了公司名称的有30人,其余的正在筹备创业。
如今,这样火热的创业局面正出现在我省各大高校。今年1月,省教育厅发布了“2014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对2014届毕业生毕业一年后的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4届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首次突破5%。这意味着,每20个毕业生中就有一人创业,这一数据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创业热的背后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鼓励。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2015年国家出台的关于高校创业的政策有10项之多,如大学生创业持证享受税收优惠等。教育部高度重视,去年初提出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大学生休学创业;岁末又发文通知,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
我省也相继出台文件政策,要求高校把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允许学生休学创业。探索建立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将学生自主创业情况折算为学分。
创业为什么难
资源匮乏准备不足
“自由”“挑战”“激情”,这是大学生创业伊始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然而,在杭州师范大学“收宝包”项目负责人刘畅海心里,创业是“步步惊心”的。
3年前,刚迈入校园的他,认定“校园免费打印”是个“潜力股”。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在各方的鼓励下,项目很快上马了。然而,不到一年,这个项目便下马了——“因为没有经验,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得已结束了首次创业之旅。”
刘畅海的失败是不少大学生创业者的真实写照。仅凭一腔热血,就幻想着成为下一个马云,而对创业的概念,对行业隐形的壁垒却知之甚少,难免出师不利。据不完全统计,大学生创业一年的存活率只有4.6%,而成功率则更低。用“危机四伏”和“九死一生”来形容,并不为过。
实战经验不足、过于理想化,是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创业面临的“先天不足”。中国火炬创业导师、上海寅嘉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爱国直言,他投资的200多家大学生创业企业,成功率不到20%。“互联网降低了创业门槛,但不少创业者忽略不少细节。”陈爱国总结了这些大学生创业的失败原因:资源匮乏、准备不足、定位失准、过于理想化等。
“身边的同学们在聚会聊天中,张口闭口就是‘O2O’或者‘某某公司合伙人’。”正在做创业计划的浙江理工大学学生郑爽说,在他周围,许多同学和他想法一致,“想要获得成功,似乎非创业不可。”
浙大乐创会创始人卢艳峰也为一些大学生“为了创业而创业”担忧。他说,浙江创业氛围很好,但创业也成为一种时尚、酷炫,仿佛不去创业就是OUT了。目前,大学生创业选择的项目部分属于异想天开型,部分属于复制型,但现实更需要创新型、技术型的项目。
项目雷同、缺乏竞争力,是大学生创业的另一块短板。在APP商城里逛逛不难发现,上门按摩、做饭、保洁等大同小异的O2O服务,“同质化”的问题不容小觑——类型趋同、内容趋同、制作趋同、流程趋同……容易被复制,也容易被替代。有创业导师曾说,创业者不创新,同质化的现象令人担忧,这将直接导致创业失败率的提升。
不仅如此,调查还发现,大学生对于创业政策的了解严重不足。今年1月,团省委进行一项创业调查,在被问到“对政府颁布的创业扶持政策了解多少”时,逾六成大学生不了解创业扶持政策。在另一项对我省11个大学生创业园的3566名创业学生的调查中,有37.2%的创业者不了解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39.2%没有享受到优惠政策。
提高创业存活率
创业教育要提升
在许多“过来人”看来,鼓励大学生创业、宽容创业失败的同时,也更应强调“理性”二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回天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章锋认为,大学生不要一冲动就去创业,决定创业方向的因素,并不是你会什么,而是市场需要什么。他建议大学生先到社会中锻炼,了解、掌握创业成功者敏锐、坚韧等特质,然后把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匠人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014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显示,有60.12%的人认为,选择创业是为了创造更多财富。有专家担忧,过于功利和现实的创业初衷,会让创业者过于看重短期利益,进而迷失方向,导致最终失败。
今年省两会时,省人大代表、今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葛炳灶表示,高校当前缺乏创业教育的导向。不是说一定要赚多少钱,要当多大的老板,其实最重要的是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创新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掌握好技能力,在行业里成为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大学生创业存在的问题除了与整个社会大环境有关外,还与高校当前缺乏创业教育有关,创新能力培养不足。
眼下,各大高校纷纷开设创业教育,但创业大学生经验不足等问题仍然明显。采访中,不少正在创业的大学生表示,学校的创业教育更多是团队管理、运营课程,对于不同创业方向的针对性指导较少,不少课程需要学生到校外进行培训学习,更多的创业之路需要自己摸索前进。
对此,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贾少华说:“创业导师只有亲身站在电商第一线,才有能力一步步把学生带上创业路。”创业导师不仅要有创业知识和经验,还要给学生精神力量和指引,用自身的创业精神激发和召唤学生。对于大学生创业,贾少华的观点则是“做他人之不做”。他介绍说,全美国有近3000万人自谋职业,例如,与草坪养护对应的公司就有剪草、施肥和松土等不同的公司,相互之间有合作,但自主性很强。
为了提高创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温州大学探索校内校外“双导师”制,校内导师配备偏重业务性指导,校外导师配备注重专业性指导。与此同时,举办“导师开放日”等针对性较强的活动,给创业团队一对一指导;创业团队合伙人还会被派遣至导师所在企业实习,接受导师深度指导。
创业学院到底怎么建设?省教育厅高教处相关负责人说,每所高校的情况不同,所处的地域、社会环境不同,不可能照搬照抄。应从实际出发,自行设计,创造性地进行探索,但各高校在探索方向上应握住一些基本的、本质的追求。
温州大学创业学院院长王佑美告诉记者,高等教育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需要的不仅仅是增加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或开设一个创业专业,而是教育范式的大改变和大改革——“这是课程的改变,课程要跟着学生走。”
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765万人,就业压力同样巨大。可以想见,到时候将有更多毕业生奔向创业一线。创业并非易事,不管从大学生个人、学校还是全社会,都应以更理性的态度,为这股全新的创业热潮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浙江日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