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天中文化 名人库

“杂家”马紫晨与驻马店

2015-11-06 14:49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晚报记者 王慧玲 马紫晨(右)与记者的合影。记者在驻马店曲艺界、戏剧界采访,时不时就会听到一个名字——马紫晨。马紫晨何许人也?他与驻马店有何关系?记

□晚报记者   王慧玲

jish151122.jpg 

马紫晨(右)与记者的合影。

记者在驻马店曲艺界、戏剧界采访,时不时就会听到一个名字——马紫晨。马紫晨何许人也?他与驻马店有何关系?记者上网一查,发现马紫晨竟然是对河南省的戏剧事业做出巨大贡献、声望卓著的一个大名人。他在国内戏剧、曲艺、音乐、杂技界也都享有盛誉。他是一个集在剧本创作、编曲、导演以及戏曲音乐、杂技史论等方面都著作丰硕的杂家。由他主持编辑的《中国民歌集成·河南卷》《中国戏曲志·河南卷》、《河南中原文化》等千万言文字,更是无人可及。

在众多曲艺界人士的口中,马紫晨先生就是一位孜孜不倦、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老马。时至今日已经耄耄之年的马紫晨先生,依然精神矍铄地活跃在省内外的城乡,探寻他心目中值得缅怀纪念的戏曲界人士。

驻马店是他的涅槃之地

今年3月,马紫晨带研究生再次回到驻马店时,记者有幸与他相见并对他进行了采访。

虽已82岁,但先生仍然如年轻人一样神采飞扬、口若悬河,说得最多的当然是驻马店。

马紫晨曾在驻马店生活过十六七年。这里可以说是他的第二故乡,是成就他事业的地方,也是他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地。

1965年,他孑然一身来到驻马店豫剧团。在驻马店豫剧团的日子里,他有太多的记忆。

马紫晨不会忘记剧团里的相识相知,他们是豫剧名伶郝瑞英、蒋志华、张二保、张文斌以及鼓师、琴师和敲锣打梆子的哥们,更不会忘记常调侃戏谑他的名丑魏法民。这些兄弟给了他生活的信心、创作的热情,为他后来到省城发展夯实了基础。

马紫晨非常聪慧,5岁入学,9岁学戏,12岁登台演出,15岁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散文、杂文。马紫晨初始学历并不高,之后成为教授、研究员,除进修与自学之外,还与驻马店给予他的机会有关。

当时驻马店豫剧团是国营单位,他有许多去外地观摩学习研讨的机会,哪里有戏去哪里,有戏之地便有文化。山陕晋冀、江浙闽粤,无先生不到之地,真正是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先生好学善思,博闻强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好剧本奇缺,得知哪里演好戏,剧团便派人去 “移戏”(即观摩后用心将剧情、音乐、舞景等全部用心记下来,照搬排练后再搬上自己的舞台)。

驻马店剧团常常派马紫晨去“移戏”。无论啥戏,只要他看过三场,全场戏就能不走样地“移”回剧团了。由此,人们称他是“活录音机”。

在驻马店豫剧团,马紫晨先生是集编剧、导演、作曲等多个角色于一身的“全拿”。他编剧、导演、作曲的《红岩》上、下部现代戏,不仅在驻马店演出引起轰动,而且在武汉也引起很大轰动,连续演出179场,场场爆满,创下了当时戏剧演出的奇迹。1965年春节,驻马店豫剧团还为马紫晨作词谱曲的经典剧目,专门推出了三场《马紫晨唱腔独家演唱会》,这在当时全国戏曲界也是绝无仅有的。

在驻马店的十几年,可以说是他的游学岁月。

幸福的记忆

在驻马店的工作生活也有令先生酸楚而幸福的记忆。

那是全国人都为之痛心的一段岁月。“文革”中,先生被下放到搬运公司拉架子车,在此处劳动锻炼的不止他一个文化人,还有教师和工程师,可数他的身子最瘦弱、单薄。

拉架子车在当地还叫“拉八十根”,“八十根”是两个车轮的条数。一辆车要装够2000斤货物,也就是一吨,所以架子车也叫“吨车”。先生拉车之状令人目不忍睹,弓腰曲背贴地而行,一步一跪,汗流浃背。起初没有人帮他,还有人看他的笑话说:“大导演拉车呢!”

马紫晨到铁路东货运场拉车的第一天,货物装上车没走几步,“咔嚓”一声,两个车轴竟一起断了。然后,他又换了一辆车,刚走几步,“咔嚓”一声,两个车轴又一起断掉了。工友们都跑过来看稀奇,说他们拉了多年的车,最多一个车轴断,像这样两个轴一起断的情况从来没见过,况且连着两次一起断两个轴,更是不可思议,看来马老师有冤啊,老天爷都不让他拉车。

接着,奇怪的事发生了。马紫晨发现每当他送到目的地卸货时,车上的货物总是不够,100斤一袋的水泥,拉到地方只剩下几包了,最少时只剩下一包,这令他惊慌不已:“货怎么丢了?”此时,工友们才呵呵笑着过来说,没丢,路上都一包一包替你拉回了。原来,工友们为了减轻他的负担,趁他埋头拉车不注意之际,偷偷将他车上的水泥你一袋、我一袋地搬到自己车上了。这份友情和关爱,至今让马紫晨先生提及都感叹不已。

马紫晨先生说他最爱交穷朋友,爱做扶危济困的好事,而那些得到他帮助的穷朋友反过来对他也有很多帮助。由于马紫晨先生对驻马店的特殊贡献,当年,文化局特意给马紫晨先生批专款修建了一栋两层楼——虽非豪宅阔地,但也精致玲珑,这样的屋舍在当地还是非常惹眼的。这座小楼的建成,还凝聚着马紫晨那帮穷朋友们不少心血呢!

