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平县“村村响”播出惠民“好声音”
摘要: 情系三农 声动乡村西平县“村村响”播出惠民“好声音”本报讯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焦艳艳)曾经在农村里最常见的“大喇叭”,如今在西平县
情系三农 声动乡村
西平县“村村响”播出惠民“好声音”
本报讯 (记者 丁 振 通讯员 焦艳艳)曾经在农村里最常见的“大喇叭”,如今在西平县乡村又能觅得“身影”。从去年起,西平县把“村村响”智能广播网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来抓。如今,音频搭载着文化信息、农技知识和民生政策等内容,传遍了西平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成为服务群众的惠民便民 “好声音”。
相比传统的农村广播,智能广播网具有“全县一网、三级插播、应急优先、强制收听、被动接受”等特点,拥有政策宣传、信息服务、文化娱乐、文化倡导、应急服务、广播会议等功能,是农村宣传渠道和主阵地,在新闻宣传方面,可以转播中央、省、市、县各级广播电台的重点新闻节目;在信息服务方面,可以提供气象、农时农资、生活常识等资讯播报;在应急广播上,如果遇到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相关授权人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运用手机网络等手段,自动开启广播系统,发送紧急通知。
为把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去年以来,该县筹措资金1000万元,整合创新广播发展先进技术与理念,在全县启动实施了智能广播网工程。其中,该县财政出资100多万元用于建设县级播控平台的同时,还拿出近4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完成建设任务的乡镇15万元的奖励,做到建设一个乡镇验收一个乡镇,奖励兑现一个乡镇,提高了乡镇政府建设智能广播网的积极性。
为充分发挥乡镇建设智能广播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该县组织乡镇干部到智能广播网示范村、示范乡参观学习,了解智能广播网的作用与效果。县直有关部门及时与各乡镇(街道办事处)进行沟通和衔接,结合实际需求,组织技术人员做好网络规划和设计,确保智能广播网建设与新农村和新型社区建设相配套、相衔接、一步到位。
同时,该县研究制订了智能广播网施工管理方案,严把智能广播网建设标准和质量,还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播控平台设备操作管理、应急广播管理、设备维护管理等工作细则,保证智能广播网安全可靠运行,建有所成、建有所管、建有所用。
西平县智能广播网犹如一把万能钥匙,开启了农村信息化的大门。西平县重渠乡丁寨村群众王富清高兴地说:“智能广播网就是好,平时在地里干活也能听得清。”村民丁建安更是对智能广播网感慨良多。他说,他最感兴趣的是招工信息,他家孩子就是靠着智能广播网发布的招工信息找到工作的。
智能广播网不仅为村民提供了方便,还成为乡村干部工作的 “好帮手”。“有了智能广播网,村上出通知或宣传政策一步到位,方便又省事。”该村党支部书记丁献忠赞不绝口。
“至目前,西平智能广播网已在1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170多个行政村(居委会)顺利开通,安装音柱1万只。下一步,我们将通过不断再发展、再完善、再探索,让‘村村响’智能广播网提供更多接地气的服务,传播最美的乡村‘好声音’。”西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管保臣如是说。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