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历史事件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驻马店抗战综述(一)

2015-08-04 07:48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df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赵国岩 李丹丹 整理桐柏山抗日根据地:开创鄂豫边区抗日斗争新局面(1937年5月~1938年1月) 一、桐柏山抗日根据地的形成1937年5月,为全面了解新形势,直接得到中共中央

赵国岩 李丹丹 整理

桐柏山抗日根据地:开创鄂豫边区抗日斗争新局面

19375~19381月)

    一、桐柏山抗日根据地的形成

19375月,为全面了解新形势,直接得到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鄂豫边区省委组织部长周骏鸣奉命到达延安。党中央对豫南红军游击队和豫南桐柏山红色游击根据地十分重视。朱德总司令亲自接见了周骏鸣,听取了关于鄂豫边区党和军队坚持斗争情况的汇报。针对西安事变后,第二次国共合作初步形成,但在南方各地区,国共两党地方性谈判因国民党坚持“北和南剿”的内战政策而不能进行及豫南的客观形势。朱德总司令指示周骏鸣:“你们猛烈地扩大,扩大到消灭不了你们,他们就会同你们谈判。争取早日与国民党政府结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合法存在。”之后,周骏鸣又详细向中央书记处和受中央委托正在筹备组建中共河南省委的朱理治作了汇报。为促进豫南地区的国共合作,保存、扩大红军游击队和根据地,迎接全国抗战高潮,根据毛泽东主席193753关于《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的论述和朱德总司令的指示,中共河南省委对鄂豫边区工作作了明确指示:鄂豫边区党和红军武装要猛烈地扩大队伍和巩固、发展根据地。中共中央派原红四军方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胡龙奎为中央代表随周骏鸣赴鄂豫边区,加强党组织和军队的领导,帮助打通与鄂豫皖红二十八军的联系,改变豫南红军孤军作战的局面。

19377月中旬,周骏鸣、胡龙奎回到豫南,中共鄂豫边省委在泌阳县碾盘沟召开省委会议,听取周骏鸣、胡龙奎传达中央领导和中央关于鄂豫边区工作的指示,并进行了认真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中央的指示符合鄂豫边区实际,只有发展壮大自己的力量才能促进鄂豫边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要实现这一任务,就必须在斗争方式上根据中央新的政策加以改变。一是要从争取、瓦解当地土匪的斗争中,宣传抗日主张、扩大抗日队伍;二是要与当地政府和开明绅士建立统战关系,争取合法、独立自主的存在;三是在斗争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原则性,既要灵活又要独立自主。会议作出如下决议:(一)调整省委领导机构。会议决定仝中玉任省委书记,胡龙奎任组织部长,邓一非任宣传部长(8月,增补刘子厚任统战部长),王国华、周骏鸣分别任游击队指导员、队长,负责游击队的具体工作,发展壮大红军武装。(二)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公开打出抗日旗帜,大力扩大武装,全面开展对豪绅地主和国民党地方武装的统战工作。地方党组织要广泛组织农民自卫队,加强抗日宣传,动员青少年参军。对那些有罪恶的豪绅地主、资本家,只要愿意抗日一律既往不咎,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三)努力打通与鄂豫皖红军的联系,相互支援,并肩作战,开创边区斗争新局面。

碾盘沟会议是鄂豫边区在新形势下一个历史转折性的会议,使中央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统一了思想、明确了斗争方向,为桐柏山地区党和抗日武装的发展、实现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内提出的方针路线政策、开创这一地区抗战新局面奠定了组织思想基础。

会议以后,鄂豫边区省委和红军游击队迅速展开工作。红军游击队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深入山区各乡镇,宣传抗日政策,广泛发动农民群众,同时做好开明绅士的工作。

中共鄂豫边省委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的指示,为实现新的战略转变而努力奋斗,使鄂豫边区抗战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确山、泌阳、桐柏、信阳四县边界游击队基本活动区,各级党组织得到了恢复和发展。确山县的石滚河以及泌阳东部山区的农民自卫队等群众组织普遍建立。游击队由59人扩大到100多人,根据地不仅得以恢复,而且进一步扩大,基本上扭转了前一时期的被动局面,尤其是广泛宣传发动和统战工作的正确开展,广大农民群众的爱国觉悟不断提高,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已在社会各阶层发生重大影响,为以后抗战工作的全面发展打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

