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买卖银行卡“灰色产业链” 害人害己祸无穷
摘要: 近来银行卡销售充斥网络,并形成收购、开办、销售、使用“灰色产业链”,为诈骗、洗钱、行贿受贿、偷税漏税等非法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民生银行提醒广大金融
近来银行卡销售充斥网络,并形成收购、开办、销售、使用“灰色产业链”,为诈骗、洗钱、行贿受贿、偷税漏税等非法活动打开了方便之门。民生银行提醒广大金融消费者,需对此保持警惕,持卡人很可能会因为贪小便宜而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国家法律。
买来的银行卡去了哪里
客户李女士来柜台反映,去年底在上网时偶然发现,长期没使用的银行卡竟然可以卖到120元/张。一个在网上打着收购银行卡广告的人声称长期收购银行卡,每张银行卡的价格在120元左右,数量及开户行不限。李女士称,买家设置的门槛有四点:首先必须是新开户的卡,无使用记录;其次,要附带开户资料和身份证复印件;第三,开户填写的手机号码必须是空号;第四,不能开通电话银行和短信通知业务。那么,买来的银行卡到底去了哪里呢?民生银行柜台工作人员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首先,一些不法分子为逃避法律制裁,不用自己的身份证在银行开办银行卡,而是利用买来的银行卡进行洗钱、诈骗;其次,有些人在进行商业贿赂或给上司送礼时,不愿以真实身份办理银行卡;第三,企业收购银行卡,用以虚开股票账户,通过转移存款达到少缴税款的目的;第四,网店店主在开店初期购买银行卡进行虚拟交易,“刷”高网店的信誉度。
“小利”背后的危害
银行卡是能够代表个人身份的物品,一些风险及法律意识淡薄的客户经常在他人的劝说下将本人的身份证借予他人使用,并同意办卡借用或租用甚至转卖给他人使用,不仅影响到国家的金融安全,而且也给自己带来很多风险隐患。上述行为不仅泄露了卡主的个人信息,更重要的是一旦不法分子用收购来的卡片进行诈骗、洗钱、内幕交易等,持卡人自己可能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为此,民生银行提醒广大客户,出租、出借、出售银行卡是违法违规行为,请珍视个人信用,远离银行卡非法买卖行为。(蔡晓梅)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