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四大定律”
摘要: [摘要]各家银行每天在售的理财产品数量也一二十款,怎么能挑选到一款适合自己、收益又比较理想的理财产品?投资者不妨参考以下建议。 “有什么收益高的理财产品
[摘要]各家银行每天在售的理财产品数量也一二十款,怎么能挑选到一款适合自己、收益又比较理想的理财产品?投资者不妨参考以下建议。
“有什么收益高的理财产品可以推荐一下吗?”“买哪个理财产品比较好啊?”最近一段时间,本报经济热线陆续会接到读者类似的咨询。每个月,银行都会有三五千款理财新品发行,各家银行每天在售的理财产品数量也一二十款,怎么能挑选到一款适合自己、收益又比较理想的理财产品?投资者不妨参考以下建议。
没有投资经验别碰结构性产品
定律一
近期股市火爆,挂钩股市的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投资者面前。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仅3月28日至4月10的两周时间里,商业银行就发行了59款结构性产品。其中,挂钩股市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数量增多,预期收益率超过7%,甚至还有超过10%的,比如某款挂钩股市的结构性理财产品,预期最高收益率达到18.5%。
不过,这些结构性理财产品能否在运作到期时顺利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却是未知。普益财富研究员李林夏表示,最近一周公布到期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中,有两款产品未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率,均为结构性产品。其中一款挂钩黄金价格,一款挂钩沪深300指数。
不仅如此,今年一季度未达预期收益的理财产品,超过半数为结构性产品。该类产品通常挂钩股票、股指、汇率、黄金等高风险标的,实际到期收益要参照挂钩的标的在观察期内的表现,收益不确定性比较大,适合有投资经验的投资者购买。
“节点”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高
定律二
在普通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整体难走高的情况下,怎么能挑选出收益相对较高的产品呢?银行理财专家陈铁钢表示,可抓住一些“节点”来购买理财产品。
“节点”有两类:一是节假日,大部分银行会在节假日发行“节日专属”理财产品,收益要高于日常发售的普通理财产品,比如在3月8日这一天,有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要高出日常0.3到0.5个百分点;二是月末季末,各类企业都在回笼资金,市场资金面将会偏紧,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将会短暂上升,所以投资者可以关注月末和季末理财产品收益行情。
另外,同一家银行不同销售渠道的理财产品,收益也会不同,总体上看,为节约成本,引导客户向电子渠道转型,网银、手机银行销售的理财产品收益要高出柜台。以某股份制银行为例,4月10日通过电子银行渠道销售的一款39天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高达5.55%,与柜台渠道同类型相似期限的产品相比,收益高出约0.3个百分点。
理财产品收益和银行规模不成正比
定律三
如果不考虑其他因素,单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的话,当下,理财收产品预期收益的高低与银行规模是成反比的。
以4月3日到4月10日这一周的情况来看,普益财富提供本报一组数据显示当周共有60家银行发行固定收益类人民币理财产品。其中,国有银行发行13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04%;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201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0%;城市商业银行发行253款,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35%。也就是说,从理财产品收益上看,城市商业银行整体高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高于国有银行。
不过,理财产品收益高并不代表该银行的理财能力强。专业人士表示,发行能力、收益能力、风险控制能力、信息披露规范性等多方面指标构成了一家银行的综合理财能力。投资者也并不能只看理财产品收益高低来选择银行,而要综合多方面情况考量。
中长期理财产品比短期产品更划算
定律四
分析师刘银平表示,银行理财产品资金大多投向于银行存款、资金拆借及逆回购、票据、其它货币市场工具、债券、信托计划等资产,由于资金一般更多流向期限较短、安全度较高的资产,所以理财产品的期限普遍偏短。此外,银行理财产品在投资期内一般无法提前赎回,投资者出于对流动性的要求,往往倾向于购买中短期理财产品。
理财专家提醒投资者,一定要关注理财产品募集期和产品到期后的清算期。募集期和清算期越长,资金在账上闲置的时间就越长,对实际收益率的影响就越大,在产品期限、预期收益率相同的情况下,选择募集期和清算期较短的更划算。
责任编辑:wq
(原标题:人民网)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驻马店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驻马店网”。任何组织、平台和个人,不得侵犯本网应有权益,否则,一经发现,本网将授权常年法律顾问予以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
驻马店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单位:上海市汇业(武汉)律师事务所
首席法律顾问:冯程斌律师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驻马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其他个人、媒体、网站、团体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相关法律责任,否则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