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商业 百货

微商“占领”朋友圈

2015-11-12 08:5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 微商“占领”朋友圈今天你被“刷屏”了吗?提醒:微信上购物需保留证据□晚报记者 刘金霞 文/图 一名微商在朋友圈中晒商品。今年27岁的莉莉(化名

 微商“占领”朋友圈

今天你被“刷屏”了吗?

提醒:微信上购物需保留证据

□晚报记者   刘金霞   /

 wangk151163.jpg

一名微商在朋友圈中晒商品。

今年27岁的莉莉(化名)曾是一名幼儿教师。去年,怀孕在家的她成了一名微商,在微信朋友圈里卖商品。商品从最早的面膜,逐渐发展为化妆品、生活用品等。

在微信朋友圈里,像莉莉这样的人很常见。不知从何时开始,朋友圈里充斥着各式广告:包、化妆品、鞋……繁杂的商品动态肆虐霸占着私人空间。其实,这是一群被称为“微商”的小伙伴们在靠贩卖信息赚钱。因其门槛低,操作简单,约束少,微商成了很多人的兼职。不过,这些商品的质量、售后安全问题等,让这个行业充满争议。

你从微商那里买过东西吗?出现问题又如何解决呢?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1 做微商一年 平均月入2000

119日早晨一醒来,莉莉习惯性地打开手机,看看有没有订单,然后再编写几条商品信息发到朋友圈里。做微商一年多来,微信已经成为她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2014年开始,我的朋友圈中就开始有人卖东西,周围有好几个朋友在做,我也想试试。”莉莉说。于是,闲暇之余,微商成了莉莉的一个兼职。

据莉莉介绍,她的一个亲戚开了家化妆品实体店,她经常用亲戚家的面膜。有时莉莉会在朋友圈中晒自己贴着面膜的照片,再搭配揭下面膜后的照片。朋友们一个劲儿地点赞,还不断有人问她面膜是从哪里买的。

在亲戚的鼓励下,莉莉开始在朋友圈中销售面膜。收到来自朋友圈的订单后,她就到亲戚的实体店提货,近的自己送过去,远的发快递。

“做微商的好处就是成本低。相比实体店,省了房租等费用。”莉莉说,实体店的面膜卖150元一盒,她在朋友圈里只卖90元。

虽然天气很冷,但看到朋友圈里有人下单,莉莉就想早点儿把货送出去。8时许,莉莉把孩子安顿好后,出了门,取到货,一一给朋友送了过去。

莉莉告诉记者,在微信朋友圈里卖东西,首先应做到的是诚信。因此,她十分注重商品质量,还会经常先试用某些化妆品,再把自己的使用心得发到朋友圈里。“顾客都是熟人,必须确保货真价实,不然一次失信,不光丢掉一个顾客,还意味着失去了一个朋友。”莉莉说。正是靠这种诚信,至今没有顾客因商品质量问题找她退过货。

莉莉在朋友圈中卖的商品,从最早的面膜逐渐发展为化妆品、生活用品等。“刚做微商时,每个月的盈利不多,少的时候一二百元,最多的时候一个月1000多元。”莉莉说,“经过一年多的历练后,我每个月能赚2000元钱左右,最起码我不再为孩子的奶粉钱发愁了。”

莉莉很看好微商的发展前景。

2对在朋友圈购物褒贬不一

记者打开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现里面除了小伙伴们分享的心情、美文外,最多的就是微商在分享自己的商品。记者大致算了算,两个小时内,朋友圈里一共更新了40条信息,其中20条是微商晒自家的商品。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朋友圈里卖东西专“杀”熟人,已是公开的秘密。大多数被“杀”的基本都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我朋友圈里一共有200多个好友,从化妆品到玉器首饰,很多名牌商品都有朋友在销售。”小徐是一名时尚潮人,也是朋友里微信购物“第一人”,她说,她很喜欢通过朋友圈买东西,除了同城发货快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信任。“朋友圈里的卖家基本都是朋友或经朋友推荐的,因此在跟卖家初次打交道时就多了一份信任。”小徐说,不过,即使信任,也有“走眼”的时候。

有一次,小徐在朋友的推荐下购买了一盒粉饼,货到后她去专柜比较,发现有很多不同。“当时我就意识到自己买到了假货,一气之下就发微信质问卖家,但是对方告诉我产地不同版本不同,保证自己卖的是真货。”小徐无奈地说,“我拿不出证据反驳她,而且钱已经给人家了,对方不可能轻易退货,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告诫周围的朋友,以后不要再去她家买东西了。”

“如今,除了与朋友聊天外,买衣服、美食、化妆品也基本通过微信完成。”市民章小姐表示,她看上某件商品后,就截图给微信主人留言,询价,觉得合适就让对方送货上门,感觉比淘宝用着方便。

