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诈骗近日频发 手机钱包载体勿让他人用
摘要: 随着网络金融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银行业务搬到了网上和手机上办理。北京商报记者近日收到广发银行、浦发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的提示短信,称近日以提升信用卡额度
随着网络金融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银行业务搬到了网上和手机上办理。北京商报记者近日收到广发银行、浦发银行、北京农商银行的提示短信,称近日以提升信用卡额度、开卡礼品需缴纳邮费等名义的诈骗电话增多。与此同时,隐私信息泄露、网络钓鱼、病毒木马、黑客攻击、网络欺诈等安全隐患也随之而来。对此银行专家建议,首先不要向任何人泄露信用卡信息,同时用户在使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时要注意保护好用户名、密码等敏感信息,慎用不明链接,保护自己的资金安全。
梁女士爆料称,自己收到银行卡扣款通知短信,称其对外转账了1万元。“我银行卡一直在我自己手上,没给别人转过钱,怎么会收到这样的短信?”梁女士来到开卡行查询,确认1万元钱的确已通过手机银行渠道被转走。工作人员表示,应该是梁女士的手机银行账户密码泄露,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工作人员建议其尽快修改密码,并向警方报案。
类似梁女士这样的案件屡见不鲜。广发银行专业人士介绍,尽管银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安全措施来保护客户资金安全,但是在现今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客户加强对自己的信息保护,仍是保护资金安全最为有效、必要的安全防线。类似梁女士的案例,可能是不法分子利用从外部非法获取的用户信息,包括客户银行卡号、银行卡取款密码及网银/手机银行登录密码等,通过碰撞方式登录客户手机银行盗刷客户资金。
上述专家提醒,消费者须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手机钱包载体(例如SIM卡、SD卡、手机等)交给他人使用。同时,消费者须注意妥善保管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各类金融服务密码、验证码和电子令牌等;通过正规和安全的渠道下载金融服务类应用软件,谨慎连接不明网络热点或点击网站链接;定期修改金融业务中的各类密码,并提高密码复杂程度,加强密码安全性。 北京商报记者 闫瑾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中国新闻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