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教育 少儿教育

家有小儿初长成 钢琴培训班,谁在“乱弹琴”

2015-12-15 11:02 来源:北京晚报 责任编辑:yss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家有小儿初长成,现在许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一两样乐器培养艺术欣赏力,钢琴是比较热门的项目之一。然而当家长们花了大价钱把孩子送进各种钢琴培训机构以后,却不知一些

  家有小儿初长成,现在许多家长都会让孩子学一两样乐器培养艺术欣赏力,钢琴是比较热门的项目之一。然而当家长们花了大价钱把孩子送进各种钢琴培训机构以后,却不知一些所谓的钢琴老师,有的就是在滥竽充数误人子弟。这些老师合不合格、机构合不合法,到底谁来监管?

  声音

  培训教师应推行资格认定

  “其实教学机构和学生家长之间信息不对称,是造成钢琴培训市场乱象丛生的根源。”已从事钢琴教学超过15年的钢琴教师秦琴告诉记者,绝大多数学生家长对于钢琴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机构的资质都不具备鉴别能力。“往往家长与钢琴培训机构初次见面谈的大多都是价钱,因为家长对于老师自身的弹琴技术、授课技术都不太懂,就算试课,试的也只是孩子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是否默契,根本听不出老师的技术水平。”

  一位教育业内人士认为,解决乱象的最好办法是立法,如果立法的条件还不具备,先以行政性许可文件进行规范,然后再立法,对整个培训市场的机构设立、资格审核,如何向社会公布、公示等一系列具体内容进行规范。相关监管部门应制定行业规则,推行教师资格认定,将钢琴培训机构的资质、师资等信息公开,甚至可以列出行业黑名单,对于曾经被举报的机构进行曝光等等,这样家长就能参考这些公开透明的信息,少走好多弯路。

  吐槽1

  学琴一年多 选错老师矫正难

  王女士5岁的女儿晨晨学琴已经有一年多,但很多老师看了以后却都不愿意继续再教。究其原因,还是王女士当初没有谨慎选择老师种下的恶果。

  女儿一直以来都在马家堡附近一家琴行里跟着一位钢琴老师学。每每听到女儿连贯地弹着钢琴曲,王女士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一万多的钢琴没白买,一万多的培训费没白花,我没学过弹琴,至少我闺女弹出了个模样。”可前阵子一位资深钢琴老师看到晨晨弹琴之后,面露为难地跟王女士说,孩子的手型问题很大。“以前都是孩子奶奶陪着去上课,发现问题之后我特意陪了几回,还真是有不少问题。”王女士说,这位年轻的钢琴老师几乎不纠正孩子的指法,学过的曲子只要弹连贯了就算通过,上课的进度也很快,有时如果曲子较难,就让家长拿手机拍下视频让孩子回去看。“让孩子看视频学琴?我还找她干吗!”王女士果断暂停了孩子的钢琴课,可是之后找的老师都认为,晨晨的手型已经相对固定,这样的孩子比那些从来没摸过琴的还要难教,想彻底矫正过来很难。

  吐槽2

  见面几分钟 诊断“钢琴恐惧症”

  6岁的小宇从小在澳洲长大,跟着外国老师学了一年多的钢琴,最近回到北京,打算和姥姥姥爷一起过新年。可这样就得有两个多月的时间练不了琴,小宇的姥姥经过多方打探,在双井富力广场里找了一家钢琴培训班,花了每小时420元的费用请了一个资深老师。谁知,小宇却说自己没学过、看不懂琴谱,从头到尾双手背后,一脸不开心。姥姥特意掏出手机,给老师看孩子在澳洲练习和表演钢琴的视频,还说澳洲的老师夸小宇有天赋,有表现欲。老师看了看小宇的表现,给了姥姥一个总结:“孩子有钢琴恐惧症,7岁以后再来学吧。”

