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人物

奋身冒刃歼夷虏还我河山奏凯歌

2015-07-07 08:30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奋身冒刃歼夷虏 还我河山奏凯歌——记鏖战疆场命运多舛的张文河□晚报记者 姚会峰 袁敏 文/图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得知驿城区水屯镇关帝庙村有位参加过南口战役

奋身冒刃歼夷虏 还我河山奏凯歌

——记鏖战疆场命运多舛的张文河

□晚报记者 姚会峰  袁敏  /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得知驿城区水屯镇关帝庙村有位参加过南口战役、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等诸多战役的老兵,叫张文河。经上网查询得知,2013年,92岁的张文河曾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对曾经的战斗经历记忆深刻。

618日,记者来到驿城区水屯镇关帝庙村,寻访老兵张文河。非常遗憾,张文河已于2014年农历613日去世,记者只能从张文河的儿子那里了解张文河的经历。

luf150758.jpg 

张林昌站在父亲的老房子前。

见到张文河的长子

huzh15070.jpg 

张文河年老时的照片。

当天下午3时许,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行程,记者来到驿城区水屯镇关帝庙村。听说记者前来采访张文河,热心村民连忙与正在地里干活的张文河的大儿子取得联系。不一会儿,张文河的大儿子骑着一辆电动车,从对面的田梗上过来。健壮、干练、慈祥……这是张文河大儿子留给记者的第一印象。

记者跟着他穿过一条狭窄的小胡同,来到他的家。低矮的砖墙围起一个小院,院门口没有大门,几个木板钉在一起的栅栏门象征性地虚掩着。一只狗卧在院子的一角,看见记者进来,只是睁眼看看。小院收拾得非常干净。

老人告诉记者,他叫张林昌,是张文河的大儿子。去年正月的一天,父亲不小心摔了一跤,导致腿骨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父亲的伤情虽然有所好转,但还是于2014年农历613日去世。

说起父亲,年过七旬的张林昌话语里充满了敬仰。“父亲弟兄3人,父亲是老大。”张林昌介绍,1944年,二叔张文波参加了共产党,曾任西平县王寨乡乡长。1945年,二叔在西平县被国民党杀害。三叔张文沼后来参加了共产党,但一直没有音信。

为了让记者更好地了解父亲,张林昌从卧室里拿出了父亲生前所写的相关材料。“这是父亲去年写的。”张文河说,父亲为了让他们了解历史,知道自己的经历,特意写了这份材料。

记者看到,这份材料,字迹工整、有力,一部分字是繁体字。记者很难想象93岁的张文河是以什么样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的。记者眼前浮现出一位耄耋老人一边忍受身体的伤痛,一边伏案写作的场景,很是感动。

“父亲1921年出生于驻马店市西平县吕店乡,幼年上过私塾,读过四书五经,会背很多古文。”张林昌说,1936年,15岁的张文河在上初中,听说部队招兵,就来到招兵处要求参军,后成为国民党2112125连的一名战斗兵。当时,国民党21师的师长是李仙洲。

“南口战役是最苦的”

19377月卢沟桥事变后,国民党21师被紧急调往北京参加南口战役。那一年是张文河参军后的第二年,一直摩拳擦掌想和鬼子过招的张文河迎来了有生以来第一场大仗。

“那场战斗,父亲说是一场恶仗。”张林昌说,“军令如山,父亲和战友们顾不上休息,连夜行军。部队日夜兼程来到大同后,立即坐上了火车。半夜时,部队到达现在的北京市延庆县康庄,来不及休整,直接登上长城东大岭、西大岭阵地。每天天刚亮,日军就开始进攻,首先用大炮和飞机轰炸,中国军队没有防空能力,大炮也不如日军。对付日本的步兵,中国军队的步枪效率不高,主要靠手榴弹和滚雷杀敌。”

驻守了几天,阵地的4个烽火台,已经被夺去两个,营长决定成立敢死队,抢回阵地,16连当先锋,张文河所在的5连作为预备队。16连一旦失败,5连就继续冲击。接到命令后,16连连长带着人往前冲。在烽火台下,侵略者的机关枪“突突”响,中国军人一个个倒下,连长也受了伤。最终,“完整”撤回来的士兵只有5名。“就这样,抢夺计划失败。”张林昌说,“由于太难攻击,上级叫停了这次进攻,父亲与死神擦肩而过。”

