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水泉汪村网店销量淘宝网上居前列
摘要:“老行当”搭上“互联网+物流”的快车水泉汪村农民“触电织网”村民的网店渔护销量在阿里巴巴、淘宝网均居前列 □晚报记者 刘荣亚 户向
“老行当”搭上“互联网+物流”的快车
水泉汪村农民“触电织网”
村民的网店渔护销量在阿里巴巴、淘宝网均居前列
□晚报记者 刘荣亚 户向阳 滑清泉
本报讯 两台打印机不停地运转,一张张快递电子面单持续打出。昨日上午,西平县专探乡水泉汪村25岁的帅小伙王俊贺,在家中一人操作两台电脑,熟练地在网店上接收渔护订单。短短几个小时,已收到来自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乌鲁木齐等全国各地的订单200多个。面对记者惊讶的目光,王俊贺又说出两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我的5个淘宝店每天接单1000多个,今年‘双11’一天接单6000多个。”
水泉汪村23岁的李闯和王俊贺一样,每天大部分时间“泡在” 网店。昨天,他要陪新婚的妻子回娘家,但直到中午12时,仍在忙着接收渔护订单。
王俊贺、李闯的网店是水泉汪村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缩影。眼下,水泉汪村不少农民搭乘“互联网+物流”的快车,把渔护等渔具从偏僻乡村卖向全国。
水泉汪村村委主任王云川告诉记者,村民有手工编织渔具的传统,其中以渔护、渔网为主,农闲时拿到附近集市上卖。随着互联网的兴起,村里的年轻人打破了这种传统销售模式。王俊贺便是其中一位。2010年,他外出打工回来后,尝试着开淘宝店销售渔护,很快就来了生意。与此同时,村里其他几名青年也陆续在淘宝店销售渔护。
“前几年网速慢,也没有快递公司来收货,订单只好送到县城的快递公司,一天要跑几趟。” 王俊贺说,去年,村里安装了光纤,单子多了,快递公司也纷至沓来,现在每天17时,几家快递公司准时到村里收货。
王云川告诉记者,网速快了,物流方便了,村民的网店生意越来越好,有些村民一家开几个网店。同时,村民们也不断改进渔具生产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目前,村里有50多家网店,以淘宝店为主。其中,有4户村民的网店年销售额超过千万元,有2户达到800万元,还有近20户超过100万元。
“水泉汪村的网店渔护销量在阿里巴巴、淘宝网上均居前列。” 西平县商务局副局长王清华告诉记者,该村网店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周边村庄网店的兴起,初步统计,专探乡目前已有网店近200家。
市商务局局长于明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截至目前,全省只有两个被认定的淘宝村,从发展情况看,水泉汪村已基本具备淘宝村的标准,下一步,商务部门将加大扶持力度,努力把水泉汪村打造成河南省第三个淘宝村,为驻马店农村电商发展探索一条路子。
责任编辑:ly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