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文史研究

探源柏子国

2015-12-18 08:25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ldm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 吴双全柏芝部落居于“蜀山”,拱护“房邑”,壮大氏族,筑建“柏城”,可以说伏羲、女娲当政期间,柏芝已是一方诸侯,柏皇氏发

 

         吴双全

柏芝部落居于“蜀山”,拱护“房邑”,壮大氏族,筑建“柏城”,可以说伏羲、女娲当政期间,柏芝已是一方诸侯,柏皇氏发祥地应为诸侯“国”了。

柏子国始末

西平县是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设置的,柏子国应是2218年前的事情。这里,首先探讨一下柏子国与西平县之关系及变迁:

一、有称谓不同的承续关系

《辞海》解释柏子国:“在今河南西平,春秋时为楚所灭。”《辞源》讲:柏为“古国名。故地在今河南西平县”。《古代汉语词典》说:古柏国“在今河南西平县”。上述词典解释了柏是古国名,级别县规格,故地在西平,春秋为楚灭。郦道元《水经注》曰:“县,故柏国也……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汉书·地理志》载:“周爵五等,而士三等:公、侯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满五十为附庸。”“西平,有铁官。莽曰新亭。”汉应劭《风俗通义》讲:“故柏子国也,今柏亭是。”疆域之小(108977平方公里)、级别之低(封建时代的基层单位)可见一斑。这就解释了诸侯国“柏子国”,因何用西平接续其名,明确了柏子国、西平县的先后承继关系。这里提到的“西陵”、“新亭”等概念都是西平县之前在不同时段的称谓而已。

二、有初封或始建的不同说法

柏子国“初封”或“始建”在什么时间,学界一直有“周封柏国”或“开国之君柏子高”的说法。但真正的“初始”恐怕比这些说法都要早。

《史记·周本纪》载:“穆王即位(乙巳,公元前976年),春秋已五十矣,王道衰微,穆王闵(姬满)文武之道缺,乃命柏囧申诫太仆国之政,作《囧命》,复宁。”这就是“周封柏国”依据,周穆王闵纲纪失常,命柏囧柏地为君,柏地史称柏子国。

而始称(或始建)柏子国,应在炎黄时代。这比“周封柏国”说法早千年还多。

炎黄时代是个族、国林立的时代,《史记·封禅书》:有“黄帝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索引》韦昭曰:“黄帝时万国,其以修神灵得封者七千国。”在“族天下”的晚期,柏氏部落所在地的胞族“西陵氏”、“蜀山氏”、“方雷氏”皆为柏皇氏族系,柏地应早(伏显帝前)有“柏城”,也早(据《考德》“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是“柏子国”(诸侯国)了。若不然,西陵氏嫘祖出嫁时,“柏子国”肯定不会不被黄帝封为“七千国”的一个。由于柏国姑娘嫘祖成了黄帝正妃,柏国公子柏余、柏高也做了黄帝的亲信和重臣。清代《汝宁府志》载:“黄帝有熊氏之裔柏亮父,父子为帝师,肇封于柏,为柏子国。”所以说,西平始称“柏子国”不晚于黄帝时期。

嫘祖冥寿4733岁(据《轩辕召唤》),柏子(诸侯)国距今也应有4700多年。难怪《西平县志》上这样叙写柏国起止时段:“柏国为柏皇氏肇封之地域,计已四千余载。”

三、曾经历重大的历史变迁

《西平县志》讲柏子国:“茫茫大地,自开辟以来,其间经历变迁不知凡几……而秦汉以前见于经传者曰柏。”柏子国故地,在柏皇氏发祥后,特别是因柏芝和伏显等四帝而辉煌过。由于历史漫长,其柏地变迁也不少,部落发展起伏也很大。柏皇氏帝佘蓄之后,柏皇族系不因失政而停下发展步伐,不仅维护且更加拥戴大伏羲氏族的统领,建设柏城,开发柏地,广植柏桑,富足族众。尤其是族系部落扩展壮大极快,在居地,柏皇氏名下又叫出“西陵(师灵)氏”、“蜀山(出山)氏”、“方雷氏”等称谓。

