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处狂徒又叫嚣奋起男儿唱大刀
摘要:几处狂徒又叫嚣 奋起男儿唱大刀——记年少参军英勇杀敌的孙殿修□晚报记者 高琳琳 实习生 李佩馨 文/图听闻西平县杨庄乡合水街有一位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抗
几处狂徒又叫嚣 奋起男儿唱大刀
——记年少参军英勇杀敌的孙殿修
□晚报记者 高琳琳 实习生 李佩馨 文/图
听闻西平县杨庄乡合水街有一位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的抗战老兵,记者于7月1日赶到该街采访。
在一家理发店门前,几名村民正围坐在一起聊天。“老乡,咱街上是不是有位抗战老兵,名叫孙殿修,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啊?”记者向村民询问。“有啊,他叫孙殿修,这家理发店就是他儿子开的。”一位老人热情地向记者介绍。
听到有人提及父亲,一名中年男子从理发店里走了出来。“是谁找我爸啊?”该男子询问。
记者走上前讲明来意,该男子自称是孙殿修的二儿子孙移法,说父亲已经去世了。
孙殿修的生前照片。
人物小档案
孙殿修,1917年出生于河南驻马店市西平县杨庄乡。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参加过北京房山大战、台儿庄大战、大别山大战。台儿庄大战时,任国民革命军孙连仲部池峰城任师长的31师93旅185团2营胡金山营长的传令兵。2014年病逝。
抗战老兵溘然长逝
孙殿修的大儿子向记者讲解家中墙上贴的报道父亲事迹的剪报。
“如果父亲还活着,今年已经98岁了。”孙移法说,父亲是去年10月下旬去世的,当时父亲跟着大哥居住。父亲去世的当天早上大嫂还把早饭端到他的屋里,父亲说不想吃。一家人以为老人胃口不好,也没太在意。不料半个小时后大哥再次喊父亲吃饭时,发现老人已经去世了。
孙移法告诉记者,父亲去世时,台儿庄区大战纪念馆馆长王祥带领相关人员专程赶来吊唁。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一家人把父亲的遗物捐献给了大战纪念馆,包括父亲生前使用过的拐杖、收音机和部分信件,还有父亲的荣誉证书和纪念章,以及老人生前的部分照片。
“我爷爷走得很安静。在他的有生之年,又到台儿庄参观了一下,到他当年打仗的地方走了走。他挺满意的,心里很释然。”老人的孙子孙丙浩说,去年,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纪念日前夕,他陪爷爷和同样经历过台儿庄大战的老兵孙英杰、王清松一起,来到台儿庄,重走抗战路,缅怀先烈。
孙丙浩说,爷爷先后参观了台儿庄古城大战遗址公园、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并且在台儿庄大战无名英雄墓前,向抗战先烈敬献了花篮。
年少参军保家卫国
孙殿修,1917年出生于西平县杨庄乡合水街。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参加过北京房山大战、台儿庄大战、大别山大战。台儿庄大战时,任国民革命军31师93旅185团2营营长胡金山的传令兵。
1934年,17岁的孙殿修与本村100多名热血青年报名参加了冯玉祥的西北军,走上了抗日第一线。孙家叔伯弟兄7人参军抗战,最后只有孙殿修活着回来,其余全部战死沙场。
年迈的孙殿修身体十分硬朗,只要有空就会跟家人和村民讲述自己的经历,对自己参加过的战役记忆犹新。
当时,由于部队装备差,没有足够的枪支,部队就给每人配发了一把大刀。为了提高士兵素质,部队每天练习四式刀、三式拳。练习这些,是专门为了与日军拼刺刀。孙殿修天天耍大刀,练打拳,练扫堂腿,这些中国功夫与日本鬼子拼起刺刀来很管用。
孙殿修曾回忆:“那大刀是好刀,是好钢材制作的,有四五斤重,碗口粗的树,一刀就能砍断。因为怕伤着人,都没有开刃。后来听说卢沟桥事变后,部队都把刀开了刃,大刀开了刃就是要杀人。我们就等着部队开拔去和鬼子开战。”
