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梁祝文化

汝南 梁祝故地再续梁祝传说

2015-11-07 09:30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wq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梁祝’故事,梁祝故里,故墓故园故风貌; 蝶侣传奇,蝶侣传情,传天传地传中外。卅六月楼台惜别,别师别友难别三载同窗谊;十八里长亭殷送,送山送水易送两地相思情”……

记者 刘仁忠 /

guols151142.jpg

“‘梁祝’故事,梁祝故里,故墓故园故风貌; 蝶侣传奇,蝶侣传情,传天传地传中外。卅六月楼台惜别,别师别友难别三载同窗谊;十八里长亭殷送,送山送水易送两地相思情”……

这是汝南县梁祝镇刚落成的梁祝故里标志性牌坊上的两幅对联。日前,随着一座高25、宽18、重200吨的梁祝故里牌坊建成和“中国梁祝之乡”旅游开发规划的实施,汝南县正式拉开了大手笔开发建设梁祝文化的帷幕。

素有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的“梁祝”故事,与《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并称中国古代四大民间传说。其中,“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作为中国四大传奇故事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家喻户晓,众说纷纭。就目前所知的唱本、传说和故事500多篇,全国21个省均有“梁祝传说”,国外的朝鲜亦有该传说,可见流布之广。

“梁祝传说”在民间流传已1600多年,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虽然关于“梁祝”的人物出生地和故事发源地有众多说法,但“梁祝”故事源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得到了更多专家的认可。

200512月,中国民协命名汝南为“中国梁祝之乡”;20065月,“梁祝传说”又被命名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中国文联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汝南县命名为“中国梁祝之乡”,给“梁祝”故事的起源地正了名。

出汝南县天中门,沿开龚公路南行60里,就到了梁祝镇(原马乡镇)。这里,就是传说“梁祝”故事的发生地。

千百年来,梁祝镇一直存有梁山伯墓、祝英台墓、泪井、“一步三孔桥”、红罗山书院等较完整的遗址,流传着许多梁祝的故事和传说,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孩童,都能讲述和传唱几句。  

祝英台的故居叫朱董庄。在今汝南县梁祝镇东南。传说,当时员外祝公远有个小女儿,聪明伶俐,爱好诗书,跟着哥哥私塾求学。因聪明过人,老师赞她“女中英杰,才高如台”,故取名英台。

梁山伯故里叫梁岗,在祝英台故里西北18里处的汝南县和孝镇。千百年过去了,这里的群众提起山伯,仍称他“俺村的梁傻子”,就像称呼邻家小伙。梁山伯在乡里也是憨厚得出了名的。

梁祝的故事,就是从这两个正直进取、一心向学的少年前往红罗山书院读书开始的。

为了求学,女扮男装的英台离开了家,与书童说说笑笑,走了18里路,累得气喘吁吁,恰巧遇到一座小桥,名曹桥。桥下流水潺潺,桥边有一凉亭,正是歇息的好地方,更巧的是,这时走来了从梁岗前往红罗山书院求学的梁山伯。山伯虽一袭布衣,但玉树临风,气度不凡。他们一见如金风玉露相逢,言谈甚欢,便撮土为炉、插草为香,义结金兰。

曹桥在今和孝镇境内,距当时的英台家、山伯家和红罗山书院各18里。如今,桥边亭子早已毁弃,只有小桥依旧,现在是村民歇脚纳凉、做活闲谈的好去处。

红罗山在今常兴镇境内,高10多米,为商周遗址。当地百姓叫台子寺。这里绿树环抱,四面临水,环境幽雅,正是读书的好地方。传说,梁祝二人在这里促膝并肩、同窗共读3年,度过了最美好的时光。

红罗山脚下有鸳鸯池,碧草青青、蝴蝶双飞。鸳鸯池畔有眼小井,今叫梁祝井。红罗山的学子们曾在这里投石逗鸳鸯,轮流从井里担水,走几十层的台阶送到书院。英台投石子或担水的姿态、吃力状都极类女孩,惹来浮浪少年的嘲笑,梁山伯总能挺身而出,为英台解围。

红罗山书院后面有棵树,曾是一棵生机勃勃、巨大无比的银杏树。这棵树参天入云、郁郁葱葱,数十人不能合围,却在浩劫横肆的年代被砍削,盖了一座大礼堂,现在仅存丈余高的树心。这刀砍斧斫的树身,见证了历史沧桑,也见证了梁祝深厚的友谊,比喻梁祝爱情历尽磨难、真情恒远。

红罗山书院东南100,现存有邹佟夫妇墓。邹佟,梁祝的老师。传说,英台挑水时湿了衣衫,换衣服时被细心的师娘发现是女儿身,就在梁祝同睡的床上设了界牌。当地群众至今还在传唱祝英台踢界牌的故事。

