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雕故里华陂镇
摘要:□ 赵新春从上蔡县城往北大约二十公里就是华陂镇。作为上蔡县最北边的一个镇,华陂镇毗邻漯河、周口两市,自古交通便利,在明代北京、开封南下湖广驿道西移经西平以
□ 赵新春
从上蔡县城往北大约
漆雕开与漆雕墓
漆雕开本名启,字子开(也有记载中说字子若或子修)。汉代为避汉景帝刘启讳改其名为开(《史记》作漆彫开)。漆雕开少孔子11岁,跟从孔子学习《尚书》,在孔门七十二贤中以德行著称,是孔门漆雕之儒的创始人和代表人物,著有《漆雕子》一书。漆雕开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习相远”的学说,主张“不色挠,不目逃,行曲则违于臧获,行直则怒于诸侯”的勇者不惧的任侠不屈。东汉汉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漆雕开开始被朝廷祭祀,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被追封为滕伯,宋代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0年)封平舆侯,南宋度宗咸淳三中(1267年)从祀孔子,明嘉靖九年(1530年)始称先贤漆雕子。
漆雕开墓位于上蔡县华陂镇华南村,原墓在文革中被毁,现存墓冢建于1986年,是用青砖和水泥垒砌圆形坟茔,现在已经有些开裂。据当地人讲,墓冢原有的碑碣大多在文革中流失或被毁,现存的两块是1986年墓地重修时才找到的。两块碑石虽然有些残损,但仍能分辨出一块立于清朝咸丰年间,另一块立于光绪年间。两块墓碑也说明除了《上蔡县志》记载的康熙28年对漆雕开墓和漆雕祠重修外,清朝还两次对漆雕开墓和祠进行过整修或重建。
漆雕开墓和祠建于何时?史书没有记载,资料所见对漆雕开墓祠最早的维护是在明朝万历三十五年,上蔡知县张延登作有《先贤漆雕祠记》,从文中可以看出,之前华陂即有漆雕墓,祠称二贤祠,祀漆雕开和汉代翟方进。根据《汝宁府志》和《上蔡县志》留下的文字可以推知,文革以前华陂漆雕墓或祠前石碑应该还有明朝上蔡知县张延登的《先贤漆雕祠记》(立于上蔡县南门郭外)、清代分巡南汝光道道台袁虞尊《重建先贤漆雕子祠碑》、清代上蔡知县杨廷望《重建先贤漆雕祠碑》。
现在的漆雕开墓西边就是民宅,东边是一泓水塘。《上蔡县志》记载,这里就是当时上蔡著名八景之一“鸿隙现莲”盛景——鸿隙湖所在地。清代著名理学家、上蔡人张沐《鸿隙荷烂》一诗,对此有很细致地描写“万亩渟泉老不流,际天花草烂云头。波飘莲瓣烧成暑,市起菖蒲寒入秋。水利兴时多种稻,渔歌向夜尽撑舟。居民犹记漆雕开,到处逢人说末周。”
据当地人说,当年孔子周游列国,由叶返蔡路过华陂,就住在漆雕开家里。为招待自己的老师和师兄弟,漆雕开到鸿隙湖里采莲却不幸落水而逝,最后连遗体都没有找到。自从漆雕开落水后,鸿隙湖的莲花便由以前的白色变成了红色。这个开满莲花的地方,便被人们称为“花陂”,因“花”与“华”通,今天就叫成了“华陂”。
华陂与湖广驿道
关于华陂,古代典籍中记载并不多,现存文献中最早的记载是宋代王存的《元丰九域志》:“上蔡州(指蔡州,即今天的汝南县城)北五十五里,二乡,东岸、苽陂(亦写作“菰陂”,古代“菰”“苽”通用)、邵店三镇”。这里的苽陂,就是华陂。
菰就是现在所说的茭白,多生长于湖泽众多的地区。根据古籍记载,当时中原地区远比现在温暖,加之华陂一带多水陂,或许“苽陂”之名可能与当地盛产“苽”有关。
宋代的镇已不像唐朝时仅限于军事功能,另有现代集镇的经济属性。其镇仅次于县,到一定规模也可以升格为县。华陂在北宋成为重镇,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有关,更与宋朝定都开封紧密相关。
