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沟抗战基地的形成及历史地位和作用
摘要: □ 冯建海 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在抗战初期是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中共豫南特委、新四军留守处、中共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竹沟地委和竹沟县
□ 冯建海
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在抗战初期是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中共豫南特委、新四军留守处、中共河南省委、中共中央中原局、竹沟地委和竹沟县委均曾先后设在这里,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朱理治、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为发展壮大党的力量、组织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创华中地区抗战新局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当时的竹沟成了新四军成长壮大的一个重要基地,当时被人们誉为中原抗战的摇篮,革命的“小延安”。
一、竹沟抗战基地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事业的必然发展产物
竹沟抗战基地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毛泽东同志“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有力佐证,是鄂北、南阳、泌阳、确山等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革命运动和革命形势孕育发展的积淀。笔者认为,竹沟抗战基地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成熟三个发展阶段。
(一)初期产生阶段
在地处桐柏山、伏牛山交接处的余脉部位,有一个钟灵疏秀、人杰地灵的豫南千年古镇——高邑镇,该镇东倚铜峰,北部与驻马店第一高峰——白云山相依托,北、西两侧濒临泌阳第一大河——泌水河。这里地势险要,土地肥沃,水利资源条件得天独厚,自古有“金高邑”之美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地人民广泛建立起反匪抗捐抗税、反对封建帝制剥削压迫的“联庄社”、“红枪会”和抗日农民自卫队等群众性组织,群众革命基础十分牢固。1935年8月,中共鄂豫边省委在唐河县毕店镇成立后,省委的最初办公地就设立在这里。
1935年8月,在鄂北、豫西、豫西南党的活动及河南省委遭受严重破坏的形势下,鄂豫边工委书记张星江与中共河南省委委员王国华在唐河县毕店商议成立中共鄂豫边省委(辖豫南、豫西南、鄂北),张星江任省委书记,仝中玉任组织部部长,王国华任宣传部部长,省委领导办公地设在泌阳县高邑区张楼村马长富家一间东屋内。从此,鄂豫边革命根据地成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南方八省15块根据地中,最北边也是最重要的一块根据地。同月,省委在马长富家高粱地里召开著名的张楼会议,会议确立了在确山、泌阳、桐柏、信阳4县接合部的桐柏山区迅速恢复党的组织,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桐柏山革命根据地,配合红军主力长征和南方各游击区的斗争。从此至1937年10月,在三年游击战争中的关键时期,形成了以高邑为中心的鄂豫边区革命战略基地。
在这一时期,鄂豫边红军游击队诞生,鄂豫边区党和人民有了自己的武装。以高邑为中心辐射周边百余公里,红军游击队为巩固革命根据地,打大小战斗百余次。平氏夺枪是红军游击队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的第一枪;智取蔡冲是地方游击队武装和红28军共建根据地的一仗;打邓庄铺、马谷田、高邑三地是我党巩固根据地、保护红色区域的关键战斗,鼓舞了泌东广大穷苦百姓跟党走的坚定信念;打贾楼拔掉了革命根据地横向向北发展的挡路虎;打八门庄打通了桐柏山区革命根据地连成一片的障碍;邓庄铺、焦竹沟(邓、焦保卫战)是我党向东推进革命根据地靠近平汉铁路发展壮大的泌阳境内最大的一次战斗。鄂豫边地区上述几次重要战斗的胜利形成了竹沟抗战基地的雏形。
1936年10月至1937年2月,省委宣传部部长李子健从高邑侯庄出发三上北方局。1937年4月,周骏鸣从高邑侯庄出发先后赴北方局和延安,在革命形势处于最低潮和迷茫的关键时期,他们为鄂豫边省委带来了中共中央毛主席、朱总司令的亲切关怀和重要指示,召开了三年游击战争时期著名的三次重要会议——张楼会议、玉和寨会议和碾盘沟会议,统战和匪运工作空前发展,农民抗日自卫会和自卫队普遍建立,游击队和革命群众力量迅速壮大,为后期竹沟抗战基地的形成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中期发展阶段
从1935年8月鄂豫边省委建立至1937年6月,鄂豫边区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使蒋介石惶恐不安,他密令河南绥靖公署主任刘峙督阵驻防高邑的东北军129师王理环团对鄂豫边省委机关进行清剿。面临严峻的革命形势,省委决定省委机关向泌阳东部山区转移。1937年9月,红二十八军高敬亭部244团林维先特务营和手枪一分队协助鄂豫边省委及游击队一举攻下泌东高邑区邓庄铺、高邑、马谷田三个重镇,清除了当地反动势力,省委机关于1937年10月进驻高邑区焦竹园、邓庄铺。10月,省委在邓庄铺召开会议将红军游击队改编为“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公开打出抗日救亡旗帜。同时,上级党组织派来大批干部,开封、洛阳、南阳、襄樊等城市进步青年纷至沓来,积极要求参军参战,边区各县党组织也选送大批积极分子参军,使省委领导力量得到巩固,部队得到迅猛发展。省委广泛开展抗日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和开办文印社、农民识字班、妇女识字班、儿童识字班等,焦竹园时期蓬勃发展的革命形势为竹沟抗战基地的最终形成发挥了重要过渡、铺垫作用。
