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第三方支付新规 免费跨行转账时代终结
摘要:五问央行最严第三方支付新规 免费跨行转账时代终结 余额支付单日不超5000元,第三方支付免费跨行、跨账户转账时代将终结 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
五问央行最严第三方支付新规 免费跨行转账时代终结
余额支付单日不超5000元,第三方支付免费跨行、跨账户转账时代将终结
7月31日,央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一时被舆论称为“史上最严”,从账户开立、支付验证、限额管理等方面重新划定第三方支付业务。用户层面,第三方支付余额上限为5000元、免费跨行转账时代恐结束等规定引网友吐槽,剁手党、转账党担心颇多;行业层面,遭遇更严新规,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有多大生存空间?欢迎和担心接踵而来。新规将对用户产生哪些影响?第三方支付今后将走向何方?是否过于严苛会限制金融创新?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人士及专家试图解答。
Q1 单日限5000元,买个iPhone6不够?
5000元限额针对的是余额,银行卡快捷支付不受影响。但200元以上快捷支付须银行验证。剁手族、卖家都受一定影响。
央行在新规中要求“单个账户单日累计支出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话音刚落,立刻引来网友吐槽,感慨连买个iPhone6都不够。
但仔细研读规定发现,央行说的是支付机构对不包括数字证书、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个客户所有支付账户单日累计金额应不超过5000元。采用不足两类要素进行验证的单日限额为1000元。除非支付机构采用包括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在内的两类(含)以上要素进行验证的交易,单日累计限额由支付机构与客户通过协议自主约定。
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为何物,恐怕很多人并不知道,且目前在国内尚不普及。目前网购很多是通过手机进行,而手机上基本是没有数字证书或电子签名的,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密码和短信验证,因此大多数人属于限额5000元的情况。
央行的辟谣中也强调了本次规定的限额是指“余额”。央行相关负责人解释称,5000元的限额只是针对支付账户的扣款,在网购扣款时,当消费金额超过5000元,超出部分是从银行卡账户扣除。因此,消费额度实际没受影响,只是扣款渠道不同而已。
余额支付很容易达到限额,不过可以采用网银支付、快捷支付。但央行规定,快捷支付超过200元,需要跳转银行去验证。
特惠!秒杀!淘宝达人们面对极具吸引力的打折特惠活动时可能要备受时间的煎熬了。
以往,用户在选择快捷支付时,只需要在绑定银行卡时进行银行系统认证,之后每次交易输入第三方支付密码就可以直接消费银行卡里的钱。而按照新规,200元以上的快捷支付必须通过银行验证,等待跳转到银行,用户体验将会受影响。
银行业分析师王剑表示,央行如此规定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将第三方支付回归到只做支付通道,避免囤积资金,形成资金池。另外,让资金通过银行而非支付宝流动的一个好处是便于监管。因为,当钱以余额形式从第三方支付平台花出去时,银行看不到钱的去向,而通过往网关、快捷支付,银行就能够监管每笔钱的流向,一方面确保资金安全,另一方面避免洗钱等违法行为发生。
同时王剑指出,通常个人不会将大额资金存在支付宝等账户中,余额限制真正影响到的可能是电商卖家,电商要频繁提现,以往可能收到买家付款之后,货款留在账户,下次进货直接付出去就可以。新规之后,卖家就要多一个提现的步骤。
Q2 “宝宝类”理财以后还能玩吗?
新规对余额宝等宝宝类理财业务或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不规范的小平台受影响更大。
被誉为“草根理财神器”的余额宝兴起后,经历了一个继续膨胀期,背后是互联网金融的疯狂生长。而如今,“宝宝类”理财遭遇的成长烦恼可能不只是低利率的阴影,央行新规让宝宝类理财前景堪忧。
新规指出,支付机构不得为金融机构以及从事信贷、融资、理财、担保、货币兑换等金融业务的其他机构开立支付账户,各项资金收付业务均应基于其银行账户办理。
央行这一新规的背景是互联网金融涉足理财投资业务的野蛮生长。互联网金融巨头以支付起家后,不仅满足于通道业务,开始为客户提供贷款、理财、存款、转账等一系列金融服务,例如在支付宝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余额宝逐渐有了货币基金的功能,扮演理财投资角色。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央行这一规定对宝宝类理财肯定会有影响,不规范的小平台可能就此遭受灭顶之灾。像余额宝这类理财,它的资金账户本来就开设在银行,不过新规之后在资金汇集上可能要面临一些障碍。但对于一些不太规范、为P2P平台提供便利的小型第三方支付平台,要求第三方支付不能再提供理财融资等账户,这些第三方支付平台可能就此死去。
郭田勇表示,意见稿目前还在讨论中,监管部门要做好协同管理的准备,不能只堵不疏。
在银行分析师王剑看来,新规对第三方支付衍生出的余额宝等业务不会产生影响,这部分业务有支付等牌照为其提供合理性。
毫无疑问,央行新规旨在对相关机构进一步明晰资金流向、加强资金监管、避免风险传递。
有业内人士认为,投资理财等属性明显不在官方希望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服务范围内。此前央行等10部门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已经明确为互联网支付定调,即小额、快捷、便民小微。监管机构对第三方支付渗透进入投资、支付、理财、融资等领域存在顾虑。
Q3 免费跨行转账时代结束了?