三载同窗三载情,梁祝的身影早已映入红罗山的千年厚土。在红罗山的静穆和沉默里,现在仍然可以看到一块块晋砖、一幅幅斑驳的图案,似乎在诉说着那逾越千古也无法湮没的爱情绝唱。

“十八相送”,是梁祝爱情中最辉煌又最富喜剧色彩的篇章。梁祝在红罗山书院3年同窗共读,同吃、同住、同劳动,结下了深厚情谊。但渐渐长大的英台越来越无法掩盖自己的女儿身,只得告老师和学友,在梁兄的护送下,走上了回家的路。

相送路上,充分展示了英台的聪明才智,她一会儿把自己比作女娥皇,一会儿又把他们比作鸳鸯,用一个又一个风趣生动的比喻,向山伯委婉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但憨厚质朴的山伯却怎么也不往英台是女孩的思路上走。这也许是他们第一次出现的不和谐,气得英台骂他是“桑树勾担榆木桶,千提万提提不醒”。

英台无奈,只好谎称家中有一小妹,以为小妹和山伯为媒,约山伯日后楼台相会。

楼台相会,山伯才恍然知晓金兰结拜的英台“兄弟”竟是女儿之身。但此时已没有了相会的欢乐与甜蜜,只是悲剧的开始,英台被父亲强许马家。

祝英台故里北20里有一马庄,在今三桥镇境内。这是马文才的家。马文才,传说是汝南郡守的公子,不学无术。他姥姥家在朱董庄,走亲戚时偶然见到英台,便一心要娶英台。英台父亲祝公远觉得两家门当户对,就收下彩礼,把英台许配马家。

    生性刚烈的英台誓死不从,坚决抗婚。但这次不像出外求学那样能通融了。英台面对的是整个封建社会吃人的礼教。

可怜梁山伯从楼台归来,悲痛欲绝,神思恍惚,欲去马家说服易婚,走到半路,又觉难以启齿,这时风起雨倾,山伯跪在风雨里,疾呼苍天。后英台到这里哭祭,泪水滴入井中,井水变清变甜,从此结束了原马乡镇没有甜水井的历史,后人把这口井叫作泪井。

山伯归家,一病不起,临终嘱咐家人把他埋在马北官道边的荒坟地里,好等英台出嫁时再看她最后一眼。

英台得知山伯死讯,自是痛不欲生。向马家提出3个条件:其一,出嫁时外穿红内穿白;其二,到山伯墓停轿;其三,祭奠山伯。

英台花轿走到山伯墓前,旋风挡道,不能前行。英台下轿哭祭,直哭得天昏地暗,风雨大作,人们惊慌失措,英台趁机撞柳殉情。

英台被马家迎娶并未到家,不能入马家坟地,而对祝家来说,她又是嫁出去的闺女,又因她不守“三从四德”伤风败俗,不能埋回祝家坟地,人们就把她埋在与梁山伯隔路相望的路东。于是就有了“梁山伯、祝英台,埋在马乡路两边”这一在当地有口皆碑的民谣。

梁山伯、祝英台墓之间的路是古时的南北大官道,后称京汉古道。人们传说,这条路3天不走人,两个坟就会合到一块去。官道两边有水沟,传说鬼魂不能走水路,人们为了方便梁祝相互往来,便在两墓之间一个丁字路口集中建了三座小桥,后人叫“一步三孔桥”。

梁祝双墓前有座白衣阁,供奉的就是祝英台。人们为祝英台的真情感动,就建阁纪念她。她死时身穿白色重孝,死后变成了白蝴蝶,人们认为,只有菩萨才配有这身洁白,所以叫白衣阁。

当地村民办喜事时,要到梁祝墓地烧纸、祈祷,希望保佑新婚夫妇天长地久,幸福美满。当地流传着“要想夫妻共白头,梁祝墓前走一走”的民谣。

梁山伯、祝英台的殉情,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哀叹和怀念。千余年过去了,当地的百姓还用不同的方式怀念着这对有情人。

“送灯节”就是当地一个独特的节日。梁祝化蝶那天,方圆百里的人们自发赶往梁祝双墓,给梁祝送灯。这一天,太阳落山时,先由一位长者在梁祝双墓前供奉上时鲜水果,净手焚香,进行祭拜。祭祀完毕,人们开始上坟。这时,上千盏灯笼环绕在梁祝双墓的四周,照亮了两墓之间的土官道和连接两墓的“一步三孔桥”。希望无论是走水路还是陆路,梁祝都能在温暖的灯光里团聚。

日前,汝南县已把梁祝故里旅游开发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使之与该县内旅游景区东南亚最大的寺院——南海禅寺,全国最大的平原人工湖——宿鸭湖,天下之中、天下最小的山——天中山,还有北城门等景点连接起来,形成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旅游观光精品线路。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