据悉,微商不同于淘宝卖家,需明码标价、图文并茂地列出商品尺码、颜色、月销量、评分、成交记录等多个公开信息,朋友圈的每条推广信息只有简洁的“文字配图片”介绍,成交方式是先付款后发货,多数为打到卖家银行卡号上直接交易。

家住市交通路西段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在朋友圈里买了中药减肥肚脐贴,还有一些声称能祛斑祛痘的药膏,结果收到货时却发现商品没有厂名厂址和生产日期,就连商品名字都是手写在包装盒上的,因为不敢使用,几百元钱打了水漂。李女士说:“朋友圈里的广告太频繁会让人心烦。现在我不会去购买商品了,因为如果广告里宣传的效果太好,反而会让人觉得有些不放心。”

3开办“微店”门槛低

据悉,2011年初,腾讯公司发布微信移动社交软件,到今年用户已达6亿。2013年前后,微商渐渐入侵微信朋友圈。一个成功的“微商达人”,手机里有几千个微信好友、几百个微信群都不足为奇。

想成为一名微商很简单。以“微店”为例,只要下载相关软件到手机,输入手机号,获取手机验证码,并输入“微店”店铺名称、设置密码,即可成为“微店”店长。通过“我的微店”,卖家即可上架销售商品。

经营“微店”半年多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在“微店”“我的收入”中,可以绑定自己的银行卡。买家在看到“微店”里销售的商品后,即可下单购买。“微店”会在1~2个工作日内,将交易款打入自己的银行账户,且不收取任何费用。

据了解,目前微信朋友圈中的微商分两种,一种经过微信认证,提交了各种手续,开通了微信支付,在交易上通常通过公众号或者APP来收款,相对正规;另一种则未经过微信平台的认证和审核,以个人名义在朋友圈发布照片和广告,交易时也不会走微信渠道,而是直接通过网银付款。

“最早在微信上卖商品的,不少都赚了钱。”微商甜甜说,成为微商的门槛很低,不用实体店,广告费用仅需一点儿流量,利润也不菲,这是微商大行其道的原因。

甜甜告诉记者,她原先是做实体店的,微商兴起后,她就开了一个“微店”。在“微店”上,她主要卖钥匙圈、头绳、发箍、指甲油等几十种产品。“货都是从义乌进的,省去了中间环节,所以价格便宜。”甜甜说,这些货物,最便宜的1元,最贵的不超过30元。做得好的话,一天能赚几百元钱。

在我市的一些微商中,像甜甜这样做一级代理微商的有不少。然而,对微商这种新兴事物,很多消费者并不认同。“大家喜欢使用微信,是因为它比较简单、干净,但现在经常被各种营销推广信息刷屏。”市民曹先生说,他非常反感这种做法,对朋友圈的微商生意均采取“不转发、不代言、不购买”的“三不”态度。

“在我不了解的情况下,凭什么要用自己的信用为他们担保?并且他们的商品不一定就真的便宜或者有质量保证,我如果因为朋友关系去购买,反而会不好意思砍价,出现问题也不好要求退货。”曹先生说。

微商存在的问题很多,使得很多人对微商心存疑虑,敬而远之。最大的问题是暴力刷屏造成骚扰,以及商品质量存在瑕疵等,让很多人对微商失去了信心,也限制了微商的发展。

4朋友圈里购物也要保留证据

如果消费者在微商那里购买到不合格的商品,该如何处理呢?昨日,记者采访了市消协的有关负责人。

吴彦华是市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长年接触处理各种各样的消费者投诉,但针对微商这方面的投诉,至今他还没有受理过。

吴彦华介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4条规定,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但朋友圈里的交易属于双方‘私下交易’,并不适用此条款。”

吴彦华进一步向记者解释:微商依赖网络的朋友圈,是朋友之间、熟人之间的代购行为,即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个人交易,没有市场经营主体,是代买、代销的关系。微商的交易是基于各自的信誉度,如果双方发生纠纷,购买方维权有一定难度。如果微商在驻马店有实体店作为依托,工商部门依据现行法律法规就可以处理投诉。但如果仅是代购性质的,目前没有什么办法监控。此外,一旦微商使用“删除或关闭账号”等功能,维权证据难以提取,维权主体无法确认。

“因缺乏第三方平台监管,消费者交易风险比较大。消费者应坚持通过第三方平台进行付款,并保留聊天记录以及证据,便于日后维权。”吴彦华说。

如今,微信朋友圈已经成为市民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不少人在朋友圈里做生意、买东西。可是由于微商市场无人监管,买卖起纠纷后很难解决,且商品真伪无保障,消费者极易买到伪劣商品,权益得不到保障。对此,市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在微信朋友圈购物时,尽量选择有实体店的商家,对卖家的身份与货品来源要了解清楚,并保存与卖家的聊天记录、银行转账记录,一旦发生纠纷,工商部门才能介入处理。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