谈到杀敌的情景,孙殿修每次都很兴奋。他说,当时砍鬼子时很轻松,没怎么用劲,大刀就把鬼子给穿透了。在一次战斗中,孙殿修砍死了一个鬼子,并且活捉了两三名日军,把他们全部送到营部去了。
激战台儿庄
卢沟桥事变后没几天,孙殿修所在的部队就开上了火线。当时西北军冯治安部从北平后撤,他们部队迎上去与日军战斗。没多久,他们的部队在北京附近的良乡、窦店、琉璃河一带与日军河边旅团展开激战,这是孙殿修参加的第一场战斗。
孙殿修参加的第二场战役就是台儿庄战役。1938年3月下旬的一天,孙殿修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向台儿庄进发,他们由江苏步行到达台儿庄,从南站进入台儿庄。因为白天怕日军飞机轰炸,所以他们都是在夜间行进和战斗。
部队到达台儿庄是下午4时许,当晚就投入了战斗,夜袭正在睡觉的日军。由于长官不让带枪,孙殿修便和战友手握大刀,怀揣6颗手榴弹,从台儿庄南城门进去,摸到日军睡觉的地方。大家把手榴弹掷向日军,很多日军被炸死,剩下的乱成一锅粥。众人手挥大刀冲上去,见日军就砍,最后还活捉了3名日军。
战斗的第二天,孙殿修和战友们又奉命去了北门,与日军展开了枪战。
“日本人真多,我们用机枪扫射,前面倒了一批,后面又上来一批。”从老人曾经的讲述中记者了解到,北门是日军进攻台儿庄的必经之地,所以战斗打得相当惨烈,伤亡惨重。孙殿修记得两名连长,一名是机关枪连连长胡步营,一名是警卫连连长谢祖奇,他们都在一处三叉路口牺牲。
说到伤亡的战友,老人的神情就会有些暗淡:“具体我也记不太清楚了,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孙殿修在台儿庄只待了两天,后来又奉命去了湖北荆门。老人常说,自己能活着,儿孙满堂,已经很好了。许多战友牺牲了,他们才是英雄!
事迹被多次报道
在孙移法理发店的隔壁有两间平房,是抗日老兵活动中心,里面全是抗战老兵的物品和照片。
“这就是孙殿修,他比我们都大。”负责开门的抗战老兵张治告诉记者,这几年经常有人来采访他们,能活到现在大家都很知足。孙殿修去世前,他们经常在这间屋子里聊天。
孙殿修有一枚“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奖章”,只有要有人来采访和询问,他就会把这枚奖章戴在胸前,唱起当年在台儿庄大战中鼓舞战友奋勇杀敌的军歌:“前进、前进,中华的光明,民族的光明,走上来革命。用我们的鲜血,换来中华的光明……”
孙殿修唱到最后会突然提高声音,高高挥起右手,大喊一声:“冲!冲!杀呀!”那劲头,俨然就是在战场上挥刀杀敌。
“现在村里就剩下我们4名老兵了。”张治说,自从有人知道他们的事迹后,市、省以及国家的媒体记者都来过,孙殿修的事迹被报道得最多,因为他是村里唯一参加过台儿庄等多次战役的老兵。
老人晚年乐观知足
孙殿修老人虽然年近百岁,但是军人本色没有变,保持着耿直豪爽的性格。老人跟着长子生活,孙子、重孙子也陪着他。
“生活虽不富裕,但粮食够吃。我爹很乐观,也很知足。”长子孙来法说。
孙殿修老人育有7个子女,2个儿子、5个女儿。大女儿孙玉翠满头银发,年近80,最小的女儿也年近半百了。
据老人的亲人介绍,老人生前的饮食习惯很特别,喜欢吃肉和辣椒,尤其喜欢喝酒,两天就得喝一瓶酒。
老人的女儿介绍:“由于长期饮食习惯不良,加上年龄大,父亲患有心脏病。”虽然疾病缠身,但老人平时的生活起居从来不需要家人照顾。
孙殿修老人所在的合水村有6名抗战老兵。2012年,省内的一家报社和深圳市某慈善基金会援建了抗日老兵活动中心。孙殿修老人的儿子孙移法具体负责活动中心的事务。孙移法说:“以前父亲和村里的另外几位老兵每天都要到活动中心来,聊聊天,看看电视、报纸,看看抗战题材的故事片,每天过得乐呵呵的。”
老人的亲人从没有因为老人的荣誉而沾沾自喜,而是本本分分做好自己的事,把老人保家为国、善良正直的精神和传统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