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们扎堆儿学琴你咋看?娃娃弹琴切勿“跟风”
摘要: 图片来源:网络 “孩子不上几个兴趣班,不学一样乐器,就像OUT了一样,咋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时下,似乎很多五六岁孩子的童年都是弹着钢琴度过的
图片来源:网络
“孩子不上几个兴趣班,不学一样乐器,就像OUT了一样,咋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啊!”时下,似乎很多五六岁孩子的童年都是弹着钢琴度过的,有真心喜爱的,有被逼无奈的,但不可否认的是,扎堆儿学琴已成为不少孩子的童年生活,也成为不少孩子家长的不二选择。七成孩子学钢琴,九成孩子会乐器,“学琴风”为啥刮得这么盛?
挺火:七成孩子学钢琴,多半为考级
市民王女士每周六都要带着五岁的女儿,开上一个多小时的汽车,去钢琴老师家学琴。“原本我打算女儿再大点才让她学琴,但幼儿园的小朋友中大多数都在学钢琴,咱家孩子也不能落后呀!”王女士说。
市民朱先生几乎每天晚上都带着8岁的女儿奔往各个兴趣班的路上:声乐、舞蹈、美术、英语、钢琴、作文……“孩子声乐已经考到九级了,今年准备考十级,舞蹈也考到六级了,钢琴学了一年多,今年也打算开始考级了。”朱先生告诉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女儿班里40个同学,近30个孩子都在学钢琴,多半是为了考级,而近九成的同学都会乐器。“学校总有汇报演出,不会点乐器,孩子也不敢上台啊!”
挺苦:为陪孙女练琴,奶奶报班学识谱
刘奶奶的小孙女学习钢琴,平时父母上班挺忙,没时间陪她练琴,这“陪练”的活儿就落在了刘奶奶身上。为此,60多岁的刘奶奶特意在外面报了一个电子琴班,专门去学五线谱。“一是怕跟不上孙女的节奏,怕她问我弹得对不对的时候无言以对,二是怕小姑娘忽悠我,不好好练。”刘奶奶坦言,上岁数的人学东西肯定没有年轻人快,记东西也慢,可为了孙女能学好钢琴,她吃再多苦也不觉得累。
挺贵:家中有孩学琴,年均至少多花1万
朱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给女儿买钢琴花了1万多,有时需要调琴还要付调琴费用;女儿每周上一次初级班钢琴课,每课时100元;每周请一次音乐学院的学生做陪练,一次100元。这样算来,每年孩子学钢琴的课时费近5000元,陪练费近5000元。“女儿学琴程度高了,初级班不够用了,高级班的费用就更高了,支出还得翻番。”
不过记者还了解到,近八成的琴童家长希望孩子把弹琴当做一个爱好,或者干脆握着考级证,证明会弹就可以了。而这些家庭曾经花万元购置的钢琴也多半成了摆设。
呼吁:学琴虽有益,理性勿“跟风”
省人大代表、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告诉记者,艺术教育的确应该从娃娃抓起,而学习钢琴是一个心、眼、手、脚协调的过程,锻炼智力,不仅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会在弹奏钢琴曲时体会音乐家的情感流露,从小提高情商。
“但可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学琴,学琴真不能跟风,得理性为孩子选择兴趣班。”刘辉建议,孩子是否适合学钢琴,首先应该看他对音乐的律动感是否强烈,对声音的反应灵敏度是否高,而且还应看孩子手的发育情况,不建议年龄过小的孩子弹琴,会影响骨骼的发育。
此外,刘辉还呼吁,应该借鉴国外艺术教育的先进经验,将艺术教育纳入高校的教育体系中,开设相关专业的课程,纳入学分考核,提高当代年轻人的艺术修养。(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唐心萌 王晓婷 刘莹)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沈阳晚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