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后闲来无事理理财
摘要:□董莉莉“现在针对老年人的金融诈骗太多了,前阵子我爸就遇到过。对方打电话到我家,说自己是某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正在做业务推广,如果存款,就给高利息。”
□董莉莉
“现在针对老年人的金融诈骗太多了,前阵子我爸就遇到过。对方打电话到我家,说自己是某国有银行的工作人员,正在做业务推广,如果存款,就给高利息。”近日,市民王倩告诉笔者,幸亏那天她在父母家,不然父母肯定上当。
对于老人来说,投资理财可以增加退休生活的乐趣,提高生活品质。老年人容易相信别人,一旦碰上高息引诱,很容易动心。面对行骗者层出不断的手段,老人们需要注意哪些事项以保证自己资金安全呢?
“对于老年人来说,防骗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守住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尤其是密码,千万不要随意泄露。一般情况下,如果银行有新产品出来,会通过电话或短信通知客户,客户可通过银行的网点办理业务。工作人员不可能直接向客户要账号和密码。如果遇到有人说要代你办业务,就要提高警惕了。”建行工作人员冯博提醒。
市民王飞快60岁了。她表示,老是听别人说“这月的理财收益又涨了”,非常羡慕,也想和他们一样拿养老金去理财,但又不知道怎么办理。后来,她和几位老友聚到一起,炒炒股、买些理财产品,打发退休后的闲暇时间。
“两个月前,我妈去银行存了5万元定期,几天前我一看单据,哪里是存单啊,明明是保险。后来,我去银行咨询,看能不能取消保单,但工作人员说当时就跟我妈说明她买的是银保产品,而且已过了10天的犹豫期,如果现在退保,现金损失很大。”王飞的女儿说。
笔者了解到,老年人去银行存款,存单变保单的事情屡见不鲜。究其原因,除了一些工作人员为了推销产品夸大收益、规避风险外,还和老年人对产品知识不了解有关系。
冯博表示,在购买银保产品时,老人容易走进一个误区,即只看收益率高低,而没有弄清楚银保产品的性质,容易简单将银保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等同。而且,面对复杂的产品市场,老年客户容易陷入从众心理,将存款买成保险。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