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斗争下降到次要地位的新形势下实现的,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武装力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豫南地区由于长期的阶级对立,顽固势力仍十分强大,要实现中共中央提出的“猛烈扩大”还面临着很多困难。首先,鄂豫边红军游击队虽然发展到100多人,但与国民党地方军事力量相比仍然是弱小的。国民党地方武装不但不与其合作,而且公开向红军游击队进攻,破坏中共地方党组织和群众组织。其次,一部分根据地群众对抗战爆发后的形势尚不完全了解,对国民党顽固势力仍有恐惧心理。因此,红军游击队在根据地内扩军,虽然兵源不缺,但吃饭、穿衣、弹药、经费等不好解决。再次,桐柏山区有大大小小土匪队伍100多个,成分十分复杂,多则上千人,少则几十人,对红军游击队的发展和抗战新局面的开创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针对这种情况,鄂豫边省委和游击队领导人决定采取“以斗争求发展”的方针,对顽固势力实行“先利而后兵”的政策,继续实行土地革命时期“打坏货”的办法,广泛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与顽固势力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在斗争中扩大抗日武装力量。同时,要求各地党组织配合红军游击队做好土匪队伍的分化瓦解工作,宣传党的政策,争取他们弃暗投明,加入抗日行列,并要尽早打通与鄂豫皖边区红二十八军的联系,争取红二十八军在军事上支援。

19378月下旬,红二十八军派第一营300多人由营长杨克志、政委曹玉福率领,越过平汉线直抵桐柏山区。823,于桐柏县东北老虎爬村和红军游击队胜利会师。两军会师后,为帮助红军游击队摆脱困境,红二十八军第一营决定首先帮助鄂豫边红军游击队拔掉豫南最大的反动围寨——蔡冲。这次战斗的胜利,不仅使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得到物资和弹药上的补充,摆脱了供应方面的困难,而且对当地顽固势力是一次极大震动。

在鄂豫皖边区国共双方达成停火协议、统一战线基本形成后,红二十八军为了进一步帮助鄂豫边红军游击队发展壮大,于19379月上旬派军直特务营和手枪团二分队约500人,由军部秘书胡继亭和副团长林维先率领,第二次来支援鄂豫边区。9月中旬,胡继亭等率部在邢集的尖山和鄂豫边游击队会合。胡继亭向周骏鸣传达了上级有关国共合作和部队集中整编的指示。

红二十八军两次派部队支援鄂豫边区,对于鄂豫边红军游击队的发展和边区抗战新局面的开创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两支部队相互配合,在根据地内显示了红军的力量,震慑了顽固势力,鼓舞了人民群众。更重要的是,几个顽固据点的拔除,使豫南的信阳、确山、桐柏、泌阳百余里的中心区基本连成一片,扭转了过去被分割的被动局面,为豫南抗日武装力量的扩大和群众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从此,鄂豫边红军游击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三、建立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

 193710月中旬,中共鄂豫边省委和红军游击队负责人在泌阳县的王店召开会议,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和面临的任务。会议根据党中央81《关于南方各游击区域工作的指示》,联系鄂豫边区的实际,作出如下决定:(一)将红军游击队改编为“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公开打出旗帜,开展武装抗日的发动工作。边区省委将机关设在邓庄铺、焦竹园,以便加强对各地党和群众的联系与工作的指导。(二)加强与扩大宣传工作,从政治上压倒顽固派的欺骗宣传,揭露与打击其假抗日、真反共的阴谋。做好爱国人士和地方政府、实力派的统战工作,争取更多的人参加抗日,解决部队的吃穿及物资供应问题。(三)用极大的力量放手发动群众,扩大农民的自卫队,号召青壮年参军,大力扩大抗日武装。(四)利用宣传抗日主张,争取与瓦解土匪队伍,使其成为抗日武装力量。对顽固到底的惯匪坚决予以镇压,稳定社会秩序,保障人民利益,扩大红军影响力。