宋代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以长安和洛阳为中心。随着宋朝定都开封及之后王朝定都北京,河南境内南下交通则开始以开封(清代以后为郑州)为中心,南下干线东移至汝宁。据《永乐大典》所载《析津志》记载,由汴梁而发的驿路分四路:“一路正西由当阳至河南府;一路正南由朱仟迤里东南至蕲州;一路东南由杞县至寿州;一路西南由洧川至襄阳。”四路分别到达陕西四川行省、江西行省、江浙行省、湖广行省和云南行省。而由汴梁到江西行省的驿路则经行华陂,大致沿汴梁—朱仙镇—鄢陵—上蔡—蔡州(今汝南)—真阳(今正阳)—罗山—黄陂—黄州(今黄冈市黄州区)—蕲州(今湖北蕲春)而至江州(今江西九江市),与今天S219省道大致重合。
据申时行修订的《大明会典》记载,明朝时驻马店境内有汝阳(今汝南)马驿、上蔡马驿和西平马驿三驿。明朝《许州志》载成化十二年临颍、郾城两县始设马驿,由此可以推断,这条由北而南的驿路不经华陂,改由鄢陵转行临颍、郾城、西平、上蔡、汝南、正阳一线应在明成化年间。
清朝顺治十五年,浙江人金镇任汝宁知府,在他的《条议汝南利弊十事》中,提及这条南北国家驿路,与明代也有不同,为“汝属西、遂、确、信,北接开封之郾城,南达湖广之应山”,并且“地当南北极冲”,与今天的107国道吻合。由西平经上蔡、汝阳(即汝南)、正阳的路线,则改经息县、光山到达湖北麻城,为次线。
可以说,从宋代到明朝成化年间的500多年里,毗邻当时国道的华陂见尽繁华,是南来北往客旅行人的落脚点,是上蔡北部重要集镇。
鸿隙湖与漆雕开沟
陂在《水经注》等文献里与水紧密相关,用《诗经》的表述或许最为妥帖,即“在水一方”。从华陂的名称来看,华陂附近应该有一水陂,明清两代当地官员遗文中认为,这里就是古代为翟方进废毁的鸿隙陂,也就是后来的鸿隙湖。明代冯善《刘侯除华陂水患记》记载:“陂之水自白马沟,由洪河粉河(即今天的汾河)入淮。”
在明代以前,鸿隙之水可能多有疏浚,并不为害,展现的是“菡萏数顷,烂若锦缀”水天一色,霞鹜共舞的美景。但随着水陂年久失修,到明朝嘉靖时已故道尽废,水流淤塞,每大雨至,则腾涌而出,飘荡田禾,倾覆室庐。在水陂之西的漆雕开墓,每到春夏水涨,则被水包围,“宛在中央矣”(见杨廷望《重建先贤漆雕祠碑》)。所以嘉靖四十四年,上蔡知县刘伯生一上任,即向上请示,并檄陈州府令着西华县一同疏浚鸿隙湖到汾河的泄水通道,也就是《西华县志》所载的漆雕开河(清代《汝宁府志》、《上蔡县志》称青龙沟。《西华县志》云,也称五龙沟或兴龙沟)。
此次疏浚到康熙二十五年,上蔡知县杨廷望到任时,再次淤塞。杨廷望在《重建先贤漆雕祠碑》中说,鸿隙湖缥缈汪洋,崩泻而激湍,有莲花数顷,灿若锦缀之意。其好友、汝阳(今汝南)知县邱天英《华陂行》一诗详细描绘了当时鸿隙湖一带水患情形,并将其原因归咎于翟方进坏鸿隙陂。其诗云“汝水东流开华陂,青龙白虎相吞噬。长风巨浪累千叠,鲸鱼跋扈无休时。是日我来大雨过,翻倒江海山岳摧。但见中流没树杪,有无片面砥柱之。居民庐舍既淹没,何处更寻菽麦与?塍畦假非汉相决,堤堰至今百万赤。子为鲸鲵吁嗟乎,汝水之害有如此。停车三叹为歔欷!”
这次为彻底解决水围漆雕开墓问题和鸿隙湖水患,从康熙二十七年到康熙二十九年,杨廷望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对漆雕开墓和鸿隙湖进行了整修,掘“白马、青龙,得杀水之势”,使上蔡“西北无与泥矣”(见刘元琬《上蔡阖县修沟记》)。《西华县志》记载,乾隆十六年,西华知县宋恂也对其境内的漆雕开河进行了疏浚,保证了鸿隙湖雨季雨水能快速下泻。
今天由于降水减少,当年湖光浩渺的鸿隙湖已失去了昔日模样,没了洪水侵蚀的漆雕墓。因为人为的破坏已没有了当年三层院落祠堂祭祀的喧嚣,洗却了铅华的荒草孤坟,或许更符合不愿为官的漆雕开的个性。站在华陂漆雕墓前,思绪超越千年,细细品味散落在典籍里零碎记忆,还原历史,每个人感悟不同,与漆雕开如此,与漆雕墓、鸿隙湖、华陂镇亦如此。历史,永远期待来者……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