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 需要精挑细选
摘要: 晏 子 虽然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水平持续下行,但总体表现依然较好,可谓一枝独秀。而进入2016年,银行理财投资者首先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
晏 子
虽然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水平持续下行,但总体表现依然较好,可谓一枝独秀。而进入2016年,银行理财投资者首先应提高风险防范意识。
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或见顶回落。2015年银行理财产品总计发行61401款,较2014年小幅增长0.8%。从近几年的走势看,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量见顶是大概率事件。
一方面,银行理财产品发行从全国性商业银行向区域性商业银行扩展是未来趋势,城市商业银行的发行量2016年有可能开始回落。从统计数据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的产品发行量从2014年开始回落,股份制银行的产品发行量从2015年开始回落。对于城市商业银行,2015年的发行量增速已经放缓,结合城商行自身转型发展的需要,预计2016年城商行将加快理财产品向开放式转型的步伐。另一方面,“资产荒”中期内或将持续存在,银行理财因缺少资产项目将会压缩发行数量和规模。随着前期部分高收益资产项目陆续到期,2016年银行理财在资产端可能出现青黄不接,或会有更多的资金进入货币市场。
收益下行趋势不变。2016年银行理财收益或将进一步下行,其中人民币非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或重回“3时代”。
从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央行累计进行了6次降息,基准利率腰斩,此外,2015年有4次全面降准和一次定向降准,市场整体的流动性比较充裕,银行理财收益也随之继续下滑。随着2015年6月份股市一轮去杠杆下跌,银行理财在配资业务上受到约束,“资产荒”问题快速暴露,收益再次快速下滑。
此外,“资产荒”短时期很难得到缓解,银行理财虽然在尝试业务创新,但风险也逐渐提高。部分银行为了维持较高的收益水平,在资产端尝试创新。对于股权类业务,未来可能会有新的监管政策出台,一方面银行在该类业务上的披露需要强化,另一方面投资者需要注意此类理财产品的风险。
投资者应降低收益预期。2015年不管是股市还是新兴互联网金融,都给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对于2016年来说,投资者首先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在此基础上仔细甄选产品,主动降低收益预期,追求稳健、适中的投资收益。可重点关注股份制银行和大型城商行的非结构性银行理财产品;对于互联网金融产品,风险意识优先投资收益,可重点关注一些风控能力强、经营稳健、收益适中的平台;对于挂钩货币基金的宝宝类产品,依然是余额理财和短期闲散资金的好去处。
(作者为银率网分析师)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中国经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