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成立后,针对抗战爆发以来扩充的队伍多来自农民、青年学生和部分争取过来的“杆众”政治觉悟较低、军事素质较差等情况,决定对部队进行整训。通过整训,指战员的政治水平和政策观念得到进一步提高,增强了部队的组织纪律性。

    193710月下旬,曾与红军游击队有联系的土匪队伍朱六、安克祥、段永祥部,驻扎在高邑一带,经王国华、侯太俊联系,原在该部做匪运工作的刘世跃从该部选出80多人参加抗日独立团,被编为第六连。到10月底。部队已扩大到600余人,全团辖6个连和1个通讯排、1个手枪队、1个少先队、1个宣传队。随着一批地方优秀青年党员充实部队,独守团在一、二、四、五连分别建立了党支部,加强了对连队政治思想工作的指导。同时,通过工作,一些地方实力派、民团也同中共鄂豫边省委建立了统战关系,整个鄂豫边区的抗日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四、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八团队

1937922,中共中央通过与国民党政府谈判,决定将坚持在豫、鄂、皖、湘、赣、浙、闽、粤八省边界活动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党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任命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张云逸为参谋长、周子昆为副参谋长、袁国平为政治部主任、邓子恢为副主任。193712月,中共代表团由南京转抵武汉,在汉口江岸区长春街67号设立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经周恩来和叶剑英同国民党政府交涉,将原鄂豫皖边区的红二十八军和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合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编为第四支队第八团队。

但是,对于新的形势发展,中共鄂豫边省委和豫南抗日军独立团由于消息闭塞,开始不了解这一情况。193712月初,边区省委派张明河到武汉找八路军办事处汇报工作,顺便先找到鄂豫边区省委组织部长胡龙奎(胡原是红四军方面六军团政治部组织部长,红二十八军一营攻打蔡冲后,他带一个中队随红二十八军部队赴鄂豫皖),催其回鄂豫边区。

张明河及同行人员谭建林于193712月中旬到达七里坪,见到红二十八军军长高敬亭和鄂豫边省委组织部长胡龙奎,汇报了边区省委的意见:让胡龙奎带领部队回鄂豫边区,并讲到要去武汉向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来汇报请示工作。此时,高敬亭军长已经接到通知,要前往武汉中共中央长江局研究部队改编问题。张明河随同高敬亭一起到武汉。在武汉,张明河代表鄂豫边区参加了南方八个地区的游击根据地负责人汇报会,向周恩来及王明、博古、叶剑英等领导人汇报了鄂豫边区武装发展和同国民党谈判的情况。周恩来对独立团在同国民党谈判中,坚持独立自主、不上当受骗的原则性和高度的革命警惕性给予赞扬,当众宣布:中央已决定,大江南北的游击队统一整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江北的两部分红军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由高敬亭任支队司令员;豫南抗日军独立团改编为第四支队第八团队,周骏鸣任团队长。

1938111,张明河与长江局派往八团队的朱茂绪、贺德斌、祝学忠等10多名红军团营干部携带配发的电台、款项和其他军用器材回到豫南,向鄂豫边省委和独立团传达了周恩来副主席和叶挺军长的命令,将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与此同时,根据上级指示,中共鄂豫边省委改为中共鄂豫边区特委,隶属中共河南省委领导。

1938113,鄂豫边区特委和部队进驻竹沟镇之后,在竹沟举行了隆重集会,正式宣布将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周骏鸣任团长、胡龙奎任政委、朱茂绪任参谋长、王斌吾任政治部主任。部队编为两个营和团直手枪连、通讯排。改编后的八团队一切行动直接归中共中央长江局参谋处指挥。不久,根据上级党委指示,鄂豫边特委更名为中共豫南特委。

八团队的改编和特委党组织领导力量的加强使鄂豫边区革命斗争形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特别是有了电台,方便了与上级的联络,随时可以得到中共中央和长江局、河南省委的指示,并沟通了与兄弟单位的信息,各项工作得以更好开展。一批红军干部充实到八团队,使部队建设走向了全面发展阶段。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抗日团体也迅速发展壮大,整个边区呈现一派朝气蓬勃的新景象。

