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付贷产品大面积下架 楼市治理政策箭在弦上
摘要:首付贷产品大面积“下架” 楼市新一轮治理政策箭在弦上 昨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称,央行正与住建部、银监会等部门商量,酝酿一线楼市治理新策,准备开始对一些
首付贷产品大面积“下架” 楼市新一轮治理政策箭在弦上
昨日,央行副行长潘功胜称,央行正与住建部、银监会等部门商量,酝酿一线楼市治理新策,准备开始对一些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进行治理,若没有资质,将不能跨界经营。而除深圳外,有业内消息称,部分地区监管部门也在暗中“摸底”房地产场外加杠杆的行为。
中介纷纷与首付贷“撇清关系”
在监管压力下,此前涉足房地产金融的多个中介纷纷站出来,与首付贷“撇清关系”。日前,链家回应称,此前链家与银行、小贷、担保公司等合作开展首付贷业务合作已全面暂停。链家表示,其在2月底便已停止新房首付贷。截至2月,其首付贷累计发放不到3亿元,仅在北京发放,目前在途余额1.2亿元,未对二手房交易提供首付贷服务。
前晚,我爱我家也发布声明,否认涉足过“首付贷”业务。
而此前,多家P2P及小贷公司涉足首付贷领域。当监管消息传出后,不少平台也随之将产品下架。
在深圳地区,金融办的《关于商请提供防范房地产行业金融风险相关材料的函》已下发,该函称,“针对深圳市房地产交易过热,银行机构、P2P小额贷款公司等机构相继参与‘首付贷’、高杠杆放贷,放大金融风险的现状,研究如何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深圳市互联网金融协会的秘书长曾光坦言,已经接到了金融办的函件,将主要针对全行业首付贷情况排查。小贷协会也发出文件,要求会员公司将“众筹买房”和“首付贷”业务上报协会。目前,深圳多个平台已陆续下架首付贷产品。
记者向广州多个平台及互联网金融协会进行了解,均答复“暂未收到清查首付贷的相关文件及口头通知”。
不过,广州P2P平台也开始自觉下架相应首付贷产品,记者登录广州一家首付贷代收规模已经过亿元的平台,赫然发现,在其“无忧借款”一栏中已经找不到首付贷的影子。该平台运营人士称,该平台已于前日将首付贷产品下架,“未来是否重启,将视市场情况而定。”
首付贷停摆难主导房价涨跌
此前有媒体报道,目前三成购房者是借助中介公司杠杆来完成购房的。单就中介行业而言,“场外配资”规模或早超1万亿元。不过,许多业内人士则认为,这一规模过于夸张。曾光预估称,“保守预计深圳首付贷存量为20亿~30亿元。”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全国P2P做首付贷的平台屈指可数,总量预计不过几十亿。在小贷行业,总额度预计几十亿元,比起房地产市场总量,微乎其微。
据广州市金融协会相关人士透露,目前广州市的首付贷市场存量应不过数亿元。而据壹宝贷执行董事陈雄辉测算,目前,首付贷在广州一手楼占比1%。按照阳光家缘成交数据计算,每月的实涉金额约一亿元。按此估计,广州地区的存量首付贷应在数亿元至十数亿元之间。
“这样一个体量,首付贷停摆完全不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影响,因为这只是广州地区几千亿元房贷中微乎其微的一小块。”市金融协会相关人士表示。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称,首付贷不可能改变楼价上涨下调的趋势,这主要看央行放水多少。
央行副行长潘功胜昨日在政协小组会讨论时表示,解决目前的一线城市房价上涨问题,需要一些综合措施。央行正与住建部、银监会等部门商量,准备开始对一些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参与金融业务进行治理,若没有资质,将不能跨界经营。(记者潘彧)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