新规规定,支付账户和银行卡账户之间转账仅限于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用支付工具给他人银行卡转账将难实现。
按照央行新规,支付机构为客户办理银行账户向支付账户转账的,转出账户应仅限于客户本人同名银行借记账户;办理支付账户向银行借记账户转账的,转入账户也应仅限于客户指定的一个本人银行借记账户。
通俗来说,以支付宝为例,新规要求我和你可以支付宝转账,但是我不能通过我的银行卡给你的支付宝转账。
新规之前,用户A打开支付宝,点击转账,可以选择转给我的朋友、转到支付宝账户、转到银行卡,输入密码后转账成功。而新规之后,支付账户向他人借记银行卡转账的服务难以实现。
同时,对于支付账户,其所有支付账户的余额付款交易年累计最高不超过20万元。超出限额的付款交易应通过客户的银行账户办理。
央行对限额如此设定的解释是,从支付账户主要服务于电子商务及小额、便民支付领域的定位出发,对于超出限额的付款交易,客户可以选择“商业银行网关支付”、“银行卡快捷支付”等模式通过银行账户办理。
这意味着用支付工具给他人银行卡转账的时代就此结束。以后转账一定要经过银行了,手续费是难免的。
王剑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支付宝在绕开清算中的作用。比如,张三要还李四100块钱,张是A银行卡,李是B银行卡,跨行汇款收费2块钱(这就要经过清算系统)。但支付宝可以帮他们省下这2块钱,他们各自银行卡均绑定了支付宝快捷支付,在支付宝上就完成了从张的A银行卡向对方B银行卡汇款的动作。
这背后的原理是:支付宝在A银行、B银行均有备付金账户,100块钱从张的A银行卡划至支付宝的A银行账户,然后支付宝将其B银行账户上100块钱划至李的B银行卡上。这样就完成了两笔同行转账,不用跨行清算。清算环节被绕开了。
对于用户来说,新规的影响是免费跨行转账不容易了。而对银行来说,新规后将受益的是银行的腰包。
Q4 第三方支付牌照含金量缩水?
第三方支付业务体量将缩小,其快捷支付业务以及场景化支付可能也受新规影响。
“机构需降低对支付牌照的估值,第三方支付牌照含金量恐因央行新规缩水。”一位支付行业并购人士近日表达了这样的担心。
缩水原因之一是第三方支付业务体量将缩小。
有业内人士担心,实施限额政策后,会为第三方支付的业务体量加上天花板。以支付宝为例,除了作为支付工具之外,长期以来一直着力于培养用户的电子支付习惯和使用黏性,推出淘点点、充话费、淘宝电影等各种场景支付。用户在使用这些场景支付时,为支付宝带来流量,同时也让支付宝平台获得场景消费的利润分成。
而按照新规,除单笔金额不足200元的小额支付业务,以及公共事业费、税费缴纳等支付业务外,支付机构不得代替银行进行客户身份及交易验证。银行对客户资金安全的管理责任不因支付机构代替验证而转移。
此前第三方支付着力扩展的快捷支付业务以及便捷的场景化支付可能也将受到新规影响。
按照央行的释义,银行卡快捷支付类业务涉及支付机构、客户及开户银行三方,权责关系相对其他支付方式较为复杂,应以清晰、完整的业务授权为前提。
据一家支付平台人士称,快捷支付受欢迎的一个原因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没有走银行验证流程,所以处理速度很快。这也是微信支付、余额宝钱包能够在超市、餐厅、影院等场景迅速铺开的原因。如果以后200元以上的支付要走银行验证,那就意味着需要增加输入银行卡号、插上U盾、验证手机短信等步骤,一旦遭遇网络不畅的情况,可能支付过程就会多增加好几分钟,不再具有快捷便利的优势。
更有业内人士担心,这会让本已踏入移动支付、电子支付的消费者退回到现金和银行卡消费的年代。
目前国内共颁发了200多个支付牌照,之前绝大多数的第三方支付千方百计绕过银联,部分第三方支付机构探索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P2P、众筹平台进行资金托管以及供应链综合服务业务的新路子。新规之下,仅做通道业务显然不能满足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诉求,数百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将何去何从?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称,新规之下,未来第三方支付平台也会呈现分化。新规对于行业靠后的中小支付企业形成的压力更大,而行业领先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则有更多发展空间,未来行业会经历大鱼吃小鱼的兼并整合过程。目前获得支付牌照的企业有200多家,但活跃度有限,不少是依靠牌照价值、区域壁垒等因素存活下来,而追求效率是互联网金融的题中之义,因此未来的兼并整合在所难免。
Q5 新规是否太严阻碍金融创新?