  姥姥不甘心,第二天在双井附近又找了一家,小宇这回干脆把琴谱倒着放。这位老师也给了一个总结:“这孩子不识谱,完全零基础,得从最基本的知识学起。”

  小宇刚回国,一直有些不适应,闹点儿小情绪,但老师就凭见面的几分钟印象,判定小宇有钢琴恐惧症,家长自然难以接受。

  吐槽3

  业余五级没考 一小时就敢收500

  在海淀区开办钢琴培训机构的王先生曾经遇到过一个学员,看上去二十六七岁的样子,她并不学琴,而是办了练琴卡,经常来琴房练习。

  有一次,王先生发现她正在练习五级钢琴曲,原来这位女士并不是专业音乐院校毕业,她自己只有四级水平,但却在顺义区的一个别墅里教孩子弹钢琴,收费每小时500元。

  “我当时就惊呆了,她自己还没过五级,开价却比一般培训机构最贵的老师还高。”王先生说。

  而对于蔡女士来说,女儿学琴5年,钢琴费水涨船高,从最开始的80元一节到如今的400元一小时。平常每周上一次课,考级前还要加上,一个月下来在钢琴培训费上面就要花两三千。

  乱象

  多数老师半路出家

  钢琴业内人士程先生说,绝大多数家长对钢琴不熟悉,可能上来就会问老师“钢琴几级?”实际上只有业余钢琴才分级,专业钢琴并不分级,“钢琴十级的水平可能与音乐学院附中的中学生水平一样。”家长是外行,所以看不出良莠不齐的钢琴培训师资力量。

  目前,社会上钢琴培训机构的教师构成中,只有相当一小部分是专业音乐院校毕业的老师或在校学生,有的是从事幼师职业的非钢琴专业老师,有的干脆就是半路出家,突击练习了钢琴曲就上岗了。“音乐专业院校就那么几所,一年也出不了几个毕业生,但很多机构都说自己的老师是音乐学院毕业,哪儿有那么多。”

  专家认为,孩子学钢琴的第一任老师很重要,家长在选择授课老师时,要多从老师专业背景上考虑,选择正规院校钢琴教育专业或钢琴表演专业毕业的老师,让孩子从上第一堂课开始就走规范化道路。

  刚上岗就敢冒充资深

  “老师只跟孩子见了短短一面,就武断地认为孩子有恐惧症,这样的老师怎能让家长信服?”程先生听闻小宇的故事之后感慨道。

  他告诉记者,十几年前,钢琴还是少数家庭负担得起的乐器,那时候优秀钢琴老师就很稀缺,经常处于学生满员的状态。现在学琴的孩子越来越多,师资自然进一步紧张。而社会上的钢琴培训机构正是看准了家长这种心理,虽然招聘来的老师什么水平都有,但只要敢忽悠,刚上岗的老师都敢冒充资深,“反正家长也无处可查。”

  专家建议,孩子学琴,家长不要过于功利,一味追求考级没有实际意义,应该注重过程,让孩子感受学习钢琴演奏的乐趣。孩子的生活中并非只有钢琴,家长如果能冷静地思考这些问题,就能为孩子的学琴之路“减压”,从而让孩子身心健康,快乐学琴。

  开价越高老师越“资深”

  程先生说,在钢琴培训机构,老师的课时费千差万别,在一般的培训机构,一对一的钢琴培训课程,每小时的培训费在200至300元左右,每小时四五百元的较少。“我有一位朋友是俄罗斯钢琴老师,45分钟才300元”,程先生说,钢琴培训定价根本没有统一的标准,培训机构给家长营造出“价格越高老师越资深”的假象,为的只是让家长多掏钱。实际上,在培训机构,老师只能拿到50%左右的课时费,所以培训机构将任课老师忽悠成资深,双方都会获得更多的利益。另外,培训机构还会巧立名目多收费,比如刚上几节课,说需要加音乐基础课配合学琴,家长还得掏钱。(记者 叶晓彦)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北京晚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