竹沟抗日根据地:中原抗战的战略支点、革命的“小延安”

(19381~193911)

    一、竹沟抗日根据地的形成与发展

河南省确山县竹沟镇在抗战初期是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中共河南省委和中共中央中原局曾先后设在这里,刘少奇、李先念、彭雪枫、朱理治、陈少敏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为发展壮大党的力量、组织和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开创华中地区抗战新局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当时的竹沟成了新四军成长壮大的一个重要基地,新四军二师一部、四师、五师都是从这里出发会合各地党所领导的武装力量发展起来的。在竹沟还通过开办党训班、教导队等形式为中原各地培养军政骨干。当时,竹沟是中原抗战的重要基地、战略支点和指挥中心,被誉为革命的“小延安”。

抗日战争爆发后,根据中央指示,鄂豫边省委将红军游击队改为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公开打出抗日旗帜,大力扩大革命武装,全面开展对豪绅地主和国民党地方政府的统战工作,为抗日高潮的到来做了充分准备。

193711月,中共鄂豫边省委改建为中共鄂豫边特委(后改名为中共豫南特委),隶属中共河南省委领导。随后,豫南人民抗日军独立团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四支队第八团队,并于19381月初与中共豫南特委一起进驻竹沟镇,领导豫南地区的确、泌、桐、信、汝、正、镇、唐等13县的党和武装工作,竹沟抗日根据地正式形成。

19381月下旬,党中央毛主席派八路军驻山西临汾办事处少将处长彭雪枫任河南省委军事部长,带领张震、岳夏、滕海青、赵启民、王子光、成钧、朱绍卿等一批营团以上红军干部和一排红军战士,从临汾来到竹沟。同时,周恩来、叶剑英从武汉也先后派一批骨干到竹沟,加强竹沟地区的领导力量。36,毛主席根据整个华北几乎全部沦陷、西北形势紧迫、中原岌岌可危的情况,电示彭雪枫:“中央目前仍应坚持陕甘边,但准备转移时最好是在鄂豫皖边,望大力发展该区工作。”

彭雪枫来到竹沟后,首先帮助周骏鸣和王国华整顿、加强八团队,收编了豫南山区两股最大的土匪队伍安可祥、段永祥部,使八团扩大到1500多人。329,八团队在周骏鸣、林凯、赵启民等同志率领下,奉命开赴皖东敌后。这支在豫南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部队,后来发展成为新四军第二师。

5月,徐州失守后,中共河南省委由开封迁往竹沟。当时的竹沟成了河南党的领导中心和发动河南抗日游击战争的司令部。

    二、中共中央中原局在竹沟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共中央长江局在周恩来、董必武等努力下,在华中许多重要城市及一些乡村恢复和发展了党的组织,贯彻执行了党中央确定的独立自主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方针,进行了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刚成立的新四军一定程度上有所扩大,在敌后个别地区组织了小游击队,发展了抗日武装。

1938929116,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制定了“大力巩固华北、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会议决定撤销中共长江局,成立中共中央中原局。119,中共中央政治局发出通知:兹特决定以胡服(刘少奇化名)、朱瑞、朱理治、彭雪枫、郑位三为中央中原局委员,以胡服兼中原局书记,所有长江以北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地区党的工作概归中原局指导。

中原局成立后,为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华中”的方针,尽快打开华中的抗战局面,根据华中实际情况和特点,决定撤销湖北、河南两个省委,成立豫鄂边、鄂豫皖、鄂中、鄂西北区党委和豫西、豫皖苏省委。

1939128,刘少奇到达竹沟。根据各地情况,刘少奇全面规划了长江以北、陇海路以南广大地区的工作,对各地党的中心任务分别给予明确指示,并迅速调整、充实和完善了各级领导机构,加强了中原各地共产党的领导。至19393月中旬,中原地区已先后建立豫鄂边、鄂中、鄂西北三个区党委和鄂豫皖、豫皖苏、豫西省委,为开辟华中抗日根据地,确立共产党在中原地区的领导地位奠定了组织基础。

