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曲家周大风辞世 所创作《采茶舞曲》曾红遍中国
摘要:2007年周大风回到北仑与参与辅导的孩子们在一起 周大风(本版图片由周山涓提供)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妹妹呀,
2007年周大风回到北仑与参与辅导的孩子们在一起
周大风(本版图片由周山涓提供)
“溪水清清溪水长,溪水两岸好呀么好风光。哥哥呀,你上畈下畈勤插秧。妹妹呀,你东山西山采茶忙。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一曲轻快、活泼的《采茶舞曲》曾经让他声名远播,只可惜,如今金曲留存、斯人远逝,让人无不伤感。
昨晨6点半,宁波籍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采茶舞曲》的作者周大风因肺癌病情恶化在杭州去世,享年92岁。作为一个从宁波北仑走出去的伟大音乐家,周老先生对于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他一度想在故乡山边安享晚年、叶落归根。
□记者 朱琦琳
乡亲追忆周大风
他为宁波创作过一曲“茶歌”
周大风去世的消息传回宁波,家乡一些曾与周老有过交往的人士深感痛惜。
周山涓是周大风在北仑的远房侄女,也曾是大碶\街道文化站站长,与周老生前交往甚密。她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我早晨7点02分得知老先生去世了,在这之前10月7日我刚去看过他,心里很难过。他是一个道德非常高的人,是我老师也是我的‘父亲’。”
据周山涓透露,周老2011年的时候被查出肺部结节,第二年被确诊为肺癌,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病情稳定下来。“这次是8月22日住进医院,老年人身体免疫力比较低,肺部出现了绿脓杆菌感染,咳嗽得比较厉害。”周山涓说,最后一次见周老时,“他住进了重症监护室,虽然话不能说,但是意识还是有的。”没想到几天之隔,周老先生未能挺过这一关。
宁波市音乐家协会主席陈民宪,虽然与周老的交往并不多,但他对周老印象深刻。“我去省音协开会的时候,碰到过几次老先生。他对于音乐事业的执著让人感动。退休之后,七八十岁高龄还在搞音乐创作,而且他的记忆力特别好,有时我们谈到一些曲子,他都能轻松地就哼唱出来。”
陈民宪说,周老的去世是浙江音乐界的重大损失,“他成就很高,但人也很正直。我印象特别深,对于文艺界乃至社会上一些不好的现象,周老都会在会上直接说出来。”
对于家乡,周大风也是情义满怀。据陈民宪介绍,周大风经常回来宁波。2009年的时候,还受宁波市茶文化促进会委托,创作了一曲《宁波茶歌》。它跟著名的《采茶舞曲》一样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歌曲以望海茶、瀑布仙茗、奉化曲毫、印雪白茶四大名茶和海上茶路、越窑茶具等具有宁波特色的名茶、茶事、茶具为创作元素,同时融入“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宁波城市形象广告语,让宁波听众听着很有亲切感。
爱喝茶的他曾想在北仑终老
最著名的作品与茶有关,周大风生平也非常爱喝茶,而且很惦念家乡的茶。
“老先生平时很爱喝绿茶,而北仑也出一些好茶。”周山涓向记者透露,自己此前去杭州看望周老的时候,经常会带一些北仑的土茶——龙角山茶过去,“他就很高兴,老跟我说‘茶是故乡香,月是故乡明’。”
对于故乡茶的牵挂,当然只是周大风眷恋故乡的一个方面。记者了解到,周大风虽然出生在上海,但是还未满月他就随父母一起回到了北仑大碶\后洋村。在这里,他度过了14年的时光。“他是由奶奶养大的,后来这边老房子拆迁的时候,老先生还是挺伤感的,这里有他很多的回忆。”
周山涓透露说,2007年5月到2012年7月,周大风曾经回到北仑大碶\牌门村住过几年,“那段时间他过得非常开心和愉快。当时他过来的时候,带了好几千册的书、磁带,另外还有钢琴、小提琴,那些都是他的宝贝。”
晚年在北仑住的这几年,周大风也一直没有闲着。近九十高龄的他,经常参加一些公益活动,到北仑的一些学校开讲座、辅导学生,传播茶文化,也传授音乐知识。“当时他小学念的灵山学校,老先生经常会回去看看,送一些节目和演出。老先生一直说,灵山学校对他一生影响深远。”
周大风很喜欢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但是因为他身体不好,在他90岁生日过完之后家人还是把他接到了杭州,“毕竟那里的医疗条件比北仑要好不少。”可周山涓说,今年3月,老先生又一度萌生回北仑的想法,“他觉得自己离开那么久,应该回故乡安度晚年、叶落归根。”
