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专家讲解处暑时节如何“祛”出健康
摘要: 8月23日是一年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处暑节气预示着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偏高。此时节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秋凉籽黄,“禾乃登&rdq
8月23日是一年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处暑节气预示着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日夜温差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偏高。此时节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秋凉籽黄,“禾乃登”即百谷熟,为处暑增添了一份哲学气息,天地暑去方有秋凉,草木经历繁华退去才能结出成熟的果实,舍得之意游乎期间。处暑前后民俗如七夕节、中元节也多含有离舍之意。在此气象变幻较多的时节我们如何做到健康上的断舍离,祛出健康来呢?
处暑祛湿养生 捶背法可补养肺气
俗语称“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指虽然秋来,但暑去需要一定的时间。常言道秋是多事之秋,此时气候处于阳消阴长的阶段,温度仍较高,加上时有秋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行为特点,所以有“秋老虎”之说。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变幻,稍为不慎,容易伤风感冒,陈年旧疾亦多有复发。专家提示祛暑湿一方面处暑后的白天只要室温不热不宜开空调,尽量多开窗通风,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夏暑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正是正是凉来暑自消。另一方面对于留滞于身体的暑湿,可用捶背的方法开宣肺气,开启身体的肃杀之气来祛湿具体方法:端坐,腰背自然直立,双目微闭,放松,两手握成空拳,捶脊背中央及两侧,各捶30次。捶背时,要从下向上,再从上到下,先捶脊背中央,再捶左右两侧。这种方法可以畅胸中之气,通脊背经脉,健肺养肺,以肃身体湿浊之气。
百合银耳粥为祛除秋乏佳品
处暑天气由热转凉,此时天地间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相应的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调整。首要的是晚上增加睡眠一小时,令一方面保证有质量的午觉,这样可以让我们保持精神。处暑后虽然出汗渐渐减少,人体的代谢较夏季逐渐减慢,人体开始进入休整阶段,身体相应的会有些不适,此时会常常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疲乏,就像好多人早晨醒来还想再睡,这就是常说的“秋乏”。祛除秋乏饮食上建议可以喝百合银耳粥,具体做法: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百合有清心润肺,滋阴宁神的作用,对心悸、烦躁和失眠症状均有减轻的效果。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两者共食正是祛除秋乏的佳品。
专家提醒:处暑时节话养生,祛湿祛乏祛出健康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李乾构 彭美哲)
责任编辑:yss
(原标题:新华健康)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