为尽快打开华中抗战的新局面,中原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提出的“第一是武装,第二是武装,第三还是武装”的重要指示。1939年元旦前后,中原局组织部长朱理治在竹沟主持召开了豫鄂边区党委扩大会议,决定成立豫鄂边区党委军事委员会,同时成立“新四军独立游击大队”,李先念任司令员。117,李先念率领新四军游击大队160多人从竹沟南下,向武汉外围挺进。19394月,中原局又派豫鄂边区党委组织部长陈少敏率领400多人的武装和一批干部南下与李先念、陶铸、杨学成等率领的部队会合。遵照中原局指示,李先念、陈少敏和鄂中区党委陶铸、杨学成在京山养马畈举行会议,会议决定将鄂中、豫南党的武装统一整编为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从此,豫鄂边区有了人民抗日武装的主力部队。整编后的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支队,挥师打击敌伪,纵横驰骋江、淮、河、汉广大地区,打开了豫鄂边的局面。中原局把握有利形势,在918作出建立鄂东、豫南、鄂中抗日根据地的决定。

193910月,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投降活动日益频繁,在豫鄂边多次与新四军制造摩擦。中原局针对形势变化,决定将领导机关转移敌后。同时,将豫鄂边区及鄂中等地区的抗日武装统一编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实现了豫鄂边区党和武装全面统一,奠定了豫鄂边区在抗战中的战略地位。

为加强和统一长江以北我军的领导,根据中央指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整编了皖中、皖东部队。从中原局建立到1939年冬,华中新四军先后完成了战略展开任务,中原局领导的地区由过去的几千人发展到30000多人,初步实现了中共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目的,为全面创建华中根据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原局所在地竹沟是发展中原的一个重要基地,这里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抗战爆发后,这里成了中共在河南的领导中心和组织河南抗战的指挥部。保护、巩固、扩大竹沟基地,使其成为发展中原抗战的战略支撑点具有重要意义。

中原局在竹沟期间,为适应中原敌后抗战形势的发展,竹沟新四军留守处和中原局、豫鄂边区党委机关不断扩大,并继续组建抗日基干队伍,输送到中原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同时,在竹沟创建了中原局印刷厂、医院、被服厂、修械所等后勤保障机构。从延安来的大量的文件、书刊和军政干部都经竹沟送到敌后,竹沟被人们誉为“小延安”。     19399月,蒋介石国民党为投降日寇做准备,加紧反共分裂活动,中原地区形势日趋紧张。10月中旬,刘少奇带领中原局机关和部分干部、部队340多人东征苏皖敌后。朱理治从竹沟率领600多名干部和部队南下豫鄂边区。正如党中央和刘少奇所预料的那样,在中原局和有关领导机关离开竹沟不久,国民党顽固派就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竹沟惨案”。   

中原局在刘少奇的领导下,在竹沟不到一年,正确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的方针、路线,坚决纠正王明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中原地区的影响,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放手发展武装,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为实现党中央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确立共产党在华中的抗战地位作出了卓越贡献。

    三、中共河南省委迁至竹沟

1938519,徐州失守,日军沿陇海线大举西侵,开封沦陷已成定局,中共河南省委遵照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指示撤离开封,经许昌、信阳,于5月底到达确山竹沟。河南省委在竹沟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徐州失守后对华中工作的指示》,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广泛开展统战工作,发展武装力量。从此,竹沟成为河南党的领导中心,成为领导和组织河南游击战争的司令部。

河南省委迁至竹沟后,把准备发动敌后游击战争作为党的中心任务,提出“准备十万武装”、“全党军事化”的号召。为大力发展革命武装力量,中共河南省委指示在确山竹沟领导工作的彭雪枫,于19382月,在竹沟开办军政教导大队,为抗日部队培养了一大批军事骨干。与此同时,为加强各地抗日救亡运动的领导,壮大革命力量,在竹沟还开办了党训班(对外称新兵队),负责培训全省各地支部以上区、县级干部,共培训干部1000多名;青训队,训练青年干部300余人;另外还办了电台、机要、卫生、司号、供给、妇女各种专业训练班。竹沟抗日根据地在不到两年,通过各种形式,共训练4000多人、党员 2800人,其中除党训班的部分学员回到地方工作外,大部分到部队工作,为党在中原等地区独立自主领导和开展抗日战争,做了培养干部和长期抗战的准备。不少同志在以后的革命斗争中成长为我党、我军的领导骨干。

