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谣不传谣 讲文明树新风 网络安全
首页 县区 正阳县

记全国劳动模范、正阳县真阳镇农民叶启营

2015-05-05 08:57 来源:驻马店网 责任编辑:xmx
发送短信 zmdsjb 10658300 即可订阅《驻马店手机报》,每天1毛钱,无GPRS流量费。

摘要:红薯地里走出来的全国劳模——记全国劳动模范、正阳县真阳镇农民叶启营记者 杨军民 通讯员 高万宝在一块红薯地里,一心扑到一颗颗红薯苗身上,一干就是20年,潜心

红薯地里走出来的全国劳模

——记全国劳动模范、正阳县真阳镇农民叶启营

记者 杨军民 通讯员 高万宝

在一块红薯地里,一心扑到一颗颗红薯苗身上,一干就是20年,潜心钻研、辛勤劳动、成功脱贫致富,并带领周围群众走上致富道路,成为全国知名的“红薯大王”,这就是正阳县真阳镇乐堂村叶启营的事迹。2015428,他从红薯地里走了出来,走进了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劳动模范颁奖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

培育出“梅营1号”等8个红薯品种。1993年冬天,叶启营到县电视台办事,看到电视台门口有人在卖烤红薯,等他出来后竟发现一筐红薯已经卖完了。“当时我突发奇想,萌发了搞红薯良种繁育的念头。”叶启营说,“回家后我凑了380元钱,从许昌市引进了‘红心王’红薯新品种。没想到,当年种植的10多亩红薯喜获丰收,除去成本赚了5万多元。”尝到甜头的叶启营将目光锁定在产量更高的红薯新品种上。1994年,叶启营大胆尝试用“868”变异株品种作母本,用“万斤白”变异株品种作父本,进行红薯杂交栽培试验。经过不懈努力,于1998年经杂交组合培育出了性状表现较好、被专家誉为食用型和加工型最理想的红薯新品种——“梅营1号”。“梅营1号”红薯经大田示范,一般亩产在3500公斤~7500公斤,最高突破1万公斤。成功后的叶启营创办了梅营红薯研究中心,先后投资86万元,建成一座面积为600平方米的集科普培训、科研、生活和办公于一体的两层综合楼,创办了“农家书屋”和梅营红薯专业合作网站;在科普示范基地建立良种繁育示范区、品种对比生产区和推广区,全部使用喷灌、滴灌节水设备和无公害标准化栽培技术,成功研究繁育出“梅营2号”、“梅营7-2和“梅营8号”等8个新品种。

红薯苗走红东南亚。叶启营取得了成功,但他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把脚步放在了创新的路上,先后与中国农科院、北京农业大学、西北农大、河南农科院、国家甘薯改良中心等一大批国内知名科研单位和院校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他创办的梅营系列红薯研究繁育示范中心成为这些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实习基地。他还与中国农业大学联手共建全国第一家以红薯专业户为主的绿色作物研究所。为了转化科技成果,叶启营不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技术专利,研究中心还注册了“梅营”和“巨洋”牌两个商标,成为中国最早注册红薯商标的农民。2012年以来,叶启营创办了“红薯世博园”,成功引进示范推广淀粉加工型的“徐薯32”、“豫薯13”等7类色彩系列红薯70多个品种。“梅营”牌红薯种苗已推广到山东、湖北、江西等10多个省200多个县市。他还在全国建立“梅营1号”系列红薯示范基地180多个,推广面积800万亩。叶启营的红薯品种在国外也有了很高的知名度。梅营红薯还通过叶启营的云南苗圃基地销售到泰国、越南、缅甸等国。

带领众乡邻共赴致富路。叶启营富了,他并没有忘记众乡邻,他先后成立了红薯种植协会和红薯种植专业合作社,让众乡邻成为会员,共同致富。201010月,叶启营依靠信用贷款30万元,购置了粉丝、粉皮、粉面加工生产设备,筹建了梅营红薯食品加工厂,实现就地加工增值,通过研究中心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品牌优势,指导组织农市对接、农企对接、网络联动模式,走红薯产业化路子。叶启营采取“研究中心+基地+企业+商标+农户”的经营模式,抓企业龙头,建研究中心基地,树商标品牌,拓展城乡市场,联接千家万户。叶启营在组织会员转变经营增长方式上,坚持“红薯产业化经营是主导,市场化运作是保障,社员共同致富是目标”的基本原则,着力改善仓储、物流环节,建设“梅营”系列红薯保鲜包装、加工车间和大屋窖保鲜,兴建40万公斤的储藏库12座,回收会员生产的红薯进行储藏增值,形成“红薯银行”。社员把秋季生产的红薯“存入”研究中心里的“红薯银行”,第二年春季又把“存入”的红薯取出来育苗,还可以“存”红薯,“贷”种苗,“贷”粉丝、粉皮、粉面。同时,梅营红薯研究中心“梅营红薯食品加工厂”与社员签订无公害“梅营”牌红薯回收合同后,采取无偿提供种苗、提供农资和技术服务,回收产品“六包”、“六统一”的全程服务办法,即包种苗、包农资、包技术、包储藏、包加工、包销售,统一生产资料、统一标准化栽培、统一储藏保鲜、统一加工销售、统一商标品牌、统一经营核算,让专业研究中心成为企业的生产加工车间,延伸了红薯产业化链条。“梅营”红薯每年依靠“订单农业”在周围县市规模生产红薯面积达46万亩,使3万多农户享受到红薯产业化经营的成果。目前,正阳县推广“梅营”系列红薯种植面积达12万亩,总产28万吨,年实现产值达5.23亿元,2011年参与种植的2.8万户农户户均增收1.5万元,人均红薯收入5800元。

热心公益回报社会。他致富不忘科技扶贫,致富不忘公益慈善事业。20年来,叶启营个人投资5万元举办全国红薯大奖赛,又自筹资金10万元创办了“农家书屋”,免费为会员借阅科技图书3500人次;自费购置电脑,为研究中心建立网站,免费为会员网上卖红薯3万人次;免费举办“红薯讲座”、“红薯高产栽培”、“红薯无公害栽培技术培训班”等166期,免费印发明白纸6万份;免费赠送薯苗800万株,援助全国各地军烈属、残疾人和贫困户3200人次,价值60万元;为梁庙中学、春蕾小学、希望小学等5所兴建教学楼捐款10万多元,义务修路1500,义务修桥3座共捐款3万元;先后为金秋助学、助残、抗震救灾、孤寡老人送温暖等公益慈善事业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10万多元。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叶启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荣誉。他创办的研究中心先后被国家科协授予“全国科普农技示范基地”、“河南省一村一品引智示范基地”、“河南省科技扶贫良种推广基地”等60多项称号。他本人也被授予“科技扶贫状元”、“河南省省级农民致富能手”等70多项荣誉称号,并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责任编辑:xmx

(原标题:驻马店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 点赞

  • 高兴

  • 羡慕

  • 愤怒

  • 震惊

  • 难过

  • 流泪

  • 无奈

  • 枪稿

  • 标题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