张林昌称,虽说父亲他们不再强攻了,但父亲所在的连队仍然死守住剩余的两个阵地。南口战役最后几天的一个早上,在日军的猛烈攻击下,又有飞机前来轰炸,我军阵地的最高指挥官中弹身亡。就这样,日军打败了中国军队,中国军队被迫撤出战场,向后方撤退。撤退时,全连仅存的29人被编入其他部队。

“父亲每次回忆当年的战争,都会说南口战役是最苦的。”张林昌说,在南口战役的10多天里,父亲和战友们没有吃过一顿热饭,喝过一口热水。在战斗中,父亲所在的连队每天都有人牺牲。

台儿庄战役大胜

“全线溃败后,父亲所在的部队被调到山西永济休整。之后,父亲经五台山到达忻州,又参加了忻口战役。”张林昌说,当时,父亲被调去师部,给参谋长聂松溪当警卫。1938年,父亲参加了台儿庄大战。

“父亲说,台儿庄战役时,双方鏖战一个多月,父亲所在的部队终于全胜收兵。”张林昌称,战斗结束后,父亲到达河南方城休整。因上过私塾,父亲成为黄埔军官陆军学校兰州分校十六期五总队二大队四中队学员。

张林昌表示,学习两年后,父亲被分到169师任少尉见习官,后补缺当了排长。后来,父亲又参加过中条山、豫湘桂等战役。

没多久,解放战争打响了。在1946年的鲁南战役中,张文河在山东峄县附近成为解放军的俘虏。就这样,张文河被送到华东军大二大队七中队学习近8个月。同年11月底,经指导员于重介绍,张文河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来,张文河又到了徐州,进入军官收训队,学习了4个月。

“学习后,父亲回到家乡,重新成了一名农民。”张林昌说,父亲希望娶妻生子,过上平静的生活。但事与愿违,因二叔张文波的问题,爷爷受到牵连,父亲只好带着全家逃到原汝南县水屯镇。虽然父亲在抗战中经历曲折,但这些并没有给父亲带来任何荣耀。

1955年,张文河因“历史问题”被判有期徒刑15年,被送往青海省吴堡湾农场进行劳动改造。1956年,他的案件被重新审理,张文河被改判有期徒刑5年。

张林昌说:“刑满后,父亲留在农场,一干就是7年多。后来,农场改为农垦兵团,父亲得以回家。”

回到家乡任劳任怨

“父亲回到水屯后,任劳任怨,干活从来不叫累,处处起带头作用。”张林昌说,“父亲还去过老家西平县,引进了红薯和玉米良种,收到一定的成效。那时,父亲年年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披红戴花,非常风光。农闲时,父亲也给村里人讲他的战斗经历。”

2013年,‘抗战老兵网’的志愿者了解到父亲的经历,看望了父亲,并给予父亲抗战老兵待遇和‘民族英雄’称号。”张林昌说,自己的抗战经历得到认可,父亲感到非常欣慰。

随后,张林昌带着记者到父亲张文河曾经居住的老房子。在另一个狭窄的小胡同里,记者跟着张林昌走到胡同尽头,看到了那个小院。低矮的砖墙围成的一个小院,没有院门,只有一张铁丝网编成的栅栏门虚掩着。院里的几棵杨树和桑树高大挺拔,一阵微风吹来,树叶“哗哗”响。院子里久未住人,除了树下种菜的地方外,其他地方都长满了荒草。

青砖砌成的房子是村里最老的,建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腐朽的房门大开,门框上钉着一个画着10颗五角星的文明星级牌。屋内有几件破旧的家具,散发着浓重的霉味,墙上挂着“十星级文明户”的奖状。

东侧屋子没有房顶,墙壁是黑色的。张林昌说:“东侧房屋原来是父亲的厨房。有一次,厨房着火。经大家共同帮忙,大火被扑灭了,但房顶被烧坏。”

屋后就是麦地。“父亲的坟墓就在屋后不远处,旁边就是爷爷的坟墓。”张林昌说。

顺着张林昌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不远处的两处坟墓,周围的植物长得茂密。一阵微风吹来,坟墓处的植物随风摇摆。张林昌说,虽说父亲已不在人世,但逢年过节,他都要过来祭拜。父亲永远活在他的心中。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