为适应不断发展的抗战新形势、壮大抗日武装力量,中共河南省委在抓好培训抗日军政干部的同时,积极组建和发展新四军骨干队伍。河南省委在竹沟,为了坚持抗战和夺取最后胜利,积极扩大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竹沟的中共河南省委针对当时国共合作和日寇加紧对国民党诱降活动,在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策略,积极做好全省党和武装的发展壮大工作。首先在豫南加紧准备游击战争,豫南特委以信阳尖山、确山任店、泌阳邓庄铺及竹沟、瓦岗、孤山冲、桐柏北山一带为发动游击战争的中心地带,建立根据地,使之成为河南发动游击战争的支柱。至8月初,竹沟抗日根据地工作进展很快,原定扩大留守处武装500人,实际达到620人,竹沟周围各区将近十万人口基本被我方掌握,成为一个相当巩固的根据地。

193910月,在国民党第一次反共高潮到来之际,刘少奇根据党中央指示和中原实际,作出中原局、豫鄂边区党委战略转移的重大决策,决定将中原局一分为二撤离竹沟,省委机关仍设竹沟坚持斗争。

1111拂晓,国民党顽固派向竹沟发动突然袭击。中共河南省委、竹沟地委负责同志迅速组织军民进行英勇反击。两天一夜的激战,竹沟部队弹药消耗很大,电台失灵,联系中断,加上原先撤离竹沟的计划,省委果断决定午夜突围,全体500多人在部分军民掩护和沿途群众及泌阳地下党员率领的团队帮助下突出重围,粉碎了国民党顽固派妄图彻底消灭竹沟留守处的阴谋。刘子久、王国华等召开了省委临时扩大会议,决定河南省委机关由刘子久、危拱之带领转移到洛阳坚持斗争。中共竹沟地委、中原局印刷厂和留守处部分干部及工作人员南下四望山。从此,河南省委离开竹沟。

河南省委在竹沟不到两年却做了大量的工作,使豫鄂边区抗日根据地在孤悬敌后、日伪夹击的艰难险阻下,逐步巩固和壮大起来。这个根据地跨越豫、鄂、皖、湘、赣五省交界地区,对武汉形成战略包围,同时又为鄂豫皖、豫皖苏、豫东等地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和输送大批新四军骨干队伍,对赢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中共竹沟地委

中共竹沟地委是从中共鄂豫边区省委、中共鄂豫边区特委、中共豫南特委演变而来的。

193711月下旬,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河南省委决定,中共鄂豫边区省委改为中共鄂豫边区特别委员会(以下简称特委),受中共河南省委领导。19381月,经中共河南省委批准,中共鄂豫边特委改称中共豫南特委,机关设在竹沟镇。中共豫南特委管辖竹沟、泌阳、唐河、镇平、桐柏、信阳、正阳、汝南、上蔡、遂平、叶县、舞阳、南召、方城等县党组织。19383月,豫南特委决定将南阳地区的几个县分出成立南阳中心县委,仍归豫南特委领导。19386月下旬,中共河南省委已由开封迁至竹沟。为了加强对竹沟和豫南地区的领导,省委决定改组豫南特委。193812月,奉中共中央和中原局指示,河南省委决定将中共豫南特委改建为中共竹沟地委,管辖竹沟、确山、正阳、汝南、新蔡、上蔡、遂平、泌阳、唐河、桐柏、信阳11个县委和汝南中心县委。193911月,竹沟事变发生后,竹沟地委随河南省委突围,到达四望山地区。193912月下旬,河南省委决定撤销中共竹沟地委,建立中共汝南地委,继续领导该区工作。

19377月到193912月,先后四次改建的中共竹沟地委,在中共中央长江局、中共中央中原局及中共河南省委的领导下,积极发展党组织和抗日武装,不断壮大竹沟抗日根据地,为使竹沟成为我党在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战略支撑点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参考《河南革命根据地实录》《驻马店革命老区》《中共驻马店历史》等资料,采访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地方史志办公室等部门同志)

 

责任编辑:df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