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新骗术,别中招
摘要: 信用卡已经成为消费者日常支付的常用方式,然而在尽享便利的同时,用卡危机四伏。刷卡骗局无处不在,用卡安全意识还需加强。 随着技术手段不断进步,信用卡诈骗手段也
信用卡已经成为消费者日常支付的常用方式,然而在尽享便利的同时,用卡危机四伏。刷卡骗局无处不在,用卡安全意识还需加强。
随着技术手段不断进步,信用卡诈骗手段也日益翻新。近日业内人士总结了最新的几种信用卡骗术:
通过伪基站以银行官方号码,发送钓鱼网站。目前有不少行骗者利用伪基站群发短信,以积分换礼、提升信用卡额度为诱饵,要求持卡人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号、信用卡号、校验码与密码等信息,或是有链接,需要持卡人点击,一旦点击短信中的钓鱼网址链接,极有可能泄露信息,导致信用卡被盗刷。一旦遇到这种需要提供个人和用卡关键信息的情况,持卡人可致电相关银行信用卡官方热线进行核实。此外,银行的优惠活动、增值服务等信息,持卡人都可以通过银行官网或官微查询、辨别。
如今,微信红包也成了诈骗渠道。现在有不法分子会在微信互动界面中嵌入钓鱼网址,用户在点开链接的同时,其相关个人信息可能被盗取。另外,微信红包也被不少不法分子利用,这些人会潜藏在人数较多的微信群中,通过分发嵌入钓鱼网站的红包,来盗取用户的信息。因此不能贪图小利,点击不明来路的链接与“红包”。
现在有不法分子在商场等公共场所建立免费的无线网络连接,持卡人连接这些网络后,一旦登录使用信用卡,他们就能通过后台程序记下上网者手机的各种信息,轻松窃取信用卡账号及密码。因此持卡人在登录网银时,要确保是在安全的环境下登录,不要随便连接不明来源的免费无线网络。
《 人民日报 》( 2015年12月21日 18 版)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