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联璧 雅俗共赏
——序王中州新著《诗咏五千年》
摘要:□ 徐则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赓续从未中断的国度,大多数中国人往往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感。中国又是一个推崇诗歌的国度,几乎人人都有过诗情荡漾的岁
□ 徐则挺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文化赓续从未中断的国度,大多数中国人往往带着与生俱来的历史感。中国又是一个推崇诗歌的国度,几乎人人都有过诗情荡漾的岁月,更有为数可观的国人,会把浓重的诗情一直保持到晚年,吊古咏今,乐此不疲。所以,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脍炙人口的咏史诗。自东汉班固立体《咏史》首开先河,经西晋左思《咏史八首》名噪天下,至历代骚客咏史佳作迭出。可以说,咏史诗是中国诗歌宝库中一个重要的,含蕴深厚、广受青睐的品种。王中州先生对咏史诗素有喜好,徜徉其间久矣!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博览史书典籍,常常有感而发。如收入本书的《韩非入秦》一首,就是作者18岁时所作。正所谓:“弱冠弄柔翰,卓荦观群书。著论准过秦,作赋拟子虚。”胸次磊落,洒然流咏,音韵顿挫,语无虚饰。或许正因为这个缘故,中州先生发现,智慧的历史老人竟然百密一疏,出现了一个不小的疏忽——中国出版史上,至今没有推出一部集大成、有系统的咏史诗。思忖之下,王中州先生决定有所行动。早在2011年,王中州先生就向我谈起他酝酿中的“诗咏中华史”的创作计划。不过,那时的计划是300多首。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卷帙,其规模有所扩展,共有555首,真大观也!《诗咏五千年》以诗入史,以史入诗,填补了中国图书出版界虚席既久的一项空白,弥补了中国咏史诗以散兵游勇而流衍千年的缺憾。厥功著焉,善莫大焉!
《诗咏五千年》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作者在诗歌、历史这两个领域学力兼备、造诣双工。在这里,历史之于诗歌,无疑是一块肥美的沃土,让诗神甘之如饴,如醉如痴,灵感勃发;诗歌之于历史,无疑是一双矫健的翅膀,让史仙长空展翼,法力倍增,纵情翱翔。王中州笔锋所及,上起炎黄融合,中华文明开汗青;下迄钟山风雨,百万雄师过大江,几乎评说了数千年间中国历史上所有的重大事件和人物。随意拈出一首,皆赫赫有名、绘影传神、言简意赅、意趣斐然;单篇独立成章,全书排列有序。因此,《诗咏五千年》无意中成为中国通史的一个简明读本,国史掌故的一座大观园,又是进一步研读国史的一根拐杖。
《诗咏五千年》第二个值得点赞之处,是熔艺术性、知识性于一炉,实现了艺术与教化的有机结合,以读者易于接受的方式普及、传播中国经典文化,成就了一部优秀的社会科学普及读物,是各类教育机构开展艺术教育、历史教育不可多得的辅助教材,其文化传播效益将未可限量。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