业内人士和专家观点不一,有观点认为新规长期来看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利大于弊,也有人认为打击过快过猛。
“此次央行对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思路概括起来是,支付就是支付,支付机构不能‘银行化’、‘银联化’。银行管支付结算,支付机构补充以小额支付,银联则管清算。合理分工,天下太平。央行维护既有的支付结算-清算体系秩序。”王剑表示。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对此存有忧虑,“第三方支付是形成互联网金融最具影响力的基石,第三方支付和电子商务高度契合,限制第三方支付会带来很多不便。效率低不是改革的目标,因此希望不要有此类限制,限制第三方支付阻碍了金融的创新,会阻止和扼杀创新。”
仁和智本合伙人陈宇则表示,该意见稿对第三方支付和P2P的两个关键性互联网金融业态的打击过快过猛,最终的实践效果不会太好,缺乏一定的落地可行性。他建议最好的办法还是慢慢清理,设定目标,分期实施,不要追求一步到位,也给相关机构一定的时间能进行自我升级或者自我清理。
杨涛则认为,新规长期来看,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利大于弊。新规禁止第三方支付账户为理财投资机构开立账户,短期内看第三方支付会受影响,但长期影响有限,因为余额宝的兴起本身就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特殊现象,随着配套的货币基金利率下降,余额宝的理财功能也会随着削弱。杨涛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真正发展起来还要依赖于两个前提,消费支付文化、安全意识的提高,以及支付行业规则的健全和完善。
■ 他山之石
国外第三方支付如何搞?
央行新规一出,就被誉为“史上最严”,网友也就限额、转账等问题纷纷吐槽。那么国外的第三方支付如何做?有什么经验可借鉴?
美国也限制余额
本次央行的监管思路放在了抓第三方支付余额的限制上,翻阅国外案例,可以发现,美国也采用类似的监管思路。
经济学家巴曙松、杨彪在论文中写道,美国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的监管原则首先体现在对客户沉淀资金的监管上。不过比中国更进一步的是,美国法律将第三方支付平台上滞留的资金视为负债,而非联邦银行法中定义的存款。第三方网上支付平台的留存资金需存放在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银行的无息账户中,每个用户账户的保险上限为10万美元。
在州监管层面,一般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不得从事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不得擅自留存、使用客户交易资金,要求其保持交易资金的高度流动和安全。为保障客户资金安全,第三方支付机构必须持有一定金额的担保债券或保持相应流动资产。
本次央行五问“你是你”的复杂身份验证要求惹来不少网友吐槽。杨涛表示,央行本次对用户身份验证的管理采取分层验证、强弱不同的策略,所谓分层就是把账户分为消费账户和综合账户,综合账户需要更多重验证。
在杨涛看来,为确保账户身份的安全性,各国都有严格的身份认证要求,要考虑安全性与便利性的平衡。在更加严格的身份认证要求下,消费者也相当于面临支付环境的改善。
建立动态监管
国外所谓“第三方支付机构”大部分都是从原有金融与支付服务体系中逐渐衍生出来的。同国外相比,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大多是直接依托电子商务发展壮大起来的。杨涛指出,经过长期的市场竞争,国外市场上非银行支付机构存活下来的非常有限,并没有我国这样庞大的支付机构数量。
巴曙松撰文指出,不同第三方支付模式的差别较大,对监管的个性化要求较高,需要建立分类监管的监管体系,而不宜采用一刀切的监管做法。
在国外,准入审批只是监管的开始,分类监管和动态监管才能更好地控制风险、保证第三方支付机构维持良好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美国的《统一货币服务法》就为第三方支付建立了动态的检查、报告制度,它明确规定从事货币汇兑等业务的机构应当定期接受现场检查,变更股权结构必须得到批准,对获得许可的机构还需要每年登记一次,对于不再符合规定的企业,设置了终止、撤销和退出管理。
新京报记者 刘素宏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