(三)最终形成阶段
1938年1月,在豫南抗日军独立团迅猛发展壮大并通过与国民党谈判取得合法地位的形势下,南阳、泌阳国民党反动势力非常震惊。1月8至10日,国民党河南省参议员泌阳豪绅王友梅勾结豫西自治派头子、13县反共司令别廷芳,纠合两个加强团和王友梅的地方武装1300多人,对焦竹园、邓庄铺进行了疯狂围剿,豫南特委(1937年11月鄂豫边省委改为鄂豫边区特委,1938年1月又改为豫南特委)和独立团英勇挫败敌人进攻取得焦竹园、邓庄铺保卫战胜利之后,为确保革命力量发展,特委领导人审时度势,于
在这一时期,党中央先后从延安派来大批干部,其中不少是富有游击战争经验的红军干部,还从山西省临汾八路军办事处调来一批干部,一并带了四个班的武装和学兵队员30余人。同时,竹沟又大量培养新干部。在河南省委领导下,举办了教导队、党训班(对外叫“新兵队”)、青年训练班,以及电台、机要、卫生、供给等训练班,先后培养干部和各种技术兵3000余人,其中党员2300余人。当时,竹沟还建有中原局印刷厂,出版《小消息》报,成立了孩子剧团,广泛开展抗日宣传活动。许多进步知识青年和农民群众到竹沟学习,踊跃参加新四军,掀起了抗日救亡高潮。从此,竹沟被誉为中国东部的“小延安”。
同时,河南省委和豫南特委研究了豫南形势,划分了游击区,选定了信阳县西北的尖山区,确山县以南的任店区,确山县以西的竹沟、瓦岗、孤山冲,泌阳县的邓庄铺区以及桐柏县的北山一带,作为发动游击战争的中心地带。信阳党组织则以四望山为游击据点。在进行游击战争准备过程中,省委、特委十分注意做好统战工作。彭雪枫领导的统战工作委员会先后与国民党七十七军何基沣、六十八军刘汝明、十三军张轸、一战区预备军张钫和川军一二七师陈静珊等建立了统战关系。特委广泛联系了竹沟周圈十多个县的国民党党政机关、地方实力派和进步人士,经常向他们宣传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在信阳,我们争取了进步县长李德纯联合抗日。1938年10月初,信阳谭家河党支部组建了谭家河抗日自卫队。10月中旬,“七十七军桐柏山区工作团”成立。11月中旬,新四军四支队八团留守处一个分队与豫南几支抗日武装汇合,成立了“信阳挺进队”。信阳沦陷前后,在平汉铁路以东的信(阳)罗(山)边,还成立了一支“平汉铁路工人破坏队”。至此,以竹沟为战略支撑点的抗战基地形成。竹沟抗战基地的形成在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争中发挥了无可估量的实战战略及精神战略作用。
二、竹沟抗战基地的重要历史地位及作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战争的硕果
(一)竹沟是中原抗战的重要战略支撑点
(二)竹沟是河南抗战的领导中心
1938年3月八团东征后,在竹沟设立了留守处。彭雪枫、王国华等以留守处名义创办延安“抗大”式的竹沟军政教导大队,为河南乃至中原地区培训各级抗日军政干部。同时,坚决贯彻党中央、长江局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指示,为豫南党的工作打下坚实基础。1938年5月底,河南省委由开封迁驻竹沟后,竹沟成为河南抗战的领导中心。河南省委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徐州失守后对华中工作的指示》,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广泛开展统战工作,发展武装力量。竹沟地区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开展,河南抗战出现崭新局面,由一般救亡迅速转向武装斗争。我党以竹沟为基地,大力发展留守处武装,组建新四军游击支队,建立信阳挺进队,使抗日的烽火在豫东、豫南大地熊熊燃起,从而初步把河南建成华中抗日根据地,为六届六中全会后在竹沟设立中共中央中原局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竹沟是新四军成长壮大的基地和兵源地
从1938年1月至1939年11月竹沟事变,中原局、河南省委先后在竹沟开办军政教导大队、党训班(新兵训练队)、青年干部训练班、地方武装干部训练班、医务人员训练队、电台训练班、机要训练班、司号训练班、供给训练班等,还为延安抗大选送学员220余人,在泌阳县官庄镇开办青年战时工作团,共培训各级各类干部、技术人员、指战员4000多人,分17批次向中原敌后除新四军二师、三师、四师、五师、七师派出基干武装4800多人。革命摇篮培育了革命火种,从竹沟走出的部队战斗力非常强。
(四)竹沟是鄂豫边人民心中永远的精神丰碑
竹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鄂豫边区早期革命发展的产物。它是在边区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和三年游击战争基础上孕育产生、发展成熟起来的。早期鄂豫边区领导人和指战员大多来自鄂豫边区,特别是泌阳、确山和南阳地区。1938年1月,周庆鸣领导的竹沟农民自卫队和牛德胜领导的高邑官驿农民自卫队100多人编入老八团一、二营。同月,匪运地下工作者刘世耀在高邑河西老虎石收编土匪人员80多人枪归建老八团二营、三营。1938年8月,中共泌阳县委在高邑侯庄为竹沟新八团扩充一个中队武装。仅鄂豫边省委机关最初所在地的高邑区侯庄村先后参加新四军的就达30多人,侯庄村被国民党反动派称作“赤匪村”、“红军村”。1938年9月,泌阳牛蹄区民众抗日自卫团团长孙功远、副团长孙继遂(孙石)率200多人枪到竹沟,经整编后加入留守处队伍。
(作者系中共泌阳县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ldm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