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文化 历史 文史研究

泌阳县发现清朝《乡试文选卷》手抄本

2015-05-15 09:01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fl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晚报记者 李杨 通讯员 陈远志 文/图近日,记者在泌阳县采访期间,听说高邑乡高邑村村民陈传胪家中有一本其祖上陈棫茂流传下来的,专为后世族人备考复习用的清朝《

□晚报记者   李杨  通讯员    陈远志   /

近日,记者在泌阳县采访期间,听说高邑乡高邑村村民陈传胪家中有一本其祖上陈棫茂流传下来的,专为后世族人备考复习用的清朝《乡试文选卷》手抄本。为了一睹手抄本的真容,记者一行于512日前往高邑乡。

“来我这儿看可以,但不能拿走。”在陈传胪的家中,当记者提出要看一下他的《乡试文选卷》手抄本时,陈传胪首先表明,手抄本概不外借。记者对陈传胪的话表示赞同,这才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乡试文选卷》……

reny150561.jpg 

手抄本

手抄本内有试卷

也有古诗词

297346_陈传胪与“手抄本”.jpg 

陈传胪与手抄本。

当日,天气晴好。在陈传胪家的院子里,记者小心翼翼地打开《乡试文选卷》手抄本。手抄本为线装宣纸竖排格式,字迹为毛笔楷书字体,并由多人书写完成。

记者看到,该手抄本收录了清乾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年间,长达170年的河南、顺天、江南、湖北、四川、浙江等地乡试的优秀举人试卷第一场的五言八韵诗题部分卷(部分优秀试卷还含有当时主考官的批注)。比如,咸丰元年的河南乡试卷诗词卷《露下天高秋气清》一题,就摘录了当年河南第二名余梦龄、第四名刘锡龄、第五名杜来锡、第二十五名王伯良(泌阳人)等优秀考生的试卷。

同时,还辑录了李白、杜甫、韩愈、苏轼等唐宋名家的著名诗词,如苏轼的《后赤壁赋》。该手抄本还摘录了当时官员按照科考试题书写的诗词。比如围绕光绪五年的河南乡试五言八韵诗题《雁点青天字一行》,就有河南巡抚叶坤厚和河南布政司提调唐咸仰等官员的诗词。

翻开手抄本,记者发现,手抄本内字体工整,不仅没有一个错别字,而且同一个字的写法也基本一致。因此,记者怀疑,该《乡试文选卷》也有可能是石印版。

石印是平版印刷的一种方法。它是根据石材吸墨及油水不相容的原理创制的。石印技术早在19世纪初的欧洲就已经普及,中国已知最早出现的石印品在广州,是1834年出现的。

由于陈传胪拒绝外借手抄本,所以该《乡试文选卷》到底是手抄本的还是石印版的,目前无法认定。

被当成传家宝传给后人

记者问到这本《乡试文选卷》为何会面世时,陈传胪说,手抄本面世,要归功于之前的“修族谱”工作。

“前段时间,我们族要修族谱,一个亲戚问我,家里有没有古书,可以参考一下。我就把家里保存多年的两本古书拿了出来,没想到被邻居知道后传了出去。”陈传胪说。

“我们家是世代书香之家。我的老老太爷陈棫茂(陈传胪爷爷的爷爷)是清朝举人。爷爷弟兄三人和父亲陈相荣弟兄两人都是读书人。我兄弟三人,大弟陈传举是河南科技大学的教授,小弟陈传多是高邑乡中心学校的校长。”据陈传胪介绍,很多年前父亲就交待过他,家里的手抄本一定要放好。可由于经历过兵荒马乱的年代,家里的古书大多在逃荒时丢失。

记者查阅资料发现,陈棫茂是清朝咸丰年间的举人,系泌阳义门陈十四世,主编道光年间泌阳义门陈族谱,曾参与义和寨的修建,为当时地方名绅士,终生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和文教活动。该手抄本折射出以陈棫茂为代表的泌阳陈氏家族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记者再次翻开这两本在战乱年代得以保存的古书,被书中工整的字体吸引了。书中的小楷书法,颇具功力。

随记者一同前去采访的高邑乡乡干部感叹,陈传胪手中的这两本《乡试文选卷》,不仅为研究清代乡试的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史料,而且也给人们提供了一部不可多得的清代书法作品。

对陈家后代寄予厚望

“既然现在手抄本在我手里,那我就会好好保存。”陈传胪说,《乡试文选卷》一直被当成传家宝传下来,这是因为老老太爷陈棫茂对陈氏后代寄予了厚望,希望后代珍视文化,读书进取,追求功名。

事实上,在重视文化教育的优良家风熏染下,明清时期,泌阳义门陈氏涌现了大批的精英能士,成为义门陈氏后人的楷模。

记者在泌阳县陈传胪的堂哥家,见到了陈家刚修的族谱,族谱中记载:“‘泌阳义门陈氏,原湖北麻城义门陈氏之分支也’,始祖为广道公。广道公原籍麻城,庠生,游学至泌,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卜居乐业,而后人文蔚起,家族昌盛,为泌邑之大族也。四世之堂公,明成化举人,仕教谕;安公,诰赠文林郎,仕北直房山县知县……”

采访最后,记者向陈传胪表达了自己对《乡试文选卷》的观点,认为它很有可能并非手抄本,而是石印版。本以为会引起陈传胪的不悦,没想到,陈传胪对此并不以为然。

“无论它是手抄本还是石印版,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因为即使它很值钱,我也不会把它卖掉。对我们陈家来说,它既是传家宝,又是陈家读书进取的精神的延续。我会把它传给我的儿子、孙子,让他们继承陈家好学的传统,做一个规规矩矩的读书人。”陈传胪说。

相关链接

清代科举考试的基本结构是乡试、会试与殿试。最外面的这道门就是乡试,这里是做官的基本资格测试,通过者获得一张写着“举人”的门票,凭票可以进入官员候选人大厅。乡试取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乡试毕竟是地方科考,中试的学子们取得举人身份,但是候选人总是多于实际的官职,所以在候选人之间还要进行选拔,来确定正式入选的官员,这就是第二道门——会试。通过会试者就能得到一张“贡士”门票,这就相当于一个“干部指标”,所有拿到这张门票的人肯定能安排官职,但每个人做什么官、做多大的官、有没有培养前途,还需要进行一轮挑选,这就是第三道门——殿试,殿试的第一、二、三名即为状元、榜眼、探花。

在清朝的整个科举考试体系中,乡试是最基础的一级。作为基础的乡试可不仅仅是基础教育的考试,并不因为层次较低而不受重视,而是受到举国上下普遍关注的大考,犹如今天的高考。毕竟,绝大多数文官仕途的第一步,就从乡试中举开始。不管日后如何出将入相、位极人臣,这第一步总是有着特殊的意义。

 

责任编辑:fl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