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闪耀的戏剧创作界
摘要: 天中大地,人杰地灵。近些年来,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众多剧作家,如王中州、王德清、周明理、张毅、张冠荣、陈裕德、杨铁成、徐则挺、陶群等,他们用创作展现出了我市的
天中大地,人杰地灵。近些年来,这片土地上涌现出了众多剧作家,如王中州、王德清、周明理、张毅、张冠荣、陈裕德、杨铁成、徐则挺、陶群等,他们用创作展现出了我市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近日,记者采访了剧作家王中州、张毅、徐则挺,听他们畅谈剧本创作之路。
星光闪耀的戏剧创作界
□晚报记者 姚会峰/文 侯飞/图
王中州:甘坐艺术的“冷板凳”
王中州
“我的创作生涯要从《女皇梦》说起,那是我写的第一部剧本,曾参加过河南省戏剧会演。”王中州说,1977年他从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在遂平县文化局工作。由于全省将在新中国成立30周年之际搞剧本会演,驻马店地区要求每个县都要写一个剧本,他于1978年底用了2个月的时间完成了《女皇梦》的创作。
1979年元旦以后,驻马店地区文化局开了一个作品分析会,认为王中州创作的《女皇梦》特别好,便让地区豫剧团的演员立即排演,并于当年参加了全省的戏剧会演。当时仅24岁的王中州,第一次尝到了剧本创作成功的喜悦,这也为他后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初,王中州调到地区文化局工作,专门从事戏剧创作。1983年,王中州创作出了第二部剧本《大禹王》,这也为他赢得了很高的荣誉。此后,他又陆续创作了《人间沧桑》、《三上书》等剧本,以及其他类文学作品数十部(篇)等。
《三上书》于1997年获得了驻马店地区戏剧大赛剧本一等奖,该剧以史为镜,高歌反腐倡廉,为当前的反腐倡廉工作编就了一部教材,是我市戏曲园地培育的一株奇葩。当年,驿城区豫剧团进行了排演,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要演出,演出场面非常火爆。
“创作剧本是我小时候的梦想,那时候我特别喜欢看戏,常常被戏里动人的情节所吸引。”王中州说,自己看了不少历史剧,发现这些剧本缺少时代意义,为此他想创作出一些传播正能量、具有时代意义的历史剧,《三上书》如此,《女皇梦》如此,《大禹王》亦如此。
相对于其他剧本,王中州创作的《大禹王》是其花费功夫最多的一部剧本。他介绍,《大禹王》剧本创作于1983年,剧本创作之后就被冷藏于箱底,直到1994年才在《河南戏剧》杂志上发表。2003年,王中州才将该剧本送去参奖,获得了第三届中国戏剧文学奖。
“剧作家徐则挺在评论《大禹王》时说:‘一部文学作品写就之后雪藏10年才开箱面世,作品的思想锋芒和艺术特色竟如初出炉火、鲜活诱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奇事。’”王中州认为,徐则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
人物小档案 男,1955年出生,河南省遂平县人,市戏剧家协会主席、《驻马店广播电视报》原总编辑。主要作品:《女皇梦》、《大禹王》、《三上书》、《人间沧桑》等。
张毅:生命不息 创作不止
1946年7月,张毅出生于汝南县。在汝南上小学时,张毅家与学校之间有一个说书场。“我那时还是学生,每次放学都要听一段再回家。”张毅回忆说,其中精彩的故事情节,他都能背下来。
张毅1964年从信阳卫校毕业,被分配到扶沟县卫生防疫站工作。由于业余文学创作方面成就突出,1984年,张毅被调到地区文联从事专业创作。从此,张毅的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1989年,受地委保密局之托,张毅写了一部反间谍的电视剧《神秘的玫瑰小姐》,由河南电视台拍摄,在全国20多家省、市电视台播放。
1992年,张毅被调任驻马店地区文化局戏曲创作室主任,从事专业戏曲创作。1995年,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他选取了我市抗日民族英雄杨靖宇的战斗事迹,创作了现代戏《杨靖宇》。“《杨靖宇》被搬上舞台后,巡回演出200多场,受到观众热烈欢迎,代表驻马店地区参加省第六届戏剧大赛,获特别演出奖和剧本奖,并获省‘五个一工程’提名奖。”张毅说。
