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寻求“避风港” 商业不动产悄然上位
摘要:原标题:险资寻求“避风港” 商业不动产悄然上位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日发布报告称,“资产荒”“项目荒”背景下,应通过推进产品注
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近日发布报告称,“资产荒”“项目荒”背景下,应通过推进产品注册工作市场化等方式,加强保险资管产品竞争力。
商业不动产投资增加
根据保险资管协会发布的《2015年保险资产管理市场运行报告》,2015年保险资产管理业产品注册稳步发展,全年共注册保险资产管理产品121只,注册规模达2706.13亿元。从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来看,平均注册规模为24.46亿元,平均期限为7.17年,平均收益率为6.61%。与之相比,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平均规模较小,为14.78亿元;平均期限较短,为4.95年;不过,平均收益率却较高,达到7.25%。
《报告》认为,保险资产管理市场运行呈现多方面特点。企业担保取代银行担保,成为债权投资计划主要增信方式;不动产债权投资计划增长较快,基础设施债权投资计划和股权投资计划规模显著下降,而项目资产支持计划同比变化不大;商业不动产投资增加明显,交通及民生项目下降;市场主体注册数量和规模集中度仍然较高,但同比下降。
推进行业市场化进程
保险资管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大资管市场竞争激烈、低利率周期来临的不利环境下,协会将继续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升基础设施支撑力,挖掘市场潜在价值,培育行业独特竞争优势。
《报告》认为,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基准利率仍有下调空间,以及大资管市场竞争加剧等,都给保险资产管理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原保险保费收入加上2016年陆续到期的资产,加大了险资配置的难度和压力,使得以基础设施为主要投资对象的保险资产管理面临“资产荒”“项目荒”的挑战。
《报告》认为,未来应推进行业市场化进程,加强保险资管产品竞争力。一方面,推进产品注册工作的市场化,加快部分优质产品的注册速度;另一方面,推进产品发行工作的市场化,探索“一次注册,多次发行”的储架注册(发行)制度,并逐步加大对交易对手的管理力度。此外,应加强市场培育工作,积极为保险资产管理机构开拓获取优质资产的渠道和方式。(李超)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