在这栋小楼里,马紫晨先生把一位朴实、文雅、端庄的确山姑娘娶回家中,组成了美满家庭。先生没有“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雄心勃勃展英才。在此,他陆续创作了《焦裕禄》、《进城》、《张志新》等剧本,并获得了省市各类奖项。

焚膏继晷著书立说

1980年,河南省文化厅冲破重重阻力,为马紫晨先生落实政策,把他调回郑州。他先后在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戏剧研究所等处任职,从事河南民间音乐整理和戏曲史的研究。

马紫晨能唱,能导、能写,多才多艺。在他学术生涯70年间,编、著、出版各种文艺作品和学术著作142部,内容涉及文学、戏剧、音乐、曲艺等。编辑、出版《河南梆子谱》等书,兼任《戏曲艺术》编辑,应聘任《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编委、河南音协理论创作委员会委员,兼搞文化事业发展战略调查,担任《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

据马紫晨的一位知交统计,仅就马紫晨在省艺术研究所离休前后的20年内,就创造出累累硕果。他出版个人专著9部共190万字。其中《中原文化艺术社会调查》、《河南戏曲音乐札记》、《豫剧史图谱》等均为中原戏曲文化的扛鼎之作。

他编纂编著书稿《戏串》、《中国戏曲志河南卷》(与人合作)、《中国豫剧大词典》、《河南文苑英华杂技卷》(与人合作)、河南坠子《红楼梦》等。主编了《河南戏曲史志资料辑丛》17集,参与编审或责任编辑了《豫剧新编曲牌》、《豫剧传统曲牌大全》、《河南新戏考》等8部书稿,另外还主审、编校了河南全省市、地、县戏曲志135部。

综上所述,20多年来,马紫晨共出版和帮助出版了200多卷书,总量达2900万字。也就是说他平均每年要有6卷书18万字问世,还有127万字的编校工作量,几乎每天都要写作或编校4000字。

老马明知夕阳近,不须扬鞭自奋蹄。在马紫晨先生的工作日程上,没有礼拜天,没有节假日,总是排得满满的。因而,他数十年如一日惜时如金 ,焚膏继晷著书立说、考察探寻。其刻苦自励的精神,在河南文化界有口皆碑。

祭奠已故艺术家

近日,记者来到郑州豫剧三团家属院再次采访了马紫晨先生。在先生逼仄的小楼里,除了简单的生活用具外,便是杂书,厚薄笔记,琳琅满目,堆积如山。这不是摆设,而是为了学习,为了充实、提高。

马紫晨先生向记者展示了他与陈素真、阎立品、崔兰田、马兰花、刘玉梅等河南戏剧名家生前的合影。他说,他脑子里装了不下3000个演员的“档案”,至少有1000人与他合过影。他准备专门出本书。

这些艺人们曾为我省的戏剧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中的一些人,如今却躺在偏僻的荒郊野外无人问津。

1989年,马紫晨先生萌发了清明节去寻找那些已故河南戏剧名家的坟墓,为他们祭扫、立碑纪念,凭吊他们的念头。那时的马紫晨已近60岁。20多年过去了, 如今,马紫晨祭拜老戏剧艺人已近90人次。

“豫剧之父”樊粹庭是他祭拜的第87人。马紫晨说:“河南戏剧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不应该被遗忘。”樊粹庭出生于驻马店遂平县,是驻马店人的骄傲。樊粹庭一生创作、改编了60多部戏,不少仍旧是当今舞台上的热门剧目。从樊粹庭“狮吼剧团”走出来的国家一级演员和表演艺术家就有30名之多,其中包括豫剧大师陈素真等。

为了纪念樊粹庭,马紫晨于2008年到西安樊粹庭的墓前进行了祭奠,并先后6次往返于驻马店,筹措资金1.5万元(其中他自己捐出8000元),在驻马店为樊粹庭立了碑。他说,为河南戏剧先驱者祭坟、立碑,就是想利用这传统的方式来唤醒人们对戏剧的热爱。

人物小档案

     马紫晨,笔名甦柳,河北省冀州市马家庄人,19331018日生。当代戏曲、曲艺作家,作曲家,导演,戏曲理论研究家,民盟成员,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十一五重点图书《中原戏曲文化》主编,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创作中心一级创作员,中国国学研究会研究员。学术生涯70余年,编著、出版各种文艺作品和学术著作240多部,内容涉及文学、戏剧、音乐、曲艺等。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