故乡致哀
北仑区将组织
周大风亲友前去吊唁
周大风1923年生于上海,宁波北仑区大碶\街道后洋村人,国家一级作曲、研究员、教授,享受国务院一特殊贡献专家津贴。2002年获“浙江省有突出贡献老文艺家”称号和浙江省政府颁发的“鲁迅文学艺术奖”最高荣誉奖。
少年时期,正值抗日战争爆发,周大风和同学一起办起了文工团,自己编写歌剧。21岁,办起了学校。青年时期曾任中学音乐教师并开始从事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和越剧作曲。建国后任宁波地委文工团团长、浙江省文工团乐队队长、浙江省歌剧团作曲、浙江省越剧二团艺术室副主任等职,后任中国音协理事、浙江省音协主席,1998年退休前为浙江省艺术研究所研究员。
周大风的作品,主要有电影音乐《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斗诗亭》等,其中最脍炙人口的是歌舞曲《采茶舞曲》,它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编为教材,这是中国历代茶歌茶舞至今得到的最高荣誉。他还著有《越剧唱法研究》、《小学音乐欣赏》等多种专著和论文。
在得知周大风先生去世的消息后,北仑区主要领导专门致电宣传部门,要求做好慰问和吊唁工作。大碶\街道负责人表示,将组织周大风先生在大碶\的亲戚、好友等,于10月17日专程赴杭州参加遗体告别仪式,向大风先生作最后的告别。 通讯员 金旭孟 记者 叶萌茗
周大风音乐造诣
《采茶舞曲》红遍中国
曾由周恩来总理亲自改词
成就等身,用这样一个词来形容周大风在音乐创作领域的一生,毫不为过。在音乐上,周大风最知名的成就显然就是《采茶舞曲》。这支歌曲自1959年流行全国,已有60余种唱片、磁带、CD片。值得一提的是,这支歌曲的创作过程中,还曾发生过让周大风一生难忘的故事。
最初,《采茶舞曲》是作为大型越剧《雨前曲》的剧中插曲创作的。1958年9月,《雨前曲》赴京汇报演出,周恩来总理亲自到长安剧场观摩演出。在后台接见主创人员时,周总理对编剧周大风提出表扬,“《采茶舞曲》这首歌,好!有时代风格,有地方风格。”
但周总理同时提出,“插秧插到大天光,采茶采到月儿上”两句歌词不妥,前者违反了劳逸结合的规律,后者“露水茶”是不香的,有常识错误,要改。这可难倒了周大风,一直过了两三年,他都没改出来。最后还是周总理亲自改了词,才有了现在“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版本。
不过,周大风自己最满意的作品并非《采茶舞曲》,而是自己17岁时创作的《国际反侵略进行曲》。这支创作于抗战时期、鼓舞抗日士气的歌曲,后来成为国际反侵略协会会歌,全世界60多个国家都在传唱,蔡元培赞其为“全球同声,为国争光”。
捐赠钢琴、送免费演出
他曾为家乡教育倾心尽力
在音乐理论和教育上,周大风同样是一个大家。75岁高龄退休后,周大风还一直担任着浙江社会艺术学校名誉校长等100多个职务,一直为传统民乐教学而常年各地奔波,甚至自掏腰包创办《中小学音乐教育》杂志、浙江大风音乐艺术专修学校。而这之中,也包含他对于家乡教育的贡献。
前北仑区灵山学校校长顾元景,与周老生前有过不少的接触,“他对母校以及故乡教育十分关心,感情非常深厚。”据介绍,当时的灵山学堂(灵山学校前身)实验的是,由蔡元培发起的以学生为主体、百科全书式的全面教育“道尔顿制”。这种制度,讲究动脑、动手、动口,提倡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
在此的五年学习,周大风受益匪浅,也奠定一生的人生理念、生活道路和治学方法。“他对这种制度赞赏有加,认为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他晚年回来的时候,经常教导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放弃名与利,对学生负责。”顾元景说。
对于母校,周大风馈赠的不光是自己的教育思想,他看到母校教学设施简陋,也曾给母校捐赠钢琴,而且每次回来还亲自校音。2009年,他创办了北仑大风艺术中心,还请来浙江大风音乐艺术专修学校的老师,免费为北仑的几所学校演奏。顾元景说,“他那么大的岁数,还自己上台演奏,给孩子们示范,这么不遗余力地进行指导,真心让我们这些后辈非常感动。现在他过世了,我们失去了一个良师益友,真的痛心。”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现代金报)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