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农民靠养蝉每天收入近800元
摘要:靠养蝉每天收入近800元泌阳农民开辟发财新路子欲建深加工生产线 □晚报记者 周心放 通讯员 王有震 吕 航 本报讯 泌阳县泰山庙镇赵庄村村民李长群,每天晚上在自
靠养蝉每天收入近800元
泌阳农民开辟发财新路子
欲建深加工生产线
□晚报记者 周心放 通讯员 王有震 吕 航
本报讯 泌阳县泰山庙镇赵庄村村民李长群,每天晚上在自己的红叶杨树下捉没有蜕皮的蝉,每天收入近800元,令村民羡慕不已。
1998年,李长群就开始养蝉。当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长群在餐桌上吃到一盘麻辣蝉,感觉味美鲜香。他还听说蝉的蛋白质含量很高,市场供不应求。李长群回家后就搜集关于蝉的养殖、销售等信息。
通过对市场的分析,李长群决定养蝉。经过几年不懈努力,他终于掌握了蝉的繁殖规律和树下人工养殖的技术。
据李长群介绍,养蝉属于新兴产业,而全国养殖基地屈指可数。“今年产卵的情况还不错,卵条比较长。”李长群说。
李长群告诉记者,蝉的下种时间和方式及对树种与土种的要求都很有讲究。同一树种,在不同土壤中,根系表现不一样。蝉生活在地下,依附于树根,吸食其汁液。所以,要研究树、土、天气才能提高产量。
从1998年到2006年,李长群都在外地学习蝉的养殖技术。2006年,李长群回到家乡,在自己的7亩责任田里栽上中华红叶杨,开始规模养蝉。当时,村里的人都认为他傻。因为蝉的生长周期比较长,短期内很难看到收益。
当年,李长群靠出售种卵条收入5万元。之后,他把自己的实践经验编写成册,发放给周边乡村的农户,发展200多个养殖户。
由于蝉的销路广、收益好,养殖户不断增加,李长群收集的卵条供不应求。
为了解决蝉的储存问题,李长群建立了冷藏库,可保证四季供应。今年3月,李长群的合作社为他的蝉注册了“群鸣”商标。今年9月,合作社还将参加中国农加工洽谈会。
“下一步,我们要建一条蝉的深加工生产线,让坐火车、踏青游玩的人随时都可以吃到。”李长群说。
责任编辑:ly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