此后,张毅又写出了反浮夸的现代戏《沉钟》、反腐败的现代戏《雨夜警笛》。其中,《雨夜警笛》获全国第二届戏剧文学奖银奖。
驻马店涌现出优秀的人民公仆——汝南县纪委书记杨正超的模范事迹后,张毅与他人合作写了现代戏《忠诚卫士》。《忠诚卫士》在全省巡回演出数十场,获得了省"五个一工程"奖。
2002年春节,张毅听到一个消息:几年前,有群众因为卖血感染上了艾滋病,家破人亡。张毅写了一部艾滋病题材的现代戏《飘扬的红丝带》。该剧自问世以来,荣获全国第三届戏剧文学奖银奖、田汉戏剧文学二等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本奖、国家和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南文华奖。
随后几年,张毅笔耕不辍,先后创作了现代戏《法官妈妈》、新编历史剧《李斯做官》》等,并获得多个奖项。
采访中,记者得知,张毅正在创作两个剧本,不久将面世。“写戏得有自己人生经历的积累,现在是写戏的好时候。”张毅说,生命不息,创作不止,争取将更好的作品奉献给人民。
人物小档案 男,1946年7月出生,河南省汝南县人,市戏曲研究所原所长、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圆明园》、《杨靖宇》、《雨夜警笛》、《忠诚卫士》、《飘扬的红丝带》、《法官妈妈》、《李斯做官》等。
徐则挺:浓浓乡情 滋润着我的文学梦
今年67岁的徐则挺,出生在遂平县城,最初的“文艺试水”缘于家乡的露天电影院。1963年夏天,黑白电影《智取威虎山》在遂平县城露天电影院连续放映7天,正在遂平一初中读二年级、担任学校团委宣传委员的他硬是一场没落地看完。
“看完《智取威虎山》后,我有一种创作的冲动。”徐则挺说,他邀请本班十几名同学,以电影《智取威虎山》有关片段为蓝本,编排了小话剧《舌战小炉匠》,并参加了当年学校国庆文艺晚会的演出。第一次“文艺试水”的成功,激励着徐则挺在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此后,徐则挺开始了自己的剧本创作。1992年,他结识在遂平县检察院担任检察长并同样爱好文学的刘再贤,两人先后合作创作了电视剧《检察官的证明》、大型现代戏剧《嫁娘记》,都是以家乡的典型故事为创作内容。
随着创作的深入,徐则挺把创作视角转向了家乡的山川河流,并与人合作创作了四集电视连续剧《迟来的审判》(由河南电视台和驻马店电视台联合录制)。
“《迟来的审判》创作灵感来源于我家乡的汝河,曾经是多么美丽、洁净,后来却被污染得遍体鳞伤。”徐则挺说,2000年,四集电视连续剧《迟来的审判》作为我国第一部以环境问题为主题的情节艺术片,荣获河南省第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家乡的故事和山川河流写过了,徐则挺又把目光投向了家乡的英模人物。20世纪末,驻马店出现了两位蜚声全国的英雄:一个是全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爱民为民的好警官,时任正阳县雷寨公安派出所所长的刘文功;一位是全国模范纪检干部、时任中共汝南县纪委书记的杨正超。
怀着饱满的创作激情,徐则挺先后创作了三集广播剧《石榴情》、《纪委书记》,分别于2001年、2003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并分别荣获河南省第五届、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徐则挺在谈自己的创作时说,剧作家只有扎根自己的家乡,始终怀有一份平民情怀,越接地气越能写出好东西,这是他多年来的创作经验。
在学习上,他是一个孜孜不倦的人;在创作时,他又是一个勇于追梦的人。谈起他最满意的作品,徐则挺称永远是下一部,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人物小档案 男,1948年出生,河南省遂平县人,著名剧作家。主要作品:《检察官的证明》、《乾隆三上嵖岈山》、《风雨荆兰镇》、《迟来的审判》、《中华第一剑》等。
责任编辑:yjh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