就其变迁,《吕氏春秋·长利篇》记载伯成子高接见夏禹的故事。禹问:你在尧舜时为诸侯,而我即位为王你却辞职不干,啥原因?伯成子高说:“未赏而民劝(动),未罚而民畏,民不知怨,不知悦,愉愉其如赤子。今赏罚甚数,而民争利且不服,德至此衰,利至此作,后世之乱自此始。”伯成子高是尧舜时的诸侯、君,禹即位后求见时他已推举柏翳(益、夷)当上了君,自己辞了职务在田里耕作,说完话就赶禹走,继续干他的农活。既说变迁,就看故事里透出的这几个信息:伯成子高不惧兴师问罪,批夏禹“乱自此始”,不停耕作干农活;原始公社制开始崩溃,奴隶制度和部落联盟的酋长世袭制度正在形成。此外重要的是伯成子高让贤,对柏子国利好,新君柏翳更有才华;夏禹认为柏国换君是他不愿看到的变故,但对柏翳为君的柏子国却是稳中有进、再度辉煌的大好变化。

《汉书·地理志》曰:“伯益(柏翳、伯夷)知禽兽。”《后汉书·蔡邕传》云:“伯益综声于鸟语。”这是说伯益知禽兽、懂鸟语。《吕氏春秋·勿躬》载:“后益作占岁。”“占岁”就是推算研制历法。又云:“伯益作井。”《淮南子·本经训》也有“伯益作井而龙登玄云……”之说。以上所述,都说明柏子国的君长伯益,是一位有多项发明的科学家。柏子国因伯益的治理而发达、富强,并再次走向辉煌,出现高峰。伯益佐禹功高徳重,各部落无不拥戴,夏禹之后,伯益即位,成为天下共主即联盟部落首领。

《战国策·燕策一》载:“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于友党攻益而夺之天下。”郭沫若《屈原赋今译》讲:“夏启代替伯益做了国王,而终于杀死了伯益……”继柏国之君伯成子高的伯益不仅是一位善训禽兽的动物学家、发明凿井技术的水利专家,还和大禹共同治水且功劳卓著,“……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之”(《孟子· 滕文公下》),这是伯益佐夏禹治水成功的记载,《史记·秦本纪》也有伯益“与禹平水土” 的记述。由于夏禹久有家天下的私欲,名义上把联盟部落首领之位传授给伯益,但军政大权却留给儿子启。禹之后,伯益即位,大批柏国子弟入禹都阳城(今河南登封一带)为伯益保驾扈护。伯益执政不久(公元前2061年),启便军事政变,夺权即位。启不仅杀死伯益,伯益子嗣及族民多被赶杀,自阳城往西避难迁徙者改为赢姓,再后建立秦国,所以《史记》有“秦之先(祖)柏翳”说。

伯益的大起大落,代表着柏子国的兴衰变迁。因“变迁不知凡几”,只知道伯益之后柏子国辉煌不再。伯益后代在夏朝统治时期,一直隐居民间。始终没有入朝为官。直到商朝时期,伯益的后人才涉足官场,世袭费侯之爵。伯益二十八代孙中衍为车正。

东周纲纪不振,“礼崩乐坏”,列国弱肉强食,柏国为楚晋中原大国虎视觊觎。《左传》载:“周惠王二十二年(公元前655年),楚斗谷於菟灭弦,弦子奔黄。于是江黄道柏方睦于齐。”在齐桓公姜小白霸业鼎盛时期,柏子国和江国(今河南正阳)、黄国(今河南潢川)、道国(今河南确山)一样,结盟于齐国。虽如此,但终不能自保。在周景王(姬贵十四年,公元前531年),为楚所灭。据传,柏子国祥和富裕、民风淳朴、业兴人旺。楚国前夜还在和柏国讲友情、谈生意,柏国诚信厚道,警惕、防御不力。楚国为夺冶铁资源突然大兵压境全面进攻,柏国全民奋起抵抗,血战到底,终因寡不敌众,大部战死。楚兵攻克柏城极其不易,残酷屠城,柏氏亡命者只有七人。

柏子国地望

《三皇五帝时代》讲:公元前7706年伏羲去世后,“女娲被氏族联盟推举为帝”,“封下相柏皇氏于王屋,居柏香”。“柏香”即今河南济源市东南一带。柏芝在“朝”为相,只派部分青壮年进住封赏地柏香,自己则常住发祥地,或来往于“蜀山”与“房邑”之间。

