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银行卡遭盗刷告银行索赔 银行一审败诉
摘要: 一审胜诉银行上诉二审开庭 梅老太在银行购买了10万元基金后,偶然间发现该基金已被标注终止,赎回时又发现卡内8万元“不翼而飞”,银行卡在异地被盗刷了。
一审胜诉银行上诉二审开庭
梅老太在银行购买了10万元基金后,偶然间发现该基金已被标注终止,赎回时又发现卡内8万元“不翼而飞”,银行卡在异地被盗刷了。梅老太认为,银行没有保护好储户的安全,遂将银行诉至法院,该案经一审判决银行败诉后,银行不服判决提起上诉。9日北京市三中院开庭审理了此案。
买基金卡被盗刷
62岁的梅老太于2009年2月,在某银行红庙支行办理银行卡后,购买了10万元的基金。梅老太称,此后就再没动过该银行账户。
直到2014年8月1日上午,梅老太在证券网站查看基金价格时发现,基金被标注终止了,通过电话,证券公司告知梅老太,钱会打入购买时的银行卡中。
当天,梅老太到该银行红庙支行查询到账情况却被告知“周末无法查询”。
于是,梅老太在3天后,来到另一家支行办理基金赎回手续,但她却发现银行卡中只有94.48元了,而取款记录显示,2014年6月18日、19日、20日、21日银行卡被异地取款8万余元。
“当时我就蒙了,钱呢?钱哪去了?”梅老太称,当时自己万分着急,并在第一时间给女儿打电话。“我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8万多元不是小数目。”
随后,在女儿的陪伴下,梅老太来到附近的呼家楼派出所进行报案。梅老太称,由于银行和派出所民警分析,报案后追回钱款需要一段时间,因此梅老太直接将银行告至法院,要求赔偿钱款8万余元及精神损失费等。
该案经过一审法院审理后认为,现没有证据证明梅老太将银行卡密码泄露遗失,以及与他人恶意串通损害银行利益。
>>法院一审
银行卡存在隐患
法院称,犯罪嫌疑人能够利用伪造复制的卡片进行取款,表明该借记卡不具有唯一的可识别性,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银行卡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即银行卡背面的磁条信息容易被复制且不能被识别。
法院认为,虽然账户存款被取出至梅老太发现已有一个多月,但是梅老太的账户并未开通余额变动的短信提醒,也无证据显示在此期间梅老太曾查询过银行卡余额。
最终,法院认定银行红庙支行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判决银行赔付梅老太的损失8万余元。
银行不服,提出上诉。
>>银行
警方未立案无法赔偿
在昨日的庭审中,梅老太情绪有些激动,回答法庭提问时甚至带着哭腔。“我当时就在北京,还去医院看了病。”梅老太向法庭提交了当时在京看病的部分病历。
银行则认为,基金返还到梅老太的银行卡后钱被取走,现并无证据证明是谁取走了该笔款项,银行在取款环节上并无过错,因此并不同意赔偿梅老太的钱款。
该案当庭并未宣判。
银行的代理律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银行方面在接到此类纠纷时都会遵循先民事后刑事的原则进行处理,但本案比较特殊,梅老太虽然报案,但并没有到警方处进行正式立案,因此银行卡究竟是被谁盗刷,如何盗刷,事实一直未查清,银行不可能对此进行赔付。
而梅老太则称,当时报警后,银行的工作人员和警方都透露过,如果刑事立案,损失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追回,因此自己放弃了立案,选择到法院起诉。(记者王晓飞)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新华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