一、柏皇氏的发祥地“蜀山”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华阳国志》及《十三周志》说:“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黄帝为子昌意娶蜀山氏,后子孙因封焉。”蜀山氏所居的“蜀山”,即今西平“出山”。“出山”出什么山?出“蜘蛛山”,出“始祖山”,出“皇人山”。伏羲氏部落的一支柏皇氏自“房邑”北上,就定居在伏牛山余脉的东侧。所以,柏皇氏又有“蜀山氏”之称。柏皇氏不仅有“蜀山氏”之称,还有“西陵氏”的称谓。

二、柏子国曾被称“西陵国”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曰:“西陵,国名也。”《路史·国史纪六》载:“西陵,黄帝元妃,嫘姓国。”这一古国在什么位置,《水经注》曰:“潕水又东过西平县北。县,故柏国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汝宁府志·建置篇》载:“西平县在府城西北一百三十里,《豫贡》豫州之域。”以上记载历史渊源与地理位置都十分明确,潕水即现在的洪河,依据《水经注图》故柏国在今西平县西,而吕墟又在柏国故城西,又是西汉西陵县的所在地。《魏志·和洽列传》有“明帝即位,进封西陵乡侯,邑二百户”的记载,和洽,字阳士,其故里居古西陵不远的今出山镇和楼村,他在魏明帝时被封为西陵乡侯。

《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西陵氏之女,是为嫘祖。”“西陵”、“西陵氏”称谓因何而来?《先蚕嫘祖国族源流考》有这样解释:“柏氏地处伏牛山的余脉,东方是一望无际的豫南大平原。后来,伏羲氏嫡系太昊向东方拓疆定都陈(今河南淮阳),柏氏部族位于其西,以地脉丘陵,号称‘西陵氏’。”事实上,西陵氏就是柏皇氏,“西陵国”还是“柏子国”。

三、房国棠溪城的方雷氏

《汉书·地理志》云:“汝州郡有吴房县。”颜师古注引孟康曰:“本房子国,楚灵王迁房于楚,吴王弟夫慨奔楚,楚封于此,为棠溪氏。以封吴,故曰吴房,今吴房城棠溪亭是也。”《水经注》云:“汝南西游吴房,即今河南西平县西谭村附近。”《大清一统志·汝宁府》曰:“棠溪城在西平县西北百里,古房国也。”由此可见,棠溪城与古房国同在一个地方。

《风俗通·佚文》曰:“方,方雷氏之后也。”“房”、“方”音义相同,古时通用,“方雷氏”还见于西周《师旗鼎》铭文“师旗众仆不从王证(征)于方雷”。此方雷就是黄帝之妻嫘祖母家的后裔。与《穆天子传》所记天子“东至于房”指的是同一族氏,此房族就是指今西平县的古房国。所以,“古房国”即“西陵国”,“方雷氏”也就是“西陵氏”。

四、柏子国故城在师灵岗

杜预为《左传》作注曰:“柏,国名。汝南西平县有柏亭。”《西平县志》载:“西平故城在今西平县西。”柏子国的疆域为西平县全境及舞钢市一小部分。

柏子国故城所在地,史书上记载虽不明确,大概地点应无异议。《水经注图·潕水篇》清楚地标明了“吕墟,即西陵亭”的位置,即在今县城西27.5公里处的一座大岗(师灵岗)处。《西平县志·缓岗》载:“师灵岗,位于师灵镇西北境和吕店乡北部,岗地为西北东南走向,海拔95,岗分三层,从下向上测每层相对的海拔高度为70-75-85-95,岗呈不规则Z字形,直线长度为8公里,最宽处5公里。《说文》有“陵,大阜”。《释名》有“陵,隆也,体隆高也”。又有“土山曰吕,象形者,像土山高大而上平,可层累而上”的解释。可见,师灵岗这种地貌古人叫“吕”(临近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董桥遗址”是一处以仰韶文化为主,又有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东周文化、汉代文化等多种考古学文化共存的古聚落遗存。“吕墟”应与《后汉书·郡国志》之“故古吕国”有联系)。现在岗下的“吕店村”、“吕店乡”也是因岗而名的。“墟”在《字海》是“大丘、大土山”、“荒废的遗址”。在《现代汉语词典》是“原来有许多人居住而现在已经荒废了的地方”。郦道元注《水经》时北魏史界已认定这是一处古文化遗址,曾为很多先民居住,已经荒废了,故为“吕墟”。这“吕墟”即古之“柏城”。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